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爛尾的西漢王陵與兵馬俑,隱藏著哪些不為人知的利益糾葛?

菜單

爛尾的西漢王陵與兵馬俑,隱藏著哪些不為人知的利益糾葛?

作者:高成兒

每當提及兵馬俑,人們首先想到的必然是秦始皇陵兵馬俑,可謂聞名中外,婦孺皆知。西安的一些飯店、賓館,甚至會擺放兵馬俑複製品招攬顧客。其實,兵馬俑在古代是用來陪葬的器物,屬於殉葬制度的延伸。夏商周時期,權勢者往往使用奴隸殉葬,手段極其殘忍,隨著社會的發展,他們意識到與其殺死奴隸陪伴祖先,還不如讓他們做牛做馬,創造更多的價值。遂發明其他物件代替活人殉葬,剛開始扎草人,用草人陪葬,後來發現腐爛的太快了,就換成了泥土、金屬、木頭等材質,做成人的形狀。

爛尾的西漢王陵與兵馬俑,隱藏著哪些不為人知的利益糾葛?

秦始皇陵兵馬俑

秦始皇陵兵馬俑屬於經典之作,但並非只有秦代有兵馬俑,西漢初期也延續了前朝做法,在漢景帝陽陵中,也出土過一定數量的兵馬俑,如果先參觀秦始皇陵,再去看陽陵的,內心會產生巨大的落差。秦俑和真人大小差不多,漢俑只有幾十釐米,跟玩具差不多,個個赤裸著身體,毫無大漢軍隊的威嚴。他們最初是有衣服的,手裡還拿著兵器,只是經過兩千年的歲月,那些絲織品、銅鐵製品早已腐爛,只剩下了光禿禿的小人,一絲不掛地站在遊客面前,好不辛酸。

爛尾的西漢王陵與兵馬俑,隱藏著哪些不為人知的利益糾葛?

陽陵兵馬俑

在徐州市區的獅子山腳下,也出土過兵馬俑,個頭都不大,只有50釐米左右。考古隊員經過仔細研究,發現俑坑底部凹凸不平,製作的非常粗糙,一號坑中間竟然還有大石頭,顯得非常突兀。按照常理,坑底應該是平整的,便於擺放。兵馬俑本身也有問題,排列雜亂,毫無章法,各兵種的配置比例也極不協調。正常來說,兵馬俑是護衛墓主人的,他們應該面對敵人,守護身後的墓葬,在獅子山漢墓中,絕大多數兵馬俑面朝西方,這是正確的,然而,卻夾雜著部分朝北、朝南甚至是朝東的漢俑,極不嚴謹,他們到底是在守護主人還是在監視呢?

五號坑中,只有幾隻陶馬組裝成型,剩下的若干零部件堆放在一起,比如馬耳朵、馬腿。給人的感覺是,這支兵馬俑軍陣只是個半成品,整個專案進展到七八成了,突然因為某件事情,不得不草草了結,倉猝收工。而且時間上非常急迫,手忙腳亂,火急火燎,唯恐錯過了節點。

爛尾的西漢王陵與兵馬俑,隱藏著哪些不為人知的利益糾葛?

獅子山兵馬俑

使用如此情況的兵馬俑陪葬,在漢代,可以說是對墓主人的極不尊重,尤其是那些馬的肢體,如何能起到保護主人的作用呢?假如在正常情況下,斷不至此,即使墓主人暴病身亡,工匠也不可能連兵馬俑的朝向都搞錯,更不可能將未完成的馬俑也放在坑裡陪葬。一旦發現,那可是極大的罪過,誰敢冒這樣的風險。由此可知,兩千多年前,獅子山下肯定發生過驚心動魄的事件,導致墓主人的親屬不顧一切,也要儘快將死者葬入,把墓道和陪葬坑填埋,至於有沒有完工,合不合禮法,都拋之腦後了。

在兵馬俑的東側,便是他們主人的陵墓,西漢時期,能夠享有如此規格墓葬的人,在徐州只有楚王。和兵馬俑坑的情況類似,主墓也是個半成品,首先墓道就沒有完成,前段殘存了許多石塊,當年為了趕緊把棺槨送入,來不及將石塊移走,只是在上方覆蓋了夯土,由於時間緊迫,夯土的厚度都不一樣,表面還是凹凸不平。進入墓葬後,發現有的側室只開鑿了一米多就停止,根本毫無意義,並不能起到任何作用;少量房間的地表十分平整,大多數卻非常粗糙。

古人事死如生,人死後只是換了一個地方繼續生活,陵墓要仿照生前居住的宅院,供墓主人繼續享用。在獅子山漢墓中,可以發現做飯的庖廚間,儲存財物的錢庫,擺放生活用品的貯藏室,卻沒有廁所、盥洗室,這在其他漢墓中可是標配,連廁所、洗漱的地方都不給墓主人準備,怎麼解決死者的生理需求呢?這是逼著人家蓬頭垢面,在廚房、客廳隨地大小便,完全不合理。這就好比現在買新房,哪個購房者會去考慮連衛生間都沒有的戶型。事出反常必有妖,種種跡象表明,治喪者已經來不及考慮那麼多事情,套用魯迅先生的話說:趕緊埋掉,拉倒!

爛尾的西漢王陵與兵馬俑,隱藏著哪些不為人知的利益糾葛?

獅子山楚王陵

墓主人下葬之際,到底發生過什麼驚心動魄的事件呢?要解答這個問題,確定墓主人的姓名是重中之重,他究竟是西漢歷史上的哪一任楚王?從出土的印章分析,獅子山漢墓還有東海郡和薛郡的官印,說明墓主人下葬時,這兩個地方仍然由楚國管轄。但是在歷史上,七國之亂以後,漢景帝將兩郡收歸中央,所以墓主人的下葬時間必然不晚於此事。從出土的十幾萬枚銅錢看,組成結構十分複雜,有戰國半兩、秦半兩、漢初三銖半兩、呂后八銖半兩、榆莢半兩、四銖半兩等,沒有五銖錢,四銖半兩是漢文帝初期開始推行,所以下葬時間當不早於此。

時間段確定以後,只有兩位楚王符合要求。分別為第二代楚王劉郢客、第三代楚王劉戊。劉郢客曾經在中央當過宗正,後來他的父親老楚王劉交去世了,太子劉闢非又死的早,漢文帝就讓劉郢客回到楚地繼承王位,可惜好景不長,第二代楚王僅僅幹了四年便撒手人寰,他的兒子劉戊繼位,就是第三代楚王。劉戊這個人臭名昭著,班固在《漢書》中對他的評價是“淫暴”,荒淫暴虐。漢景帝時,薄太后薨逝,國喪期間,劉戊仍然飲酒作樂,沉浸女色,心裡完全沒有太后的位置。當時諸侯王實力強大,對中央政府形成了威脅。漢景帝聽從晁錯建議,決定削藩。楚王劉戊的行為正好為中央提供了理由,決定將東海郡和薛郡拿走。

爛尾的西漢王陵與兵馬俑,隱藏著哪些不為人知的利益糾葛?

獅子山兵馬俑

劉戊聽聞訊息就不幹了,土地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兩個郡歸屬中央了,楚國控制的人口、錢糧必然大幅下降,說什麼都不能同意。吳王劉濞也對漢景帝的削藩政策大為不滿,遂與劉戊合謀,發動了七國之亂,兩人合兵一處,向梁國進攻,希望打入關中,生擒劉啟。然而事態的發展並不如兩人期盼的那樣,一方面是梁王頂住了叛軍的攻勢,另一方面是太尉周亞夫焚燬了吳楚軍隊的糧草。飢餓計程車兵難以生存,紛紛逃亡,周亞夫趁機進攻,大獲全勝。僅僅三個月的時間,就將聲勢浩大的諸侯叛亂給平定了。劉戊見狀,自知罪孽深重,難逃一死,與其被漢軍捉拿問罪,還不如主動自裁以保家人。所以戰鬥失敗後,楚王便自盡了。

同樣是起兵造反的諸侯國,漢景帝對吳、楚兩國的處理措施並不相同,劉濞兵敗後,率領壯士千人連夜南逃,想在東越國捲土重來。站在朝廷的角度看,他是死不悔改,謀逆意志堅定。漢景帝乾脆就廢除了吳國,作為懲戒。楚王劉戊兵敗之後,立即自殺謝罪,沒有劉濞那麼大的威脅,而且在戰鬥過程中,楚軍是由吳王指揮的,劉戊哪裡會打仗,只是個從犯,“初,吳王首反,並將楚兵,連齊、趙”。

加之劉戊的爺爺楚元王劉交,曾深受文帝敬重,從代地進京之初,面對群臣的擁立,每次謙讓,劉恆都說應該由劉交繼承皇位,因為楚元王是漢高祖的弟弟,曾追隨先帝南征北戰,德高望重,劉恆只是個普通皇子,並沒有為大漢王朝立下過多少功勞,資歷也不是很老。考慮到這些因素,漢景帝決定保留楚國,由劉交的第三子、劉戊的三叔劉禮擔任楚王,奉元王后。

劉戊畏罪自盡,家屬面臨安排後事的問題。按照正常做法,諸侯王剛剛上任就要給自己修建陵墓,劉戊的楚王陵已經造了二十多年,初具規模,但他是以謀反失敗的結局亡故的,喪葬規格肯定不能與正常死亡的諸侯王相提並論。為此,楚王家屬決定在朝廷的處分明細下達前,先將劉戊葬入獅子山,越快越好,以保證死者享受的待遇。至於兵馬俑的擺放問題、缺胳膊短腿問題,側室地面不平整問題、開鑿一半爛尾等問題,通通不管,只求將棺槨趕緊葬入,將墓道和所有陪葬坑儘快填埋,等朝廷的文書到了,就說劉戊已經入土為安,楚國沒有被廢,新楚王是劉戊的三叔,朝廷總不能強行把陵墓挖開吧,還是要給劉交後代一點面子。

爛尾的西漢王陵與兵馬俑,隱藏著哪些不為人知的利益糾葛?

漢代畫像磚

因此,在出土文物中,仍然發現了金縷玉衣,因為盜墓賊光顧過了,玉衣只剩下了玉片,連線玉片的金線都被搶走,古代玉不是一般人可以用的,售賣玉片,無異於告訴人們這是盜墓所得,必然被治以重罪,金線熔化以後可以製成金元寶等其他物件,看不出是哪裡來的。東海郡和薛郡的官印仍然擺放在貯藏室裡,儘管朝廷已經下令削奪了兩地的管轄權,楚王家屬仍然以迅雷及不及掩耳之速將它們埋入地下,想讓劉戊在陰間繼續統治那裡,彌補陽間的遺憾。

這座爛尾、漏洞百出的墓葬不會是第二代楚王劉郢客的,劉郢客屬於正常死亡,楚國有關部門即使日夜不停,也會將大王的墓葬修得有模有樣,至少不會出現大的硬傷。像獅子山這種王陵,只能是身敗名裂的劉戊長眠於此。

如果劉戊泉下有知,自己住在爛尾的王陵裡,不知作何感想。當中央與自己的王國產生利益衝突,他選擇反抗捍衛自己的利益,最終一敗塗地,死於非命。對於漢景帝和楚國的百姓來說,劉戊之死絕對是件好事。朝廷少了一個目中無人的諸侯王,人民少了一位暴虐的吸血鬼。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