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這是一條傲嬌的江以"漢"命名,古書中與長江、黃河平起平坐

菜單

這是一條傲嬌的江以"漢"命名,古書中與長江、黃河平起平坐

這是一條傲嬌的江以"漢"命名,古書中與長江、黃河平起平坐

在中國眾多的水系中,漢江一直都是一個特別的存在。作為長江最長且流量最大的支流,與眾多中國水系相比,身處中國內陸腹地的漢江,是一條溝通中國長江與黃河文化的紐帶,同時也串聯了中國南北方經濟與文化的交流。

我曾三次深入漢江流域,在漢江地區看到了兼具南北方文化特點的人文風景。

一、一條以“漢”命名的河流

漢江,發源於漢中的寧強縣,一路向東,經安康、商洛、襄陽、荊門,一直到武漢匯入長江,漢江全長近1500公里,是長江眾多支流中里程最長的一條,在長江中游水系中佔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詩經》曾記載漢江

“其流湯湯”

,《水經注》記載的古代江河中,漢江佔有與長江、黃河相同篇幅的內容。

這是一條傲嬌的江以"漢"命名,古書中與長江、黃河平起平坐

漢江之名與劉邦有著不解之緣,劉邦在漢中不斷壯大,最後透過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的方式,最終打敗項羽,建立了200多年曆史的漢王朝。這個漢承秦制的王朝,將中國的各民族不斷融為一體,也讓漢族、漢字等稱呼與漢江產生了不解之緣。

這是一條傲嬌的江以"漢"命名,古書中與長江、黃河平起平坐

廣袤的漢江,孕育了中國很多創世神話,今天流傳的神農嘗百草、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等,幾乎都發生在漢江附近。

在中國新石器時代,整體的氣候較今天更加溼潤與溫和,在今天漢江附近的十堰發現了原始人的頭蓋骨,距今已經有近100萬年的歷史,這個年代與藍田人的生活年代(距今70萬-115萬年)基本相當,從某種意義上講,漢江就是中國早期文化重要的發祥地之一。

這是一條傲嬌的江以"漢"命名,古書中與長江、黃河平起平坐

翻開中國地圖看看,我國的河流多承東西走向,而漢江卻有些不同,漢江眾多的幹流如唐河、白河等,都是南北走向,而且眾多支流紛繁複雜。

漢江支流主要的發源地,如秦嶺、伏牛山(秦嶺的餘脈)、熊耳山(秦嶺的餘脈)等,還是中國南北方的重要分界線,秦嶺和它的餘脈們,也成了中國南北方水系的天然分界線。

這是一條傲嬌的江以"漢"命名,古書中與長江、黃河平起平坐

縱穿今天河南的伏牛山,短短一天,你就能感受到中國南北方的氣候差異。

從北邊的洛陽嵩縣與欒川,一路向南,翻越老鴉關隧道,進入南陽西峽縣境內,南北氣候的差異,在一瞬間就能感受出來,無論從植被、地貌、氣候以及河流的流量,都會能感受到巨大的不同。而漢江流域的文化,就是在這樣的南北分異下產生的,因為這條河流是長江眾多支流中,最接近北方的南方河流之一。之所以說之一,是因為嘉陵江也是如此。

這是一條傲嬌的江以"漢"命名,古書中與長江、黃河平起平坐

所以說,漢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中國南方的特性,同時還帶有一定的北方文化氣質。與漢江最具對比性的河,就是渭河了,漢江與渭河隔著一個高大的秦嶺,由於這個分水嶺過分大,所以想用人工運河溝通渭河和漢江,就很難實現。

千年以來,人們利用秦嶺間河流侵蝕峽谷,開鑿了一條又一條棧道,這就是著名的蜀道。蜀道所形成的交通網路四通八達,

陳倉道、褒斜道、子午道、金牛道

等一條條縱觀南北的道路,使南北方經濟文化交流成為了可能。

這是一條傲嬌的江以"漢"命名,古書中與長江、黃河平起平坐

也正是秦嶺這樣分水嶺的作用,造就了漢江兼具南北方文化氣質,使漢江在中國古代交通體系中佔有不容忽視的作用。在長安與洛陽為國家政治中心的時期,漢江的地緣更接近中央政權,各地的物資都是利用漢江的水陸轉到各個地區的。

從軍事方面來看,漢江更是南方進攻北方的戰略要地,諸葛亮六處岐山(實際是五出),姜維九伐中原(實際是十一次),都是以漢江流域的中心作為其軍事要地。

這是一條傲嬌的江以"漢"命名,古書中與長江、黃河平起平坐

南宋時為了抗擊金朝,漢江更是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但是宋代以後,

隨著以長安-洛陽為政治中心的國家體系的衰落,漢江的政治地位也逐漸下降,

而這種變化更像是一種身份的轉化。

雖然這裡已經沒有國家政治的交往,但卻開始變為民間商業的大通道,來往於漢江兩岸的船隻絡繹不絕,秦巴地區的人們利用漢江將自己的物資轉運至長江中下游地區。

到了明末清初,從福建經今蒙古國至俄羅斯的萬里茶路形成,這條以茶葉為中心的國際貿易通道,促使漢江的茶葉貿易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慢慢地,到了清末民國初年,處於漢江下游的漢口成為整個中國重要的茶葉中轉地與加工地。

漢江流域至今都保留著一種有意思的現象,你在一個城市,例如安康,可以同時聽到

中原官話、西南官話、江淮官話

等不同地區的方言。而這種文化間無縫連線式的交融,使漢江成為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大熔爐。

這是一條傲嬌的江以"漢"命名,古書中與長江、黃河平起平坐

漢江是中國南北文化相互匯聚的地方,也是南北文化相互交往的大熔爐。漢江透過與蜀道陸路的連同,使漢江流域在滋養南方土地的同時,也吸收了大量北方文化的精髓,秦文化、巴蜀文化、荊楚文化在這裡完成了完美的匯聚。

參考文獻

中國國家地理編輯部:《中國國家地理》(陝西專刊下)2005年第7期。

中國國家地理編輯部:《中國國家地理》(湖北專刊下)2019年第2期。

魯西奇:《中國歷史上的空間結構》,華中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

(作者:浩然文史·禹貢行者)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路搜尋,如有侵權煩請聯絡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號!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