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貴州銀行安順分行:"非遺振興貸"助推朵貝茶"黔貨出山"

菜單

貴州銀行安順分行:"非遺振興貸"助推朵貝茶"黔貨出山"

暮冬的普定,湖光山色水光瀲灩,山水景觀融為一體。近處的普定穿洞街道客商人來人往,遠處茶山間霧氣氤氳,好一派新型城鎮化氣象。安順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朵貝茶”拓展專案——“朵韻茗茶坊”,就坐落在這裡。

轉過街角,還未進門,“撲簌!撲簌!”的炒茶聲就傳進了筆者耳朵,空氣中飄著濃郁茶香。

貴州銀行安順分行:"非遺振興貸"助推朵貝茶"黔貨出山"

普定朵貝茶場。

走進朵韻茗茶坊,映入眼簾的是一箱箱包裝好的茶葉,一旁貨架上擺放著各式包裝精美的茶葉禮盒,三五名顧客正在挑茶品茶。

“‘朵貝茶’色澤翠綠、湯色黃綠明亮,香味濃郁,不起茶垢,深受新老顧客歡迎,每斤600-1600元之間的朵貝毛尖和朵貝翠芽尤其走俏。透過朋友圈、微信,主要銷往浙江、湖北、廣東、廣西、貴陽客戶,年銷售收入大約150萬元。”“朵韻茗茶坊”經營商馬穎開啟“話匣子”。殺青、揉捻、乾燥、焙茶提香……朵貝茶要經過四道工序製成,即使手藝嫻熟製茶人工作8小時也只能製作出6斤朵貝茶。“朵貝茶”是安順市級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案,也是普定縣地理標誌註冊商標。

貴州銀行安順分行:"非遺振興貸"助推朵貝茶"黔貨出山"

普定朵貝茶場。

“朵貝茶手工製作技藝在普定已經傳承數百年,我16歲在茶廠學習製茶,幹了17年。”看似文文弱弱的馬穎坐在高溫電炒鍋旁,雙手不停抖炒茶葉,靈巧的雙手一看就是幹活計的技藝人。

為更好地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案“朵貝茶”文化宣傳出去,2010年5月,馬穎在普定縣穿洞街道建起了一個古色古香的“朵韻茗茶坊”,供客人喝茶、品茶、買茶、聊天。

然而,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經營主體來說,沒有廠房、裝置抵押或相關企業擔保,缺少流動資金,生意總也做不大,馬穎也不例外。

2021年10月,為促進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振興和發展,提升非物質文化遺產行業的市場化和規模化水平,貴州銀行推出“非物質文化遺產振興貸款”,向普定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名錄小微企業叢集授信3000萬元。11月26日,馬穎的“朵韻茗茶坊”獲得10萬元授信,成為貴州銀行“非遺貸”首個受益的“朵貝茶”經營商。

“‘非物質文化遺產振興貸款’流程簡便、審批快速、利率優惠,讓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憑藉自己的技藝、資源和經營主體就能快速獲得短、小、頻、急的融資支援,單戶最高額度不超過50萬元,最長期限不超過5年,滿足經營週轉資金需求,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助力。”貴州銀行普定縣支行行長徐志軍介紹。

貴州銀行安順分行:"非遺振興貸"助推朵貝茶"黔貨出山"

普定朵貝茶場。

馬穎介紹,“現在客人多了,茶葉供不應求,從12月份開始,陸續進入茶葉銷售旺季。10萬元‘非遺振興貸’到賬,緩解了流動資金燃眉之急,就可以大量購進茶葉囤貨,或者向茶園和農戶收集茶青加工後進行銷售,提前搶抓即將到來的商機,把朵貝毛尖、朵貝翠芽、朵貝紅茶經營好,讓普定化處翠綠茶山變成金山銀山”。

說話間,馬穎開始進行“朵貝茶”手工製作中最關鍵一步“揉捻”。只見她將熱炒後的茶葉合抱手掌內揉搓,茶葉體型縮小,外形美觀,葉細胞損傷,茶汁擠溢附著在葉表面,誘發茶多酚香氣。將茶葉提升至果色“熟”時,再用砂鍋焙茶,高品質“朵貝毛尖”茶就出鍋了。

對馬穎來說,製茶售茶是一種生意,一種愛好,更是一種需要傳承發揚的製作技藝。有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振興貸款”的支援,馬穎對普定朵貝茶的“黔貨出山”路越走越遠充滿了信心。(文/ 譚飛芳 圖/ 普定縣融媒體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