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榕都“三獅制五虎”的典故可能沒聽過!但這“樹”一定無人不知!

菜單

榕都“三獅制五虎”的典故可能沒聽過!但這“樹”一定無人不知!

南門兜位於鼓樓區八一七路上

東接古田路,西接烏山路

中心環島處,一棵榕樹聳立

榕陰如蓋,十分醒目

榕都“三獅制五虎”的典故可能沒聽過!但這“樹”一定無人不知!

做為一處旅遊景點

南門兜沒有留下很多的歷史古蹟

更多的是停留在路牌或人們的口語相傳中

但這裡確是福州古城的重要遺址所在

接下來,跟隨小魚君的腳步

一起來了解一下

——南門兜的故事吧

福州古城的南大門

福州先後七次築城,自北往南拓展。

閩越王無諸在今冶山一代建“冶城”,是個狹小的土城。晉太守康三年(282年)郡守嚴高建“子城”,有五個城門。唐天覆元年(901年)王審知築“羅城”,南有“利涉門”(今安泰橋北)。後梁開平二年(908年),王審知復築南北“夾城”,南有“甯越門”(今南門兜)。

宋開寶七年(974年)刺史錢昱築東南“外城”,南有“合沙門”(今洗馬橋北)。

明洪武四年(1371年)福州衛指揮使、駙馬都尉王恭在夾城、外城基礎上重建城垣,修砌以石,後人稱作“府城”,“南門”是當時的七城門之一。

榕都“三獅制五虎”的典故可能沒聽過!但這“樹”一定無人不知!

南門兜作為古城南門,自建成夾城至今已有1100多年曆史。初時(908年)稱“登庸門”,後唐長興二年(931年)改為“閩光門”,宋景德四年(1007年)改為“甯越門”,明府城建成後稱“南門”。

南門兜與“三獅制五虎”的傳說

福州史上有個“三獅制五虎”的傳說。

故事說的是,五代十國時,閩王王審知的最後一個繼承人,其孫王繼鵬昏庸至極。一年元宵之夜,他在姬妾宮女的簇擁下到雙門樓上(今鼓樓東街口附近)觀燈賞月。突然發現城南遠處有五對如閃電般的光亮在閃動,嚇得暈過去。雙門樓的遭遇令王繼鵬坐立不安,其隨身法師說:“此乃城南五虎山五頭虎,對國王不利,惟有雕三頭石獅方保無虞。”王繼鵬馬上令人雕三頭大石獅置於還珠門。

不久,閩王國內部爭權奪利,互相殘殺,王繼鵬也被他的叔父王羲所殺。宋時雙門樓被拆,三個石獅移到鼓樓前。到了上個世紀50年代,又因為拆遷,“三獅”又移到了南門兜,仍朝南“制五虎”。

榕都“三獅制五虎”的典故可能沒聽過!但這“樹”一定無人不知!

榕都“三獅制五虎”的典故可能沒聽過!但這“樹”一定無人不知!

▲ 南門兜西接烏山路,與冠亞廣場、烏山景區南門相近

與南門兜相關的福州俗語

福州有一句俗語:“關在甕城中——進退兩難”,是跟南門兜有關的。

據說,明朝時,為了抵禦倭寇的侵犯,在南門石城之外再修一重半圓形的“甕城”(就是現在的南門兜)。由於城門和甕城門晚上同時關閉,常出現有些人出了城門出不了甕城,只好在甕城中過夜,故有了這句俚語。

榕都“三獅制五虎”的典故可能沒聽過!但這“樹”一定無人不知!

如今的南門兜,最醒目的標誌為環島中間的這棵古榕樹。南門兜原有的兩株榕樹,為一大一小,稱“母子榕”。傳說種植於宋太守張伯玉編戶植榕時,可惜於1969年被砍。

現在這棵榕樹是1972年從於山移來的一株古榕。

圖片來源 | 福州古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