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陳丹青的犀利評論頻出,曾表示:很多人後悔出國,他們是為了面子

菜單

陳丹青的犀利評論頻出,曾表示:很多人後悔出國,他們是為了面子

此生合是忘家客,風雨登輪出國門。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越來越多的孩子選擇走出國門。據有關資料統計,我國每年出國留學人數都在增長,2020年更是來到70萬之多,相比於2012年的12萬,不知翻了多少倍。天天喊著“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這或許成了許多年輕人和家長們共同的心願。

陳丹青的犀利評論頻出,曾表示:很多人後悔出國,他們是為了面子

從根本的角度出發,教育其實是一種投資。特別是對於中產階級以上的家庭,出國留學似乎成為了必然的選擇。在他們眼裡,國外的教育就是好;又或者說競爭殘酷,他們想逃避這個現實。對於我們這些旁觀者而言,現在只要一提起“

留學生

”,就會給人一種“

高大上

”的感覺。

許多“公知”對這一現象開始點評,比如陳丹青。在社交媒體上,陳丹青表述“

出國沒有諸位所想的那樣複雜,很多人後悔出國,他們是為了面子

”。此言論一出,隨即引起軒然大波,這難道是有心人對我們的詆譭?許多網友在網際網路上對其進行聲討,但這番話有沒有道理?

陳丹青的犀利評論頻出,曾表示:很多人後悔出國,他們是為了面子

陳丹青何許人也

看到這三個字可能有點陌生,品史君帶諸位做一個簡單的瞭解。他出生於上海,家庭條件十分富裕。

到了上學的年紀,他就表現出了繪畫天賦,並得到父親和爺爺的支援

。因為繪畫材料成本高,陳丹青為了省錢經常會用老師剩下的顏料,對各種作品進行臨摹。

陳丹青的犀利評論頻出,曾表示:很多人後悔出國,他們是為了面子

1978年,我國恢復高考制度,陳丹青隨即報名參加。因為能力上的出色,他成功被中央美術學院丟擲“橄欖枝”。這段時間是他提升最快的時候,中間發表了許多作品,得到社會各界包括西方學者們的一致好評。

在導師的推薦下,陳丹青來到美國深造

是金子到哪都會發光,陳丹青很快畫出了屬於自己的一番天地。當時只要提起這個名字,人們都知道他是來自中國的畫家。二十一世紀初期,陳丹青歸國並在清華擔任教授。

這期間時常因為招生問題和校方發生衝突,沒過多久陳丹青就選擇了辭職,開始向

學者

轉變

陳丹青的犀利評論頻出,曾表示:很多人後悔出國,他們是為了面子

言論有無道理?

如果非要說他有什麼成就,那就是美術領域,其他方面確實不敢恭維。平時謾罵魯迅、老舍等人,諸位想必都有所耳聞。在談到出國這個話題時,他卻認為人們是好面子。

這難道不是提升一個人的重要方式和途徑嗎

?為我們增長見識的同時還會帶來不同的體驗,有何不妥?

陳丹青的犀利評論頻出,曾表示:很多人後悔出國,他們是為了面子

在網友們的強烈聲討下,陳丹青給出了自己的兩點緣由。

首先就是自己接觸了這麼多留學生和一直在國內的大學生,他們的技能並無太大差別,甚至前者還不如後者

。許多人認為國外可以學到很多知識,但諸位可以捫心自問一下:誰不是為了獲得“出國深造”這個標籤?

這一點是從學生本身的角度出發,第二點就是從家長的角度出發。既然選擇出國留學,必然是家庭條件比較突出。我既然條件這麼好,那我孩子為什麼要和你的孩子一樣?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人都選擇了出國。但話說回來,

這是必選的一道題嗎?他們只是為了個人面子

陳丹青的犀利評論頻出,曾表示:很多人後悔出國,他們是為了面子

品史君說

這樣一看,陳丹青的言語並不無道理。雖然只是畫家的身份,但長期從事這份工作的時候必然對教育有所見解。換句話去講,

他可以是知識的傳播者,也可以是教育的批評者

陳丹青的犀利評論頻出,曾表示:很多人後悔出國,他們是為了面子

當然這只是一個人的看法,我們作為旁觀者只需要“

擇其有益,棄之無利

”,畢竟一千個人的心中有一千隻哈姆雷特,為何要在別人的看法中來回行走或受其左右?

我是品史君,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