每天資訊圍爐煮茶,何以火熱這個秋冬?

菜單

圍爐煮茶,何以火熱這個秋冬?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BBB研究所,作者 | 李小歪,監製 | 喵子米

今年冬天最火的除了草莓塔,還有露天院落、泥爐茶壺相搭配的圍爐煮茶,年輕人圍坐在桌邊,小口品啜茶水,一旁的泥爐上文火慢烤著橘子、紅薯和花生等點心,深冬的嚴寒,瞬間融化成這儀式感之中的溫暖。

鬆弛感、補償性是圍爐煮茶裡不斷被提及的心理感受,瀏覽小紅書和大眾點評等上百條筆記,年輕人最在乎的,是在這樣品茶時間裡,獲得一絲平靜、溫暖的喘息空間。

有人這樣形容圍爐煮茶的閒適。戶外露營心太累,搭個帳篷要體力,買全裝備費財力;釣魚常在水邊行走,安全性不說可能守株待兔半天也毫無所獲,成就感缺失;若是和過去一樣逛吃逛買,錢包遭不住,圍爐煮茶是既不耗體力、也不費腦子,錢包也能遭得住的社交活動。

而且這也不是一二線城市的專屬潮流——一個鮮明的特徵在於,圍爐煮茶在三四線城市甚至縣城都擁有相對穩定的消費群體,並且並不侷限於江浙、兩廣或閩南等常規飲茶區。

新中式茶館很顯然在這波咖啡奶茶熱浪中,憑藉圍爐煮茶重新找準了自己的定位,未來錨準第三空間的茶飲咖啡戰爭,只會愈加激烈。

01 小鎮青年在仰望

阿靜是一家茶館的老闆。十月份的楓葉剛落,微信上客人來問「有沒有圍爐煮茶套餐」的人數明顯增多,三年多來她的茶室客人相對固定,「一般只有來問有沒有新到的茶的品種,沒有來問煮茶套餐的」。

這讓阿靜嗅到了商機。在江蘇的這座小縣城裡,大學畢業後的阿靜既不想去北上廣被迫內卷,也不想在家人的熟人社會里笑臉相迎,在父母的資助下開了茶館,主要面向還在縣城工作的年輕人,當然也有談事情的中年人。

「我去看了上海、蘇杭這些城市圍爐煮茶的套餐產品,感覺自己也能做,而且能做得更好」。

(圖源@大眾點評)

以蘇州一家中式茶館106元左右的套餐為例,提供的冬季食物大概有冬棗、龍眼、香蕉、年糕、玉米、柿子、紅薯、板栗、花生和桔子等,但這些食物的成本如果放在縣城,還能更低——阿靜說的是進貨成本,這些農產品的價格在一二線城市購買並不便宜,但縣城甚至可以直接從農民手裡買,或者從自家地裡挖。

從字面意義上,圍爐煮茶,前者烤物,後者品茶,整體場景下的消費核心品類已然明確。茶水的利潤空間很大,這是基於茶葉本身的非標性決定,一二線城市的地理位置和城市等級差異並不能對茶水品質產生太多影響,這完全依靠店裡採購的渠道資源決定。但在烤物上,縣城除了價格便宜,還是其他優勢。

比如說健康這個賣點,阿靜舉例,「我的確是從一些農民手裡採購的有機紅薯,這樣也可以提高價格,或者來打卡的人想體驗耕種收穫的過程,我就可以在圍爐烤物之前再增加一個體驗環節」。

阿靜把茶館後面的地盤下,改成了一片菜園。臘八節之前,果然有上門的食客對菜地裡白胖胖的蘿蔔產生了興趣,「我們這邊體驗拔蘿蔔+烤蘿蔔+喝茶也是有套餐的,完全可以定製化」。

這種「農家體驗+」模式對於外來遊客可能有用,但是對於當地縣城的年輕消費者,可能沒那麼有吸引力。我對這種模式的長期性產生了質疑。

「這是因為你對縣域青年本身的消費習慣有偏見,你認為他們不會去想要追求和一二城市年輕人同樣的消費符號,但其實他們需要這些,就是因為地理位置的遠離,他們更需要這些潮流、前沿的消費模式來平衡內心對外的渴望。」

阿靜談到,就近的小鎮青年、新婚夫妻或者有穩定工作的年輕人,經常會把這裡當作一個私密的社交空間。他們的相親約會、嘮嗑打牌也需要有新鮮、潮流的地方。在縣城,上一個十年第三空間的代表是麥當勞和肯德基,後十年是星巴克,現在這個十年,奶茶店、咖啡店和新茶館肯定要平分秋色。

01

小鎮青年還在仰望圍爐煮茶的新消費潮流,城市青年已經在品茗烤物中感受到了故鄉。

在多篇提及圍爐煮茶的筆記裡,無論是潮流達人、蹦迪狂人,還是寫字樓社畜,都多次提到圍爐中「圍坐」的團圓之感。城市裡奔波的人們習慣了外賣,習慣了速戰速決,有時候忙碌到停下來和朋友圍坐一起吃頓飯的時間都沒有,而圍爐煮茶的場景體驗正好能補償這種情感缺憾。

(圖源@大眾點評使用者麻辣男孩)

「因為紅薯、玉米、板栗這些全烤完,總要一兩個小時吧,這就是讓你被迫慢下來,透過延遲滿足來放大食物烤熟時的喜悅」,在這個過程中,你可以放鬆地和朋友聊天說話,泥爐也燒得整個人暖洋洋的,「我有朋友去只喝上半場的茶,下半場已經在爐子旁睡著了。」

天心在上海待了6年,她老家在跨越大半個中國的雲南,一次偶然,她發現上海的一家茶舍里居然有云南風味特色的「園林圍爐炭火烤茶」套餐,叫上朋友一起去,感覺就像回到了家。

(圖源@大眾點評)

在天心提及的套餐裡,圍爐煮茶中常見的烤物被替換成地域特色極為鮮明的產物。來自雲南的包漿小豆腐、西雙版納的玉米、黑皮花生,多多少少勾連起天心對家鄉的記憶。

從雲南往北,來自甘肅的罐罐烤茶也在上海的圍爐煮茶中擁有一席之地。八寶茶是甘肅人席面上常見的茶飲,和早餐的呱呱和燃燃有相似之處。老家甘肅的勇勝帶孩子去品嚐,還在烤棉花糖的時候看到了梅花鹿。

至於套餐中加上「靈溪、蘇曉」等詩意十足的描述詞語,氛圍感就更為強烈,就和提及「雲南、甘肅」等地理名稱一樣,有關家鄉的記憶就浮現得更為明顯。而一看到「知春」,從北漂變成滬漂的打工人立刻就能回憶起當年擠地鐵的艱難時光,無奈的是,現在仍然在擁擠與忙碌中掙扎。

所以有時候會排斥咖啡,天心說,「我每天上班差不多2杯咖啡,天天加班天天喝,都快吐了,咖啡對我來說是一種壓力符號,不是放鬆的消費品,喝茶卻完全相反。」

這種鬆弛感,是疲憊的年輕人們,在圍爐煮茶這件事裡,獲得的片刻幸福。

 

當然,無論是圍爐煮茶的選單設定,還是場景搭建的設計考量,無一不是指向於茶館最早的功能屬性——作為一個社交空間而存在。

在新茶飲浪潮和咖啡浪潮裡,這兩者把純茶的生存幾乎擠佔得越來越稀薄,中式茶館也開始以各種方式另類求生。

成立於北京的煮葉是最早傳遞「茶室是歡迎年輕人」這一資訊的選手。其定位東方美學,將自身的門外開放性做到極致。線下門店沒有玻璃密閉門或者圍擋,並在室內設計、Logo和茶具打造上都有意識地甄選更接近自然的質感,還啟用了日本設計師原研哉來強化店內整體設計樸素、自然的屬性。

後起之秀tea’stone更是最大程度地希望留住年輕人。他們第一步就把門店選址開到了購物中心,並在門店營業時間上做出延長到12點、凌晨1點的靈活調整,以滿足年輕人早T晚A的想象,這的確提高了品牌與年輕飲茶人的接觸頻次,也加深了雙方的連線感。

還有一些中式茶館重在「沖泡體驗的過程和技藝展示」,既能讓飲茶人自己動手泡茶,也可以自行挑選或預定懂行的茶藝師,並透過封閉式的茶室空間,為對隱私性有更高需求的商務會談提供可能。

在過去兩年,幾乎每個月都有新的中式茶飲品牌獲得融資,頭部品牌甚至已經走到了A輪融資階段,並在深圳、上海等核心點位城市開出線下門店。

而圍爐煮茶值得關注的點在於,頭部選手tea‘stone 和煮葉花了很長時間,打造旗艦店,調配創新原葉茶,都還沒為茶飲賽道打造出一個現象級的潮流消費行為,圍爐煮茶卻能以出圈的方式,讓中式茶館賽道的大小玩家,都能搭上東風。

或許古人早就揭示了圍爐煮茶流行的道理: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