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董公捐建仁壽橋

菜單

董公捐建仁壽橋

仁壽橋,位於紹興市越城區富盛鎮董溪村董家搭自然村,南北向跨董家搭溪,系三孔石樑橋。橋長16米餘,寬約2米。

董公捐建仁壽橋

董公捐建仁壽橋

仁壽橋整體俯瞰似“工”字形,南北兩橋臺在溪岸上用塊石泥土壘成,南橋臺與溪岸持平,北橋臺高出溪岸約一米。中間兩橋墩則各為三條厚0。20米的石條並列豎立支撐,下部插入溪底岩石凹槽中,上端與臺冒石榫卯結合,臺冒石上擱三節三拼厚石作橋樑,兩端擱橋臺。橋面長12。20米,寬1。73米。橋面距溪底2。20米,中孔跨度4。13米,兩邊孔跨度4。00米。北橋臺置十餘平方休息臺,再折向西置五級臺階下,臺階石均用溪灘石鋪築。仁壽撟南北兩橋臺東面各有一株百年以上的古樟樹,枝大葉茂,似兩位古橋古村的守護神。橋上原無橋欄,現在加置了幾個鋼筋水泥柱,用金屬管穿鋼筋水泥柱成橋欄。

董公捐建仁壽橋

董公捐建仁壽橋

董公捐建仁壽橋

董公捐建仁壽橋

仁壽橋始建於清代道光三十年(1850),當時董家搭董家搭溪上有座竹橋連線兩岸,竹橋常有損壞,尤其在發洪水時很容易被沖垮。董家搭第十二世太公克諧公,召集眾鄉人商議,希望將原竹橋改建成石橋,表示自己願意首捐兒孫為其辦八十壽誕的銀兩,不夠之款由眾鄉人募捐。他的建議得到鄉人贊同,於是派人從數十里外的東湖繞門山運來石條117塊,鄉人助工助力,不久遂建成此橋。據當地年長老人講述,董克諧公為人正直,心地善良,常行善積德,其兒子和孫子相繼在咸豐和同治年間考中舉人,被譽為“一門兩舉人”,成為村中的驕傲和美談。

董公捐建仁壽橋

董公捐建仁壽橋

董公捐建仁壽橋

仁壽橋西北邊一民房外牆尚存有兩塊石碑,一塊是清道光三十年立的《仁壽橋碑記》,主要記述仁壽橋相關歷史,記載著董溪上接攢宮,下連湯鎮,古時交通位置十分重要。舊時溪上曾有竹橋,走在上面吱吱作響,危險指數較大,而且常易朽壞,民眾通行不暢。董公倡修仁壽橋。清道光三十年十月完工,民眾歡騰,是為記。另一塊是民國四年立的《修仁壽橋碑記》,其中後者字跡模糊不可識讀。《仁壽橋碑記》為會稽青石質,高1。94米,寬0。76米。

仁壽橋建於清代道光三十年(1855),民國四年(1915)修繕過一次。1962年遭洪水沖垮後再一次進行了修補,後加裝了橋欄。

董公捐建仁壽橋

董公捐建仁壽橋

仁壽橋是我市山區儲存相對較好的古橋,且尚有兩塊橋碑記錄為證,為研究紹興山區古橋的工作開展提供了很好的文字依據。古橋雖然還沒有列入文物保護單位或文物保護點,但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不可移動文物登記表之內,現在當地村委非常重視,樹牌介紹仁壽橋的歷史,要求村民和外地遊客合理科學的加以保護。

董公捐建仁壽橋

董公捐建仁壽橋

董公捐建仁壽橋

董溪村由董家搭、徐家和嚴家三個自然村組成,董家搭自然村四面環山,坐落於山谷地帶,南北群山環抱,林木蔥鬱,與大小十八個村莊接壤,山路四通八達。一條S形董家搭溪自西向東從村中經過,這裡四季分明,溼潤多雨,生態環境良好。村民收入以竹、筍和茶為主,村民勤勞,民風淳樸。橋南高山俗稱金龍山。現在玄溪公路穿村而過,交通也十分方便。

作者(陳樹堯)簡介:中國古橋研究與保護委員會秘書處秘書,紹興市古橋學會理事,紹興市古城民俗文化攝影協會組長,紹興市鄉土文化研究會成員,紹興市浙東唐詩之路研究會成員,紹興市關工委科普團成員。2018年著《紹興橋鄉》一書。

(轉載請註明作者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