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上海“五個新城”為什麼都有一個湖?

菜單

上海“五個新城”為什麼都有一個湖?

關心上海城市發展的人,大多知道一件事:上海要在嘉定、松江、青浦、奉賢和臨港地區建設“五個新城”。根據規劃,到2025年,“五個新城”常住人口總規模將達到360萬左右,所在區域的GDP總量達到1。1萬億元,在上海發展史上,這是難得一見的大手筆。

有意思的是,“五個新城”雖然區位不同、特點各異,但仔細研究每個新城的規劃會發現,“五個新城”卻有同一個建設思路:那就是以一個湖為核心,依次展開城市畫卷,配備生產、生活的各類要素。

“五個新城”五個湖,這是巧合,抑或是一種理念引領下的默契?某種程度上說,不懂湖光山色,就難以領略上海的新城之美。

(一)

上海“五個新城”的五個湖分別是:嘉定的遠香湖、松江的廣富林湖、青浦的夏陽湖、奉賢的金海湖和臨港的滴水湖。每個湖的名字都充滿了詩意,帶有靈性,每個湖也都有自己獨特的故事。

遠香湖是嘉定新城的核心景觀,是上海西部最大的人工湖。湖面形狀宛如一個上海的“海”字,和嘉定新城“上”字形的上海賽車場遙相呼應。上海保利大劇院,就在遠香湖旁邊,站在劇院觀景臺,可以到整個湖面和噴泉景觀。遠香湖的光景大道,上面還有透明玻璃道。很多人喜歡到這裡觀景,拍照。有人把遠香湖、嘉定區圖書館和保利大劇院稱為嘉定“三件套”。十四五規劃中,嘉定要把遠香湖打造為核心區裡面的核心圈,要把嘉定新城作為提高嘉定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載體來謀劃打造。

上海“五個新城”為什麼都有一個湖?

松江新城有這麼一個湖,看似波瀾不驚,實則激流暗湧,朝那水面拂一拂衣袖,也會帶起五千年的回聲,它就是——松江廣富林湖。還未進廣富林,便可從臨近街道看到一大片的水上之城,一個個屋簷“漂浮”於湖面。這就是廣富林文化展示館專案中的文化展示區。這裡包含文化交流中心、文化演藝中心和文化展示中心三個臨湖而建的建築,水沒屋簷,寓意廣富林文化隨著退去的湖水逐步展現在世人的面前。

上海“五個新城”為什麼都有一個湖?

明末清初,戰爭不斷,災害連連,江淮地區大量災民逃難到如今的上海西郊地區,開荒種田,搭棚定居。難民中有夏姓與楊姓兩個異姓弟兄到此定居,為經營黃沙的商人打工。後來這個地方被叫作“夏陽村”(楊與陽同音)。這裡有個夏陽湖,是青浦新城的中心,將重點培育文旅、商貿等核心功能。

上海“五個新城”為什麼都有一個湖?

金海湖是奉賢新城的核心景觀湖,佔地8。74平方公里,建成後將是上海第三大人工湖。秋季,金海湖4方平方米粉黛亂子草進入盛開期,1。8平方米百日草、波斯菊,7萬平方米硫華菊鋪滿大地,迷人粉色霧狀浪漫,美得令人窒息,彷彿置身夢幻童話世界。金海湖還有一個更響亮的名字“上海之魚”,俗稱“大金魚”。

上海“五個新城”為什麼都有一個湖?

一滴來自天上的水滴,落入大海,泛起層層漣漪,水滴落入處形成直徑為2。5公里、面積為5。66平方公里的滴水湖。它是目前國內最大的人工淡水湖。整個南匯新城依湖而建,體現出天人合一的理念。

上海“五個新城”為什麼都有一個湖?

毋庸諱言,建湖首先是建一個地標。或許有一天,這些湖會成為上海“五個新城”最著名的名片,成為一種標誌,就像西湖之於杭州,玄武湖之於南京、東湖之於武漢一樣。

(二)

其實,中國人愛湖樂水,是幾千年沿襲而來的傳統。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古人詩詞裡,最美的那部分常常與湖水有關。孔子在《論語》中有云:“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意思是:“智者像水一樣靈活變通,仁者像大山一樣堅守。”

追溯古老文明發展史,人類向來喜愛臨湖而居,擇水而憩。晨起,環湖漫步或小跑享受自然氣息;午後,拿上漁具邀三五好友湖邊垂釣;夜間,與愛人及心愛的寵物行至岸邊,聽聽水波的細語和蛙聲蟲鳴的交響樂。

上海“五個新城”為什麼都有一個湖?

上善若水,臨湖枕水的生活是不是別有一番滋味?當高樓遮住了遠方,眼前盡是車水馬龍、行色匆匆時,“與天地共生,親水岸以修身心”的湖居生活,成為人們的理想居住地。上海“五個新城”想要帶給人們的宜居生活,或許就是這樣一番圖景。

“五個新城”為什麼不約而同都建了一個湖?細細推敲便會發現,除了標誌性景觀需要外,生態環境應該是謀篇佈局者們首要考慮的問題。

古今中外,許多城市因為湖而增添了城市的別樣魅力,湖已經融入城市的經絡,成為支撐城市發展的無形精神靈魂。而稍作觀察便會發現,上海“五個新城”所在的區域均為河湖縱橫交錯的江南水鄉,有打造水綠生態系統的基礎,只要因勢利導,順勢而為,就能形成藍綠交織的生態大格局。

上海“五個新城”為什麼都有一個湖?

有了湖,“五個新城”還能提高城市韌性,構建全面系統防禦體系,提升新城應對洪澇、地震、風災等極端自然氣候影響方面的能力。水生植物、水域廊道、下沉式綠地等一塊塊海綿體在“五個新城”內植入,在提升城市景觀的同時,可以有效吸水,實現良性水迴圈,打造“城市之肺”。

湖的靜謐,孕育著城的繁華。湖像避風的港灣,讓所有人溫柔的駐足,內心得以片刻停留,為風雨奔波的都市人開闢一處心靈歸棲之所。毫無疑問,這是新城最大的競爭力和吸引力。

(三)

在《說文解字》裡,“湖,大陂也。從水胡聲”。而陂是池塘的意思,大陂者,就是大池塘。清代段玉裁在注《說文解字》時說,“池以鍾水。湖特鍾水之大者耳。”

湖與江河是不同的,江河奔流不息,逝者如斯,湖則納千萬川於一池,春水瀲灩,碧水藍天。聚,是湖最大的特色,也是新城的最大亮點。

事實上,“建新城”對上海人來說,不是一個新鮮名詞。作為大都市,上海在規劃建設歷史上一直有著疏解中心城區城市功能的目標。

上海“五個新城”為什麼都有一個湖?

而這次上海建“五個新城”,與歷史上任何一次新城建設都不同。為何這麼說?看看“五個新城”的定位便能知曉一二。“獨立的綜合性節點城市”,這是“嘉松青奉南”五個新城未來的建設目標。

具體點說,“獨立”就是“五個新城”不再是衛星城和郊區新城的定位,而是要集聚100萬左右常住人口,形成功能完備、能夠自給自足的獨立城市功能,既包括產業、交通、居住、公共服務等基本功能,也要凸顯各新城的特色功能。

綜合”是強調二三產融合發展,居住與交通、就業、公共服務、生態等功能聯動、空間統籌,實現產城融合、職住平衡,同時要形成良好的人居環境品質。

“節點”是指新城要構築區域輻射的綜合交通樞紐,在長三角區域城市網路中的能級和地位要進一步提升,成為全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上海服務輻射長三角的戰略支撐點。

上海“五個新城”為什麼都有一個湖?

很顯然,與一般的新城建設相比,上海此次提出建設“五個新城”,不再是簡單承接中心城人口和功能疏解,而是要把“五個新城”打造成為城市的次中心,成為連線上海主城區與長三角“近滬區域”的一道重要圈層,共同做實上海都市圈空間結構。

大手筆來源大視野和大格局。立足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來觀察,上海主城區需要扮演類似倫敦、紐約在各自城市群和都市圈中的角色,發揮著引領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和上海大都市圈發展的核心城市作用。“五個新城”的建設,就像是分別構造了五個次中心,如果它們的輻射和服務半徑能達到60公里,那上海都市圈的空間範圍和影響力將延伸至長三角更廣闊的區域。

由此可見,上海“五個新城”之所以稱其為“新”,更重要的還在於新的時代內涵,新的建設理念和新的功能定位。上海建新城,不僅僅是為了自己城市功能的疏解,更是為了長三角更大範圍的崛起。

(四)

既然要建設“獨立的綜合性節點城市”,那就離不開一個“聚”字。聚人氣,聚產業,聚服務,一個也不能少。

很多時候,新城常常變成“睡城”“空城”,人流潮汐式流動。說到底,這還是在“聚”字上出了問題,或是產業發展不足以支撐人口湧入,或是生活配套不足以滿足市民需要。

好在,上海建設“五個新城”很注重“匯聚”:

在教育領域,上海將根據新城人口變化趨勢,擴大優質教育供給,每個新城將至少有一所高職以上的高等教育機構或校區,打造由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領銜、覆蓋義務教育學校的示範性學區集團。

上海“五個新城”為什麼都有一個湖?

在醫療衛生方面,上海將推進第一人民醫院南部院區、瑞金醫院北部院區等新城醫院專案建設,實現每個新城至少有一家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或院區。

在文體旅遊領域,每個新城每年將舉辦不少於5次的市級以上文旅活動和體育賽事,人均公共文化設施建築面積達到0。25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3平方米。

在養老和社群服務領域,上海將因地制宜打造具有新城特色的一站式社群綜合服務品牌,推進15分鐘社群生活圈高質量覆蓋。

每個新城在產業空間上也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嘉定區的汽車產業,南匯新城的裝備製造產業,松江的G60走廊,青浦的民營經濟園區等,未來在產業鏈上新城能更好地進行整合以及分工。

湖以聚水,新城同樣需要聚人聚業。從這個角度看,“五個新城”有五個湖,也許不是偶然吧。

欄目主編:王志彥 文字編輯:王志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