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為了把天安門看清楚,他設計了這款車

菜單

為了把天安門看清楚,他設計了這款車

導 讀

說起北京的1路公共汽車,人們親切的把它稱做“大1路”。又因為它行駛在首都的長安街上,途徑天安門廣場,尤其是第一次從外地來到北京的人們都願意乘坐它看看雄偉的天安門!車窗寬敞明亮,視野廣闊清晰。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設計,還得從設計師賈延良60幾年前的搭乘體驗說起。

接下來跟著《一起午餐吧》節目主持人吳勇,探訪賈延良賈老的家,聽他講講當時做為自己的畢業設計,中國首款大型柴油客車也是後來被用作“大一路”——BK651型客車誕生的故事。

為了把天安門看清楚,他設計了這款車

賈延良

為了把天安門看清楚,他設計了這款車

六十二年前,一位19歲的小夥子從齊齊哈爾考入了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建築裝飾系。初到北京的他難掩興奮之情,迫不及待地登上公共汽車想去看看總是映在腦海中的天安門,可當身高超過一米八的他坐上當時的公交車,卻並沒有把天安門看得那麼完整。從那時起,學設計的小夥子便立下了這樣一個目標,那就是設計一款能看得見天安門的公交車!這個小夥子便是後來國人為之自豪的紅旗CA770及後續CA774的造型設計者賈延良,也是他設計了BK651,那個曾經經過天安門的大公交。

立志:設計一款能看清天安門的公交車

為了把天安門看清楚,他設計了這款車

主持人吳勇來到中國汽車造型設計的開創者之一,紅旗CA770及後續至CA774的造型設計者賈延良賈老的家,聽他講講當時做為自己的畢業設計,中國首款大型柴油客車也是後來被用作“大一路”——BK651型客車誕生的故事。

已是耄耋之年的賈延良賈老,提起他人們自然會想到為國人自豪的的紅旗CA770及後續CA774的造型設計,鮮為人知的是,在此之前他還是我國第一款柴油大客車的造型設計者。有意思的是,就像不是所有人看到被熱氣頂起的水壺蓋都能發明蒸汽機一樣,這位中國客車造型第一人是從一次在公交車上不太舒服看天安門的經歷開始的。

為了把天安門看清楚,他設計了這款車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北京街頭上行駛的有限的一些進口公交車,圖為匈牙利生產的伊卡路斯客車。

1959年,19歲的賈延良從齊齊哈爾考入了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建築裝飾系。初到北京的他難掩興奮之情,迫不及待地登上公共汽車想親眼看看總是映在腦海中的天安門。可當身高超過一米八的賈延良坐上當時行駛在長安街上的公交車之後,卻並沒有完整的看到天安門。他站在車內淨高不到一米九的車廂裡,幾乎快碰到車頂,而更讓他沒有想到的是,當車行至天安門前,想透過車窗看一眼自己嚮往已久又近在眼前的天安門城樓的時候,低矮的車窗讓他不得不低頭彎腰歪著脖子往車外看,以這麼個難受的姿勢經過了天安門。

為了把天安門看清楚,他設計了這款車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北京街頭

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新中國工業才剛剛起步,公交車大都依靠有限進口或仿製改造開始。低著頭彎著腰歪著脖子,用這麼個難受的姿勢經過了天安門的乘車體驗讓賈延良從此立志,一定要設計一款車窗更大、車內空間更高,讓人們都能挺直腰板兒透亮地看到車外的世界,看得見天安門的大客車。

為了把天安門看清楚,他設計了這款車

BK651客車最初的設計圖紙

按照賈延良的設計初衷,這款客車的前風擋與前圍面積比例要達到50:50,即上下面積相等。由於製造工藝所限,未能達到這一理想水平,但最終BK651客車仍然在視覺上,給人以大氣、穩重的感覺。量產後的BK651前後風擋面積又有所增加,“額頭”高挑,更加美觀。BK651的造型風格也影響了此後二十多年的中國客車設計風潮,國內多款大型客車均以它的造型和塗裝作為改款方向。

為了把天安門看清楚,他設計了這款車

當時BK651型客車的定型照

學建築裝飾的他開始設計大客車

對於這樣一款大客車的設計,除了敞亮和寬大,還要美觀實用。出身設計專業的賈延良,在充分學習和深入理解中國傳統造型藝術的基礎上,設計出了這樣一個比同時期進口大客車還更為超前的外形。在這款車的的設計過程中,塗裝設計是與造型同步完成的,以紅、黃為主色調,當年的北京建築以灰牆灰瓦為主色環境中更為醒目與安全。

為了把天安門看清楚,他設計了這款車

BK651定型照的車右側

在當時從海外歸國的鄭可教授的指導支援下,學建築裝飾的賈延良開始為自己設計一款更寬敞大客車的理想一步步努力著。從1963年開始,賈延良手繪了三十個車身造型方案。在當年的中國汽車工業一片空白的情況下,工藝美院的師生們也根本沒有接觸過汽車設計過程中的油泥模型,就在這樣的條件下,賈延良就地取材,利用陶瓷系的陶泥手工製作以及木模型的基礎上再不斷完善直到1964年夏天,設計基本完成。

為了把天安門看清楚,他設計了這款車

賈延良在鄭可教授(左)的指導下以這樣一款寬敞明亮“看得見天安門”的公交車做為自己的畢業設計。

賈延良主動找到當時北京唯一一家大客車製造廠——北京汽車修理公司四廠,和廠裡的結構工程師一起商議,雖然以當時的工藝和材料水平,很難達到原本的設計要求,但大家還是決定在條件允許的範圍內適當改進車身結構,儘可能地放大車窗面積,以滿足他的設計。

為了把天安門看清楚,他設計了這款車

賈延良(左一)為自己設計一款更寬敞大客車理想的實現和工程師們一步步努力著。

BK651,滿分的畢業設計

賈延良BK651客車的設計在畢業的時候得了滿分,略為遺憾的是,當BK651開始打造樣車、試生產的時候,賈延良已經畢業,來到中國一汽參與到了紅旗系列轎車的設計工作。他雖沒有親眼見證自己的傑作變為成功的產品,便當他1978年再次回京,看到長安街“大一路”都是自己設計的客車和塗裝,感到無比的自豪。

為了把天安門看清楚,他設計了這款車

BK651做為公交“大一路”駛過天安門

為了把天安門看清楚,他設計了這款車

那時運營區間為“建國路至復興路”的“大一路”

BK651大型客車歷史

根據《北京志·市政卷》記載,截至1975年,BK651大型客車累計生產358輛,除作為公共交通運營車輛外,其中一部分客車曾援助坦尚尼亞。賈延良是中國汽車造型設計的開創者之一,BK651型客車的問世同樣也深深地影響著後來他參與的紅旗CA770及後續至CA774的造型設計。這便是一箇中國的設計師,對中國文化的深刻理解,才會有中國特色、民族特色的工業產品。

為了把天安門看清楚,他設計了這款車

在完成BK651型客車的畢業設計後,賈延良還沒有看到樣車便來到中國一汽開始了紅旗轎車系列的設計工作。

為了把天安門看清楚,他設計了這款車

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賈延良提到自己設計的第一款,也是中國首款大型柴油客車BK651,顯得格外興奮!

從寬敞透亮的BK651客車,到紅旗CA770等有民族特色的汽車造型,還是到後來國航飛機塗裝及內飾的設計,正是出於一位設計師內心深處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對中國文化的深刻理解,才會有真正被國人所稱道,被世界所認可的中國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