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河南大山發現千年古堡,8旬老人:再不開發樹就將房子撐倒了

菜單

河南大山發現千年古堡,8旬老人:再不開發樹就將房子撐倒了

河南大山發現千年古堡,8旬老人:再不開發樹就將房子撐倒了

進入古堡唯一的通道

近日行攝河南豫西大山,聽當地影友老師說了這樣一段話:“三門峽附近的大山之中發現一個古堡,裡邊有古代兵營遺蹟,相傳很久很久前就是兵營,有人說是秦朝有人說是東漢,隨著時間流逝兵去人走朝代更替,演變成了一座古堡,留下了,張,曹,胡,許,呂五姓人的後代,傳說此地風水極佳,故數千年來5姓人家在此繁衍生息,人丁興旺,到了明清時期達到了鼎盛,古堡裡的民居建築已經有相當規模,上個世紀儲存的還是比較完整,如今卻是另外一番景象,古建依舊在,有的岌岌可危,特別是古村中一棵千年古槐穿牆體破房屋長向天空成為奇觀,如果不去看看或許就是終生遺憾!”

民俗攝影愛好者大凡聽了這樣的講述,肯定是具有極大的誘惑力,隨後一行人驅車走進深山,探訪古堡,印證他的故事。

河南大山發現千年古堡,8旬老人:再不開發樹就將房子撐倒了

古堡依山而建,站在山坡上瞭望厚度1米高數丈的黃土城牆圍成了方圓300米左右的半圓形城堡,整個古堡只有東南角一個黃土寨門,穿過城門洞便看到了一個水塘和一個曬場,2排整齊的四合院呈東南西北走向,共有11座,一個城門進村,三條小道通往山坡要塞,高處老寨便是古堡最後的防禦之處,寨牆高數丈,裡邊有能儲物藏人的窯洞,傳說古時古堡非常神秘。

河南大山發現千年古堡,8旬老人:再不開發樹就將房子撐倒了

如今古堡內的住戶幾乎都遷往了別處,僅剩幾位老人留守在此生活,雖無往日繁華,可是鳥鳴山澗,綠樹掩映,古建若隱若現依舊神秘。車子停在了村口不大的曬場上,便看到水池邊上一位奶奶正在晾曬衣服,相互問候交流過後,奶奶熱情地邀請我們去她家參觀四合老院。

河南大山發現千年古堡,8旬老人:再不開發樹就將房子撐倒了

奶奶姓吳,今年已經86歲高齡,現在和同歲的張爺爺生活在自家的老宅院子裡,他們的家就在第一排第一家,看上去院子儲存的還是比較完整,磚牆上掛著當地政府的保護牌子。

河南大山發現千年古堡,8旬老人:再不開發樹就將房子撐倒了

走進奶奶的家我們的說話聲將張爺爺吸引了出來,他說自家的老院子已經有幾百年了,具體多少年自己也說不清,反正古堡歷史悠久,想必房子也有些年代了,現在老了住在老宅裡養老,生活不錯,也就沒有研究院子房子的想法了,至於祖上那一代是為官還是做生意也不重要,肯定是個有錢人,現在他們守在古宅就是守著先人。

河南大山發現千年古堡,8旬老人:再不開發樹就將房子撐倒了

我們在當地影友老師的帶領下走到了第二排最後一家四合院子裡,這裡就是傳說的千年古槐穿牆破房的地方,這位老人也姓張,今年80歲,他說自己也是弄不清古堡的年代,村子裡幾乎沒人能說清楚,就是自家的這棵千年古槐的事情他也是講不清的,大致只知道是小時候就有的,到底是先有房子還是現有樹,其實也就是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是一樣的。

河南大山發現千年古堡,8旬老人:再不開發樹就將房子撐倒了

張大爺說目前老房子已經被古樹撐破面臨倒塌的危險,早已把這裡定為保護單位,前幾年就聽說要開發,可是一直不見動靜,如果再不看發古樹就會撐捯老房子,如果自己修繕害怕一下修理不到位,將來和古村整體風格不一樣,也就白白浪費了一次錢財,現在自己很為難,不知如何是好。

河南大山發現千年古堡,8旬老人:再不開發樹就將房子撐倒了

張大爺和老伴生活在這裡,他家的情況和其餘兩戶人家一樣,孩子們都搬遷到了市裡生活工作去了,家裡就留下老兩口在養老,院子房子雖然破舊,可是生活還不錯,張大爺是個退休工人,每月有3000多元的退休金,他說在農村生活足夠了。

河南大山發現千年古堡,8旬老人:再不開發樹就將房子撐倒了

外觀張大爺家的老房子,牆上包裹的一層老磚幾乎全部脫落掉了,黃色的土坯已經完全暴露在外,如果風吹雨淋下去,不要說古樹撐不捯房子也會發生危險。

河南大山發現千年古堡,8旬老人:再不開發樹就將房子撐倒了

我們從第二排巷道里返身走回第一排,在一家古院子裡見到了這位大媽,她說自家的四合院子有2個,裡邊相通,房子基本完好,就是南邊靠山坡的房子和窯洞已經塌掉了,她也和張大爺一樣,期望著早日有人進行保護性開發,將來孩子們肯定是不回來了,無人開發古堡就會變成廢墟,消失在在這深山之中,實在太可惜了。

河南大山發現千年古堡,8旬老人:再不開發樹就將房子撐倒了

我們在古堡裡轉完了2條巷道,四合院子比較完整的幾乎沒有幾家了,原來21戶人家現在住人的也就是這3家人,看著繁華落盡,留下滄桑,不免有點傷感。

聽老人們講,現在村子交通很方便,有水有電,生活不是啥問題,他們守護著古堡其實就是守著希望,既然古堡掛上了古村落保護的牌子,也有要開發的傳說,想必用不了多久,古堡就能換新顏,把千年古堡一直流傳下去。各位你怎麼看?歡迎留言。【想看到更多的百姓故事請點選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