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在吉林,冬季戶外活動中的"呲溜坡兒"和"跐溜滑兒"不是一回事

菜單

在吉林,冬季戶外活動中的"呲溜坡兒"和"跐溜滑兒"不是一回事

作者:優雅的鬍子(吳永剛-Max)

在吉林,冬季戶外活動中的"呲溜坡兒"和"跐溜滑兒"不是一回事

李喬先生提供

不管冬季多麼寒冷,生活在冰天雪地中的吉林孩子並沒有“貓冬”的習慣。那厚厚的積雪,那光滑的冰面對孩子而言,有如磁石吸鐵,產生著巨大的吸引力。尤其是藉助特殊的“玩具”,在冰雪上與一眾同伴往復奔跑,體驗速度與刺激帶來的快樂,感受運動帶來的汗水溫度,絕非指尖滑動螢幕的那類現代電子遊戲可比。

在吉林,冬季戶外活動中的"呲溜坡兒"和"跐溜滑兒"不是一回事

範朔辰先生手繪

在吉林市,戶外冰雪活動種類豐富,除滑冰、滑雪、打雪圈兒、放爬犁、抽冰猴、打雪仗外,物質生活水平不高的過往,打呲溜坡兒和跐溜滑兒,因無需專門用具而非常普遍。

呲溜坡兒和跐溜滑兒,一字之差,卻屬於兩種不同的冰雪遊戲。打呲溜坡兒顧名思義,就是利用高度差滑行。這種冰雪遊戲在東北的歷史十分悠久,《滿族大辭典》所列“打滑墶”詞條就是打跐溜坡兒:在坡道上,因積雪被壓實或直接潑水結冰,形成滑道。人或站立,或下蹲,或以其它獨特姿勢,利用慣性、保持重心從坡道上方順勢滑下。以不摔倒且滑得遠為佳。

在吉林,冬季戶外活動中的"呲溜坡兒"和"跐溜滑兒"不是一回事

李喬先生提供

記得童年時,江邊的大堤是打跐溜坡兒的聖地。在松江東路尚未修建的年代,自東關賓館順江而下,曾有一條均高5米,底寬20-48米(《昌邑區志》)的防水害土堤。因高度和坡度適宜,江堤常被頑童開闢出一條條滑道,作為打跐溜坡兒和放爬犁的場地。當然更多的時候,孩子們喜歡因地制宜,利用一切斜坡,就近體驗打跐溜坡的快樂。比如老東方電影院門前廣場與東側小市場的交界處,就有一處坡地。坡地上本修有臺階和水泥坡道,冬季時,融雪成冰,水泥坡道上會形成冰雪滑道。經過孩子們的不斷“維護”,坡道會愈發光滑。在此嬉戲的孩子各顯其能,以各種身姿,在斜坡上呼嘯而下——我記得自己的一個發小兒,就能以站姿、背身舒臂從坡上滑下而不倒,在當時被附近的孩子算作一項“絕活兒”。

在這個坡地向南,有一條狹窄的衚衕,地勢逐漸降低,直至東大泡子(東方潭)邊。這一方向也被孩子們改造成跐溜坡兒,只不過這個坡道溝壑縱橫,站立、下蹲滑行幾無可能,只適合放爬犁。可在我少年時,不是所有孩子都有爬犁,很多孩子可能僅坐著一張紙殼子,就嚎叫著飛馳而下了。

在吉林,冬季戶外活動中的"呲溜坡兒"和"跐溜滑兒"不是一回事

呲溜滑兒和跐溜坡兒不同,呲溜滑兒是平地上的冰面或冰滑道。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前,吉林市冬季街道除雪並不及時,路面上常形成“冰趟”,這種冰趟通常1尺多寬,數米長,烏黑的冰面不厚,卻很光滑,尤其是下過一層小輕雪之後,細細的雪粒對冰面產生“拋光”的作用,稍微助跑,雙腳一前一後,藉助慣性,可以滑行很遠。記得中興街立交橋未建之時,冬季上學,馬路牙子下的冰趟最長,也最光滑。上放學時,許多孩子自覺排隊,魚貫滑行前進,若非服裝五顏六色,幾乎和南極行進的企鵝隊伍一般。

在吉林,冬季戶外活動中的"呲溜坡兒"和"跐溜滑兒"不是一回事

範朔辰先生手繪

打呲溜滑兒常被大家當作一種比賽專案,誰滑行得遠,滑行得穩當,往往讓孩子們“拼搏”其間,不能自拔。我在少年時,中興街鐵路設計院門前,兩排行道樹中間的人行道上,常會形成一個3、4米長的冰趟。上放學時,許多同學都會在此一顯身手,較量一下誰的滑行技術更好。也有很多同學,在此反覆訓練,以期在之後的比賽中表現更佳。為了打呲溜滑兒時效果更好,許多孩子寧願穿那種塑膠底燙絨面兒的棉鞋,而摒棄家長準備的防滑效果更好的千層底棉鞋,完全不顧遊戲之外的行走安全。

在吉林,冬季戶外活動中的"呲溜坡兒"和"跐溜滑兒"不是一回事

範朔辰先生手繪

在打呲溜滑兒時,大家都比較專注,除非遇到那些蹬冰滑子上放學的傢伙,才會因羨慕而短暫分神。蹬冰滑子也屬於一種打呲溜滑兒。冰滑子有繁簡之別,高階一點的,是一塊合腳的硬木板,下面縱向平行嵌入兩條粗鐵絲或鐵筋,上面如簡易拖鞋一樣裝有一個膠皮套橫檔,膠皮套上綁著一條提繩。使用時,一隻腳套入膠皮套,手握提繩一端,另一隻腳後蹬助力,借路面冰雪,向前滑行。簡單的則直接把一根粗鐵筋彎曲成“U”型,再將U的底端彎曲上翹形成抵住鞋尖的橫檔,繫上提繩,即可使用。

在吉林,冬季戶外活動中的"呲溜坡兒"和"跐溜滑兒"不是一回事

範朔辰先生手繪

在沒有課後班、上放學不需要家長接送的年代,學校對學生帶冰滑子上學並無限制。很多小學生斜挎書包,左擎冰猴兒鞭、右牽冰滑子來到學校,最多會被老師戲謔為“全副武裝”,並不會被冠以“玩物喪志”之類的大帽子沒收掉“玩具”。而學生則以最簡單的冰雪遊戲,利用課間、上放學等時間,盡情享受戶外運動樂趣——幾乎沒人成為“被動貓冬”的小可憐。

在吉林,冬季戶外活動中的"呲溜坡兒"和"跐溜滑兒"不是一回事

李喬先生提供

隨著時代的發展,如今的孩子在暢玩冰雪時,考慮到安全、衛生因素,打跐溜坡兒基本上被打雪圈取代了;打呲溜滑兒更因為環衛條件的提升而逐漸在市區淡出視野,以至於許多東北孩子在偶爾遇到冰趟時,甚至和南方孩子一樣,不懂如何順利滑行過去。在我眼中,升級的冰雪戶外遊戲遠沒有打呲溜滑兒和跐溜坡兒來得簡單隨意。而利用季節給予的簡單條件,隨遇而安著享受戶外運動的快樂,或許才是更純粹的快樂。

本文為優雅的鬍子原創文章,其他自媒體轉載,請與作者聯絡!

特別鳴謝李喬先生、範朔辰先生對本人撰寫此文的支援。

文中授權使用的手繪插圖,版權歸易山文創所有,嚴禁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