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上海博物館閉館大修前,以一場“盛世芳華”受贈文物展與觀眾對話

菜單

上海博物館閉館大修前,以一場“盛世芳華”受贈文物展與觀眾對話

今年是上海博物館建館70週年。昨天,“盛世芳華——上海博物館受贈文物展”在上海博物館開幕,該展覽是為上海博物館建館以來舉辦的第33個受贈文物展。

上海博物館閉館大修前,以一場“盛世芳華”受贈文物展與觀眾對話

圖說:展覽海報 上海博物館供圖 (下同)

本次展覽匯聚195件/組受贈文物,涵蓋書畫、青銅、玉器、印章、竹刻、雕塑、陶瓷、錢幣等各個門類。其中,王安石《行書楞嚴經旨要卷》為王南屏、房淑嫣於1985年捐贈,摘錄《楞嚴經》中《觀世音發妙耳門》一節。該卷為王安石去世前一年親自校正《楞嚴經》經卷文字。卷後有南宋牟獻之、元王蒙、明項元汴等人題跋。曾經元陳惟寅、明項元汴、清安岐、曹溶等人收藏。

上海博物館閉館大修前,以一場“盛世芳華”受贈文物展與觀眾對話

圖說:展覽現場

小臣單觶為李蔭軒、邱輝於1979年捐贈,其腹內底有銘四行22字,記載成王平滅武庚叛亂,王師駐紮在成師,周公賞賜小臣單貝十朋,因茲鑄作此器。文彭“七十二峰深處”牙章為華篤安、毛明芬於1983年捐贈,為明代篆刻家文彭所篆。它是文彭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國文人篆刻史上的名品。吳王夫差盉為何鴻章於1996年捐贈,肩部有銘文12字,內容為:“吳王夫差吳金鑄女子之器吉”,即吳王夫差用青銅為一女子鑄器。夫差在位僅23年,目前所見存世遺物多為兵器(劍、矛)和鑑等,以往此盉未見流傳,彌足珍貴。沈周《臨戴文進謝安東山圖軸》為翁萬戈於2019年捐贈,本圖是沈周54歲時所作。此畫風格在他的作品中既是一件孤品,也是一件奇品,堪稱絕無僅有。

上海博物館閉館大修前,以一場“盛世芳華”受贈文物展與觀眾對話

圖說:展覽現場

截至2021年末,上海博物館館藏文物102萬餘件,所藏珍貴文物逾14萬件。館藏文物中有8。8萬多件來自各界人士捐贈,捐贈品約佔館藏文物總量的8。6%,館藏珍貴文物總量的23。6%。至今,上海博物館的捐贈者人數超過了800位,集體捐贈超過120家,接受捐贈的文物批次更是多達1200多次。

上海博物館受贈文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博成立之前。文物收藏者們透過捐贈的方式積極投身於新中國的文化建設。改革開放以來,許多藏家將其多年珍藏,包括落實政策返還的文物精品,慷慨地捐贈給上海博物館,極大地豐富了上博館藏,充實了藏品體系,並由此帶動了文物捐贈的第二個高潮。曾在上海生活過的海外華人也紛紛將其珍愛的文物捐贈給上海博物館。

上海博物館閉館大修前,以一場“盛世芳華”受贈文物展與觀眾對話

圖說:展覽現場

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表示,上海博物館東館建成開放已進入倒計時,人民廣場館舍將迎來建館後的首次閉館大修。因而“盛世芳華”所帶來的,是暫別前博物館與觀眾之間的一次深情對視,一番殷殷心語。今後在東館和完成大修的人民廣場館,各類捐贈的展陳仍將繼續。(新民晚報記者 樂夢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