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干將莫邪鑄劍遺址原來在這裡

菜單

干將莫邪鑄劍遺址原來在這裡

干將莫邪鑄劍遺址原來在這裡

干將莫邪鑄劍而留下的淬劍池等遺址已經成為蕪湖人,乃至安徽人的驕傲。它位於蕪湖神山公園風景區內,是蕪湖八景之一的“赤鑄青鋒”重要組成部分。莫邪干將鑄劍遺址分佈於大小火爐山、赤鑄山和馬鞍山。至今在這一帶還散落著淬劍池、砥石、鐵門檻、試劍石等遺址。1978年,時任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的侯仁之先生曾親臨神山一帶考察,經過慎重而細緻的考證,侯老最終確認神山及其周圍的三座小山,就是莫邪干將當年為吳王闔閭鑄劍之地。1979年,侯老又在全國政協會議上發言,呼籲保護這一中國和世界最早的鍊鋼遺址。從此,莫邪干將鑄劍遺址位於蕪湖已成定論。

干將莫邪鑄劍遺址原來在這裡

干將與莫邪的故事充滿了傳奇色彩,北宋《太平寰宇記》載:“楚干將墳,在(蕪湖)縣東北九里。”《古今圖書整合》也有干將埋在“宣春城北”的記載。古宣春城即漢蕪湖故城,明代蕪湖縣城東門名為宣春門,即由此而來。清康熙年間編纂的《太平府志》則記載道:“神山在縣東北九里,與赤鑄相連。《圖經》雲:‘干將淬劍於此’,上有磨劍池。”,此外,《吳越春秋》、《搜神記》、《晉書》、《列士傳》等文獻均有記載。後來,1926年10月,魯迅先生又將這段故事演繹成《鑄劍》一文,收入在《故事新篇》裡。從而使這個多少帶有點浪漫色彩的傳說家喻戶曉。莫邪又作“鏌鋣”、“莫耶”,或並稱“幹鏌”。

許多來過蕪湖的文人墨客均在他們的詩文中提及此事,北宋紹聖元年(公元1094年),詩人黃庭堅就曾攜家眷隱居在神山、赤鑄山一帶,時常訪古探幽,並寫下“讀書在赤鑄,風雪彌青蘿。汲綆愁水斷,樹酷怯路蹉。玉峰凝永珍,綠萼啄群螺;古劍摩空宇,寒光啟太阿。”這裡的“古劍”、“太阿”即指干將莫邪鑄劍一事。明代湯顯祖當年來蕪湖時也曾寫有一首《赤鑄山》,詩云:“干將昔此鑄芙蓉,風雨千年古上松。借問閶門騰虎氣,何如江上鎖蛟龍!”說的也是莫邪干將在蕪湖赤鑄山鑄劍之事。此外,還有明代王浹的《神山》:“地僻招提靜,雲凝時雨來,劍池仙蹟杳,流水暗生苔。”清代袁昶的《干將試劍泉》:“泉無一日竭,劍有千年鏽。喚良工淬治,光騰尚方宿。”當代孫文光的《蕪湖十詠·赤鑄青鋒》:“昔聞干將鑄芙蓉,淬劍池存識舊蹤。浩氣盪開新宇域,千山風雨嘯青鋒。”至於蕪湖的各種地方文獻,包括歷朝修撰的《蕪湖縣誌》,對莫邪干將在蕪湖鑄劍一事也均有詳細記載。如民國八年修纂的《蕪湖縣誌》就記載道:“干將墓在赤鑄山;大小火爐山之間鐵門檻相傳為干將鑄劍時設爐處。”

干將昔此鑄芙蓉,

風雨千年古上松。

借問閶門騰虎氣,

何如江上鎖蛟龍!

干將莫邪鑄劍遺址原來在這裡

據《吳越春秋》記載,“干將者,吳人也,與歐冶子同師……”(見《吳越春秋·闔閭內傳第四》)請干將鑄劍是吳王闔閭,此時位於吳國東南面的越國一直以吳國為敵國,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正是死於與越王勾踐的戰爭中,其後,公元前494年3月,新任吳王夫差又將越國打敗,將越王勾踐帶入吳國為僕,成語“臥薪嚐膽”就發生在這一時期。干將鑄劍可以肯定是發生於勾踐臣吳之前的事。綜合《春秋左傳集解》(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8月1版1印)、《吳越春秋》(嶽麓書社2006年8月1版1印)等新舊文獻資料記載,干將鑄劍的時間的上限應是在闔閭戰敗越王允常之後,下限應是闔閭再次發動對越國的戰爭中劍身亡之前,也即公元前510年至公元前496年的這十四年間。在這短短的十四年裡,吳王闔閭終於將吳國打造成一個超級強國,而闔閭本人也躋身“春秋五霸”的列行。直到公元前496年夫差當上吳王之前,蕪湖一直處於吳、楚兩國的交替統治下,正因如此,蕪湖才有“吳頭楚尾”之說,但蕪湖一地,卻從未被越國佔領過。而且,在公元前510年至公元前496年這十四年中,蕪湖正處於吳國的絕對統治之下。此外,在這十四年中,吳越兩國一直處於一種敵對狀態。伍子胥就曾對吳王闔閭諫言:“越在我,心腹之疾也。壤地同而有欲於我。”因此干將在蕪湖鑄劍就顯得順理成章了。

干將莫邪鑄劍遺址原來在這裡

干將莫邪選擇蕪湖作為鑄劍之地,還有一個重要原因,蕪湖附近冶煉的原料(鐵礦石)和輔助材料(石灰石)都非常豐富,而冶鐵所需的主要燃料木炭則可以透過青弋江、水陽江就近從皖南山區源源不斷地運來,使蕪湖古代的冶煉業早就名傳遐邇,從而有了“鐵到蕪湖自成鋼”的說法,遠近聞名的蕪湖“三刀”(菜刀、剪刀和剃頭刀)和鐵畫就是現成的例子。蕪湖境內富含優質鐵礦的山頭隨處可見,而且品種齊備,磁鐵礦、錳鐵礦等一應俱全,神山、赤鑄山,還有赭山,遠遠望去哪一座不是紅彤彤如烈日?所以《江南通志》雲:“赭山丹赤,郡名丹陽”,再加上鄰近的銅官山、南陵縣的銅礦,馬鞍山的鐵礦,都為莫邪干將在蕪湖鑄劍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干將莫邪鑄劍遺址原來在這裡

莫邪干將鑄劍已是兩千五百年前的事了,歷史在這裡已經沉睡得太久太久,上面履蓋的塵埃已經厚厚一層。值得慶幸的,這些鑄劍遺址幾乎還保持著原始的模樣,今天我們看到的淬劍池也罷、砥石、鐵門檻也罷,幾乎和當年黃庭堅、湯顯祖見到的一模一樣,若非要說有何不同的話,也許只是千百年來滄桑歲月打磨的印跡更深了,僅此而已。

———湯顯祖·《赤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