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青藏行(4):黃河母親、黃河第一橋、白塔山公園

菜單

青藏行(4):黃河母親、黃河第一橋、白塔山公園

作者:七樓七大叔

昨天品嚐了了蘭州的美食,今天去逛逛蘭州的城市美景。

蘭州歷史悠久,又稱金城、陸都、黃河之城,是唯一黃河穿越市區中心而過的省會城市,城南有皋蘭山,故名蘭州。

主城區在黃河以南沿河發展,城市比較狹長。市中心有著名的中山步行橋,步行橋對面是著名的白塔山公園,二者已連為一體,成為蘭州旅遊的必遊之地。

從白塔山俯視蘭州城

青藏行(4):黃河母親、黃河第一橋、白塔山公園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從蘭州穿城而過,對蘭州而言更是意義非凡。

這尊“黃河母親”雕塑,位於蘭州市黃河南岸的濱河路中段,離中山橋也不遠。整體造型是一位面帶微笑的母親,慈祥地注視著懷中幼兒的情景。象徵著哺育了中華民族的黃河母親和幸福快樂、生生不息的華夏兒女。

青藏行(4):黃河母親、黃河第一橋、白塔山公園

雕塑下方雕刻有水波紋和魚紋圖案,類似於遠古陶器上的原始圖案,代表了蘭州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

青藏行(4):黃河母親、黃河第一橋、白塔山公園

當年唐三藏去西天取經也曾路過蘭州,所以蘭州街頭還有唐僧師徒四人的雕塑,造型生動活潑,和86版《西遊記》裡的人物造型十分相似。

青藏行(4):黃河母親、黃河第一橋、白塔山公園

橋對於穿城而過的蘭州而言更顯得十分重要。在蘭州的十多座連通黃河兩岸的大橋中,最著名的當然要數這座號稱“黃河第一橋”的中山橋了!

青藏行(4):黃河母親、黃河第一橋、白塔山公園

蘭州是中原與西域往來的必經之途,古時候造橋技術有限,想要在橫亙在蘭州的黃河上造橋無疑難於登天!在位於白塔山下的這座鐵橋建成以前,附近曾有一座鎮遠浮橋,是明代洪武八年(1375年)建成。浮橋用24只大船連貫上鋪木板,橋長120丈。南北兩岸各豎兩根大鐵柱和六根木柱用來固定鐵索固定鐵索、大繩 ,被譽為“”天下第一橋”。時過境遷,浮橋早已經淹沒在歷史的洪流中,今天矗立在鐵橋南岸的將軍鐵柱成了鎮遠浮橋500年興衰史的唯一見證。

青藏行(4):黃河母親、黃河第一橋、白塔山公園

青藏行(4):黃河母親、黃河第一橋、白塔山公園

現存的中山橋是1905年德國商人喀佑斯發起倡議並集資修建,歷時三年建成。據說修建橋樑的大部分材料全部從國外海運輾轉到達蘭州,由於路途遙遠,運費十分昂貴。據記載造橋的工料共用銀16。5萬兩,而運費則用了14萬多兩,由此可見一斑!這種高比例的運費在世界建橋史上估計也是絕無僅有了!

青藏行(4):黃河母親、黃河第一橋、白塔山公園

1942年,為紀念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鎮遠橋”改名中山橋。2004年,蘭州市政府對中山橋開始進行建國以來最徹底最大規模的維修加固,不再通車變成永久性步行橋。矗立在中山橋旁的黃河鐵橋建成100週年紀念版,見證了黃河鐵橋百年悠久歷史。

青藏行(4):黃河母親、黃河第一橋、白塔山公園

從中山橋過去就是白塔山公園。白塔山位於黃河北岸,因為山頭有一座元代的白塔而得名。登頂白塔山,可以一覽蘭州市景觀和母親河黃河。

原先元代白塔已經不在,現存白塔是明朝實際重建。後在清朝乾隆年間將原先寺廟加建擴大,增加了諸多的亭臺樓閣,才有了今天所見的規模。

解放後蘭州市政府將白塔山改為公園,供市民休閒,如今和山下的中山橋成了蘭州市著名的景點,到蘭州一定要去看看。

青藏行(4):黃河母親、黃河第一橋、白塔山公園

青藏行(4):黃河母親、黃河第一橋、白塔山公園

青藏行(4):黃河母親、黃河第一橋、白塔山公園

遊過白塔山,蘭州之行就基本結束了。接下來坐火車到青海西寧停留2-3天,然後再從西寧西坐或者進藏。

一般火車上都有餐車可以提供餐飲服務,如果懶得動也可以帶上自熱米飯,非常方便。海底撈和宏綠的都可以。海底撈的需要準備水才可以,宏綠的包裝裡自提供了自熱米飯需要的水包,還有蘿蔔乾小菜和收集垃圾用的袋子,非常貼心。

蘭州火車站前的馬踏飛燕雕塑,蘭州二字是著名的書法家張邦彥題字,大家看著是不是覺得有點不一樣?

青藏行(4):黃河母親、黃河第一橋、白塔山公園

蘭州行至此,下一站是青海西寧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