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劉向發明了豆腐之後,“吃豆腐”為何意思變了?

菜單

劉向發明了豆腐之後,“吃豆腐”為何意思變了?

豆腐是中國人發明的,發明者,乃西漢劉安也。

劉安是漢武帝的叔叔,正兒八經的劉皇叔。他曾經創作過哲學鉅著《淮南子》,是個不可多得的文學家兼政治家。大家耳熟能詳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便是出自《淮南子》。

劉向發明了豆腐之後,“吃豆腐”為何意思變了?

劉安不僅會寫文,而且還會發明豆腐,當然啦,他這樣的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兼劉皇叔,根本不用做飯的,家裡的廚子多得是,他發明豆腐純粹是發明創造過程中的偶然所得。

像秦始皇一樣,劉安也迷信長生不死之藥。秦始皇為了找藥,安排徐福去了日本,結果一無所獲。劉安吸取了秦始皇的教訓,不派人尋藥,而是自己在家搗鼓藥。

一次偶然,他從道長那裡求得製藥之法,於是按照秘方炮製神藥,先找來了黃豆,後又找來鹽滷、鉛、石膏等煉丹之物,經過七七四十九天的精心煉製,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了。

劉向發明了豆腐之後,“吃豆腐”為何意思變了?

第二天,劉安起了個大早,把老婆孩子都叫了起來,讓他們一同見證奇蹟時刻。劉安深吸一口氣,唸了三遍咒語“媽咪媽咪哄”,吹了口仙氣,喊了一聲“起!”

然後,劉安親自揭開了鍋蓋,只見一大鍋白呼呼、軟乎乎的塊狀東西出現了,眾人急忙湊上去看,齊齊吃驚道:“媽呀!丹藥不是圓圓的,顆粒狀的嗎?這怎麼是塊狀的啊?”

劉安解釋道:“別看形狀,看療效啊!”他親自嚐了一口,美味可口,然後令眾人也嚐嚐,眾人交口稱讚,好藥啊,好藥!

劉向發明了豆腐之後,“吃豆腐”為何意思變了?

劉安給神藥取了個名字叫做“菽乳”,百姓覺得這個名字不夠接地氣,就改了個名字叫“豆腐”。後來,豆腐名氣越來越大,成為了百姓家中的尋常食物了。

那麼,吃豆腐為何成了佔便宜的代名詞了呢?

當時豆腐是最時髦的美食。取一塊豆腐放入碗中,再加點調味醬汁,然後用小刀一邊劃成小塊一邊吃,既風雅又有趣,成為了當時最流行的吃法。

因為豆腐的受寵,坊間出現了大大小小的豆腐快餐店,店面開得多了,競爭的壓力就大了。這些小店為了招攬生意,就招來了身材火辣、衣著環保的美豔女子專門過來做豆腐。

劉向發明了豆腐之後,“吃豆腐”為何意思變了?

當然,這些美女做豆腐尚在其次,主要作用還是為了吸引男同胞的眼球,試想,一個美豔不可方物的妙齡女子嬌滴滴地對著你說:

“大爺,過來吃豆腐呀,我的豆腐可好吃啦,又白又軟又嫩,保管你吃完一次,還想吃第二次。”

你能受得了嗎?估計屁顛屁顛地久跑去了!

久而久之,吃豆腐成了佔便宜的代名詞。魯迅先生的《故鄉》中楊二嫂就是豆腐西施,憑藉過人的姿色,以及輕佻的性格,過來吃豆腐的人絡繹不絕。

估計,魯迅小時候也想吃豆腐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