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朝陽這座600年的古橋,即將恢復原貌!

菜單

朝陽這座600年的古橋,即將恢復原貌!

最後小編有話說:謝謝各位帥哥美女的看我的文章,可以點一波關注,想參與評論的在下方評論哦

我是小編小帥,開啟你的洪荒之力吧。不要說話,用眼睛去體會。

八里橋,這座久經滄桑的古橋

也曾車水馬龍、往來不絕

見證了朝陽厚重的歷史和文化的變遷

為了再現百年古橋的風姿

一場古橋修繕戰在朝陽打響

朝陽、通州交界處,通惠河上的知名古蹟八里橋,近日正開展橋面勘探和瀝青清除工程。塵封已久的八里橋老石板重見天日,為完善修繕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據。

四次探坑,埋藏多年橋石露真容

作為通惠河上的一座大型石拱橋,八里橋是連線原京城與通州之間的重要橋樑,有著近600年的歷史,曾為元、明、清三代水路、旱路直通北京的要津,其歷史積澱豐厚,文化遺存眾多,是全國重點文保單位。

朝陽這座600年的古橋,即將恢復原貌!

▲攝影:白繼開

伴隨著新八里橋的建成通車,八里橋古橋也正式“退役”,開啟修繕保護模式。今年6月底,按照北京市文物局對八里橋整體修繕方案的完善要求,朝陽區文旅局在面臨橋樑本體狀況不穩定、石板位置不清、工程檔案不齊全等諸多困難的情況下,啟動了部分瀝青清除工程,對古橋橋面進行勘探,以查詢瀝青下的古橋面石。

由於歷史原因,古橋曾經受多次損毀也曾經過多次修繕,這給勘探工作帶來了困難。為了將對文物的干擾降到最低,工程人員透過小型器械和傳統工具,以毫米為單位逐步刨查,防止大幅動作對隱藏在水泥下方的老石板造成損傷。經過四次探坑,最終在引橋與老橋銜接處70釐米深的位置發現了第一塊老石板,這也證明了古橋的橋面石存在缺失。

朝陽這座600年的古橋,即將恢復原貌!

歲月變遷,橋面被瀝青渣土覆蓋

八里橋橋長30米、寬16米,是重要的交通、漕運節點,為方便漕運,該橋被設計成了中孔高(孔高達8。5米,寬6。7米),兩側孔矮(僅高3。5米)的三孔石拱橋,這樣漕船即可直出直入,因此有“八里橋不落桅”之說。

八里橋橋面欄板上有望柱33對,望柱上雕形態各異的石獅,橋頭的戧獸,以及護坡石上臥伏著的怒視碧波的鎮水獸等等,都在無聲地訴說著這座橋的滄桑歷史。唯有水泥橋面一派現代氣息。

朝陽這座600年的古橋,即將恢復原貌!

這次在瀝青下勘探出的七塊青灰色古石板,位於古橋南端正中間位置,深約0。7米,從部分石板上的溝紋可見其歷史久遠。而從坑的切面,看到了石板上被瀝青、渣土、泥土等多層覆蓋。

那麼古橋面為何被多層覆蓋?原來,清末時期八里橋的歷史漕運功能荒廢,但其位處北京東城與通州相交的地區,且具有跨河的特殊性,因而在交通系統中仍然是東城區,特別是朝陽區重要的交通節點與樞紐。近現代為便於機動車通行,交通部門對橋兩端進行了墊高處理以降低橋面坡度,其鋪設物最厚處可達1米。1938年,修京通柏油路時,將橋兩端墊土,降低了石橋的坡度。1949年以後,還在橋面鋪設了瀝青。

朝陽這座600年的古橋,即將恢復原貌!

診斷、大修,還原古橋“本色”

為保護古八里橋,近年來,朝陽區文旅局曾對橋體進行加固修繕,並以加裝護欄、監控、限高杆等方式保護。與此同時,管莊鄉加強日常巡查,做好古橋保護。

朝陽區將對古橋進行“診斷”和大修。此次勘探橋面石的遺存狀況和橋面鋪設物的情況,就是為後續修繕工程做足準備。經過專家研究發現,目前,橋樑本體狀況不佳,修繕工程要做到不傷及橋樑、不產生問題,需要非常細緻深入的研究,更需要水務、交通、文物等多部門通力協作。而修繕後的八里橋,會最大程度接近歷史原貌,古老的橋面會重見天日。

目前,修繕方案已經完成且通過了國家文物局審批。朝陽區文旅局正根據上級部門的建議修改方案。方案確定後,將啟動橋身修繕、文物保護和安全技術防範設施建設等工作,還原古橋“本色”。

朝陽這座600年的古橋,即將恢復原貌!

▲八里橋原貌(圖《北京志·道橋志 》)

未來,朝陽區還將以修繕後的八里橋為中心,把八里橋音樂公園進行整體文化景觀提升,透過挖掘、展示周邊朝陽門石道歷史原狀,展示漕運文化和八里橋之戰等愛國主義教育內容,將運河文化內涵植入公園,讓市民在休閒之餘感受大運河文化。

想穿過歷史長河

一睹八里橋的舊時風采嗎?

那就一起期待吧!

部分圖片來源:白繼開、《北京志·道橋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