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去竹林感受苗年節

菜單

去竹林感受苗年節

去竹林感受苗年節

節日氛圍

11月21日,農曆十月初七,我起了個大早,因為和天柱縣注溪鎮的老同事們約好了今天要去本縣的竹林鎮過苗年節,恰逢週末,真好。

約好9點,我們一行10多人向竹林出發了。

大約過了一個半小時,在靠近竹林集鎮的地方,我們看到公路右側挨挨擠擠停著許許多多的車,我們猜想歌場應該就在這附近。果不然,此時,隱隱約約傳來一陣陣歌聲,忽遠忽近,忽高忽低,宛轉悠揚,悅耳動聽。

在一個山坳處,路邊有苗年竹寨歌場提示牌,我們便靠邊停車,順著人流往山上走去。慢慢靠近,在一群古樹林裡,才發現那裡早已是人山人海,大家圍著表演臺裡三圈外三圈地站著,而表演臺前的邊坡上也密密麻麻地站滿了人。只見苗族同胞們都穿著節日的盛裝,藍是主色調,或是藍衣黑褲,或是藍衣藍褲,搭配著粉紅色的頭繩,藍色或黑色的腰帶,再佩戴些銀飾,淡雅而清新。

臺上的歌隊在盡情地演唱著,臺下的一個個歌隊正在排隊等候,或聽歌,或補妝,或潤喉,儼然一幅我要上臺必將驚豔四方的雄姿。有的群眾卻早已迫不及待,三五成群,四六成堆地唱開了,這在苗族,叫“自由參堂”。參堂的歌手們分成兩隊,你唱我答,我答你隨,就這樣,你一句我一句地對著歌。別看唱歌的都只是些農民,可他們即興作詞對歌的本領很強,對方唱一句,這方迴應一句,這歌詞內容得應景應情應意。這種參堂人手雖然不多,有時卻可以從天亮對唱到天黑,又從天黑對唱到天亮,興致勃勃,情深意濃,聽說,以前的很多苗族夫妻就是這樣唱歌唱成一對的。

“竹林四季風光好,得見阿妹個個俏。今天約妹唱一曲,好似神仙得逍遙。”“今天才到這團來,這團得會棟樑材。不知哪位俊哥哥,歌聲朗朗迷人來。”

……

伴著這情意綿綿的歌聲,我享受著拍照的樂趣,雖然沒有單反,但舉著個手機也絲毫不影響我拍照的雅興。歌場的環境真的很美,歌場的主演臺在山坳的山凹裡,順勢而建,四周古樹成群。這翠綠的山竹、墨色的紅豆杉、微黃的杏葉、漸紅的楓葉、盛裝的人群,構成了一幅最美七彩冬景圖。

密密麻麻的樹林到處都是前來趕歌場的人群,有的在看戲,有的在對歌,有的在談情,有的在賞景,每一張臉都洋溢著滿滿的幸福……

人山人海,如果要找一個人還真是不容易。我們轉了幾圈都見不到增朝書記,只好電話把朝書記約了出來。一見面,大家笑得合不攏嘴,因為他今天也穿上了節日的盛裝,十足的苗族漢子味兒,趕緊給他和嫂子拍了個照。

我也是苗族人,可遺憾的是我從小不會講苗話更不會唱苗歌,但這絲毫不能影響我此刻的心情,因為此起彼伏的歌聲早已將我陶醉。有時,有些東西感受其氣氛就夠了,好比有時抽菸不一定抽的是煙的味道,而是感受那份寂寞就夠了。

都說竹林人特別愛唱歌,這種愛是愛到了骨子裡的,平時家裡來了客人,吃飯喝酒必定唱歌,有時路上相遇的兩個竹林人,說著話,說著說著就會唱起了苗歌,有時,哪怕是一個人上山幹活,也會一邊幹活一邊在練嗓子,所以,竹林的歌隊就有幾十個,竹林比較大一點的歌場有7個。2010年,以天柱為核心的而天柱又是以竹林坌處這邊為核心的四十八寨歌節被列為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竹林這些歌場都有固定的歌節,比如兩頭坳歌節是五月十五,龍鳳山歌節是六月十五,阿婆坳歌節是七月十五。正是因為竹林人對苗歌的這份愛,所以才有了這次全縣的第一個苗年節,竹林周邊鄉鎮、錦平、會同、靖縣幾十支歌隊在此歡聚唱歌、侃古訴請。

當我還沉浸在歌場優美的歌聲中時,同伴把我邀到山腰上的一個寺廟裡去吃油茶了。油茶雖簡單,但味道很純正,典型的苗油茶,雖只是幹炒米和油炸炒米的組合,只因有了“節骨茶”的參與,那淡淡的香,甜甜的味,讓你吃了一碗還想再吃一碗。

轉眼已是午過時分,同事還有事,吵著要回去了,朝書記卻挽留我們吃了晚飯再走,說晚餐是長桌宴,有歌隊“釀海”的巔峰對峙,還有好吃的粉蒸、紅扣、蛋卷……說得我心動極了。

就這樣,帶著吃不到竹林苗年長桌宴的遺憾,帶著對竹林苗年無限的眷戀,匆匆忙忙地,我們又回來了。我想,竹林的苗年節盛況一定一年勝似一年,畢竟,那裡有無數個愛唱歌會唱歌能唱歌的歌手,還有個非常熱愛民族文化的增朝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