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屯溪鎮海橋“重生”記丨你來或不來,橋都在那裡

菜單

屯溪鎮海橋“重生”記丨你來或不來,橋都在那裡

央廣網黃山12月26日訊息(記者趙家慧 徐鵬)在黃山屯溪,三江交匯處,有座建於明朝古橋名曰“鎮海橋”。拱腳和拱圈雖用褐紅麻條石交錯砌築,但經年雨水日曬,呈現光滑的黛色“包漿層”。人們稱它為“老大橋”,像是稱呼一位親切的長者。

據《屯溪志》記載,鎮海橋因為水毀,於清朝康熙15年和康熙38年重修兩次;清光緒9年四座橋墩受損,再次修繕。民國和新中國成立後,也都進行過修繕。1990年,橋面翻修,禁止機動車輛通行,並修復西端受損橋墩。

2020年,被沖毀的老大橋。(央廣網發 陳文潮攝)

2020年的夏季暴雨不斷,7月7日,終日暴雨引發了特大洪水。鎮海橋被沖毀。現場除4號橋墩分水尖儲存比較完整之外,橋體大部分坍塌。

民眾請願、政府重視,鎮海橋的坍塌牽動著每個黃山人的心。

修繕中的老大橋。(央廣網發 陳文潮攝)

同年7月11日,黃山市文化和旅遊局、黃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黃山市水利局、屯溪區人民政府釋出公告,表示將對鎮海橋散落的橋樑構件、石料等原料開展打撈工作。

8月,雨水終止,隨著新安江水位的下降,被衝散的橋墩與大量石塊等構件露出水面。黃山市政府決定“抽刀斷水”。8月10日開始,降低新安江中心城區段水位2天,讓鎮海橋區域的河床基本裸露。從更準確的意義上說,此時的構件並不是“打撈”而是“清點”了。

這些石料中,既有清代和民國時期的重建、修建古橋的大量石料構件,也有很多明代初建“老大橋”時的珍貴構件,包括石柱佛像、望柱石等。這些曾長期“沉默”水底或橋內的構件,也終於“機緣巧合”地被展示於世人面前。

老大橋被打撈上來的構件都有序擺放。(央廣網發 陳文潮攝)

打撈持續了19天,新安江水再度蓄水,此時鎮海橋的石料構件打撈工作已經結束,6個橋墩的墩基(底座)暫時保留不拆。橋兩端的護岸,施工隊伍在對水毀護岸臨時性搶修加固,這項工作在蓄水前要完成。

查史料、找文獻、做測算……2021年12月26日,在400多天的緊張施工之後,黃山人終於又能再踏上“老大橋”。他們興奮地“踩橋”,用這樣一種傳統習俗活動,歡迎它再次迴歸他們的日常生活。

冬季暖陽正好,站在上游的黎陽橋遠眺,“涅盤”的鎮海橋風貌基本如舊。

這也是市民老陳堅持做到了“結尾”的大事。在老大橋修繕工程施工期間,老陳每天都拍一張照片,記錄老大橋“重生”的每一個變化。這一天,老陳終於踏上了它隔岸拍了一年多的老大橋,這次他拍攝的重點是人們的笑臉,“老大橋它是我們整個屯溪我們徽州人的家人,是一個長者,這是一個重生,非常期待,這是一個非常盛大的儀式。”

修繕後的屯溪鎮海橋。(央廣網發 施亞磊攝)

滄海桑田、物是人非。可修繕後的鎮海橋與原來相比橋樑的長度、寬度相同,橋墩之間的距離以及橋孔的寬弧度,都沒有變化。

修繕不僅是為了還原,更是為了長久地保留。修繕過程中,恢復橋樑的傳統風貌與水毀前的形制的同事,還有一個更為首要的原則:修繕後的鎮海橋必須能長期抵禦山洪衝擊。

黃山文投集團總裁王奇勇也曾有過無數次的糾結,“我們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對強度進行檢測,凡是強度達到設計標準的可用盡用。”鎮海橋修繕工程使用建築資訊模型技術,構建三維視覺化虛擬模型,在還原古橋原始面貌的同事,提高了古橋修繕質量。同時,對打撈的老石料構件逐一檢測、應用盡用,側牆及分水尖以上部分老石料利用率達到60。77%,拱圈石老石料利用率達到76。22%,欄杆老石料利用率達到95。88%,不足部分予以同材質石料補配,並按原工藝做表面加工,最大程度體現古橋的原真性。

為確保能抵禦山洪沖刷,讓它更堅固地屹立在屯溪三江口。橋墩內芯和橋基沒有采用原本的“填芯”工藝,而是使用了鋼筋混凝土。橋拱(拱券)、橋護欄、橋面石都儘量使用原橋石料構件,因原橋少數構件老化損壞或在水下沒找到,也用了一定的新石料構件,修繕過程儘量使用傳統工藝,以及桐油、石灰勾縫等傳統材料與技藝,但在需要加固的地方,也果斷地用上了鐵扒釘,“我們在最大程度保留它原貌的同時,給予了它更強的‘金鐘罩’。現在的鎮海橋,可抵禦‘百年一遇’的洪水。”

變化在於視覺上的高度。由於橋身抬高65釐米,屯溪老街方向的橋頭路面也往下挖低很多,視覺上的高差就產生了。但也正是因為此,鎮海橋才具備了恢復臺階條件。

修繕後的橋兩頭的臺階。(央廣網發 施亞磊攝)

技術負責人拿出史料作證。清光緒胡定安編《募修屯溪石橋志》上記載,鎮海橋臺階11步,每步寬55cm,總寬6。05米(含階沿,另橋亭進深大於臺階總寬),每步高15cm。其11步臺階橋上佔8步計3。85米,橋臺佔3步計1。65米。

眼生的還有橋的顏色和質地。“牆體依舊是採用和老橋一樣的紅麻石修復的,經過一到兩年的自然‘包漿’,人們記憶中的黛色和護欄兩邊的青苔、灌木都會重新回來的!”徽州古典園林建設公司技術負責人程忠平一次次解釋道。

就把這些技術層面的難留給專業人員去解決吧。對於普通市民而言,這是充斥著喜悅的一天。

在這400多日的等待裡,許多人走著走著就停了下來,眺望那河道上熟悉的位置“缺口”在一點點被“縫合”,甚至有不少老人讓他們的子女開著車,特地在黎陽老街方向的橋頭駐足遠眺片刻,期待著“母親橋”的早日歸來。

【來源:央廣網】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