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被譽為明清皇家第一陵的明孝陵,600年來從未被盜,這是為何呢?

菜單

被譽為明清皇家第一陵的明孝陵,600年來從未被盜,這是為何呢?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是一個極其特殊的人物,他原本只是一個平民百姓,在亂世之中靠著自己的能力迅速崛起,成為了國家的九五之尊。

窮苦出身的朱元璋,深知底層群眾的艱辛,在位期間一直反對鋪張浪費,經常懲治貪官。可是他去世之前,給自己修建的明孝陵,卻一反節儉的作風,先後動用10萬軍民,耗時25年時間,修建了一個佔地面積高達170多萬平方米的巨大陵墓。

被譽為明清皇家第一陵的明孝陵,600年來從未被盜,這是為何呢?

這是中國境內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墓之一,它依照宋代陵墓依山為陵的制度,與自然環境結合在一起,既沒有過度影響周邊生態環境,又彰顯了皇室的威嚴。

很多人認為,朱元璋作為明朝的開國皇帝,就算是再怎麼提倡節儉,其陵墓中肯定還會放置大量的奇珍異寶,可是這個被譽為明清皇家第一陵的明孝陵,600多年從未被盜掘,這是為何呢?

在修建陵墓之時,朱元璋特別重視安全問題,他選擇的獨龍阜,本身就是一個極其堅固的山。在正式修建的時候,它沒有像其他皇陵一樣,只是簡單挖個洞進行封存,而是橫向鑿進山體,把山內部掏空,在裡面鑲嵌了一個巨大的陵墓建築,堅固程度遠遠超過其他皇陵。

被譽為明清皇家第一陵的明孝陵,600年來從未被盜,這是為何呢?

此外明孝陵的墓道設計,也比較特殊,沒有按照常規的居中建造方式,而是偏向一旁。

在下葬之時,朱元璋的後人,為避免別人發現墓道的大概方向,安排了13隊人抬棺,浩浩蕩蕩地從京城出發,前往郊區進行埋葬。

這種真假混合的下葬方式,極大地擾亂了旁人的視線,也有效隱藏了明孝陵墓道的真實方位。

在找不到墓道方位的情況下,想要挖開山體,對明孝陵進行挖掘,在沒有高科技武器的古代,簡直是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被譽為明清皇家第一陵的明孝陵,600年來從未被盜,這是為何呢?

除了本身比較堅固之外,明孝陵外圍的設計,也非常巧妙。負責修建陵墓的人,專門找來了一大堆鵝卵石,鋪在陵墓附近,如果有盜墓賊在明孝陵周圍進行挖掘的話,這些鵝卵石會像流沙一樣,從四面八方滾落下來,迅速把坑洞填滿。

也就是說,這些鵝卵石就像攔路虎一樣,會不斷阻擋盜墓賊的挖掘。退一步來說,即便是盜墓賊解決了鵝卵石滾落的問題。山體本身的堅固,也會讓盜墓賊無功而返。

此外,明清兩朝對明孝陵的保護政策,也是震懾盜墓賊的有效手段。在明朝時,不管哪任皇帝,都對明孝陵特別重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會安排大量的人,到明孝陵周邊駐紮,以免此地遭到破壞。4清朝入

被譽為明清皇家第一陵的明孝陵,600年來從未被盜,這是為何呢?

主中原時,雖然兵強馬壯,但是其人數卻相當稀少,並不足以徹底掌控整個華夏大地。

從整體的角度來看,在國內還是以漢族同胞為主。為穩固自身的權利和地位,清朝統治者入關中原後,開始不斷安撫國內百姓,試圖緩解民族矛盾。

在這種時代背景下,清朝皇帝多次下令保護明孝陵,打著保護前朝帝王的名義,削弱國內百姓的反抗情緒。

被譽為明清皇家第一陵的明孝陵,600年來從未被盜,這是為何呢?

尤其是康熙上位以後,多次來明孝陵祭拜。客觀來說,清朝皇帝們對明孝陵的保護,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種表面作秀。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作秀一般的手段,確實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明孝陵,使之沒有遭到嚴重破壞。

到了民國時期,整個國家亂作一團,確實有些人試圖打明孝陵的主意,想用炸藥等武器挖開明孝陵,取出裡面的奇珍異寶充實軍費。在這種時代氛圍中,如果沒有人保護明孝陵的話,它確實有可能遭到極大的破壞。

幸好身為國家功臣的孫中山先生,在掌握巨大權力和崇高地位時,親自帶人到明孝陵祭拜,對前人表示敬意。

被譽為明清皇家第一陵的明孝陵,600年來從未被盜,這是為何呢?

他的這一行為,又一次拔高了明孝陵的社會地位,也震懾了那些企圖破壞明孝陵的軍閥。

新中國成立之後,明孝陵很快就被國家認定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得到了有關部門的系統護理。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整個明孝陵基本儲存完整。只有外圍的一些木質建築,因為風雨的腐蝕,受到了一些破壞,不過這並不影響明孝陵的整體宏偉程度。

被譽為明清皇家第一陵的明孝陵,600年來從未被盜,這是為何呢?

我們都知道,在新中國成立之後,曾有一段考古熱潮,很多舊時代的陵墓,在這一階段遭到了挖掘。

比如萬曆皇帝的墓地,便因為學者郭沫若等人的強烈要求遭到挖掘。那麼,明孝陵為何沒被挖掘呢?

一方面是因為,明孝陵構造特殊,不容易被挖掘。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國家後來頒佈了一項規定,以保護為主,搶救為輔,在帝王陵墓沒有遭到破壞時,儘可能維護現狀,不對其進行考古挖掘。

被譽為明清皇家第一陵的明孝陵,600年來從未被盜,這是為何呢?

如今考古專家雖然仍在對明孝陵進行研究,但是並不會對整個陵墓造成太大破壞,因為專家們使用的是精密磁測等高科技儀器,能在不破壞陵墓整體結構的情況下,進行勘探工作。

考古專家用儀器進行分析後,得出了一個結論,明孝陵地宮建築面積,大約是4000多平方米,其規模相當於定陵地宮的三倍,可以說是相當龐大。

因此,考古專家一直對明孝陵特別好奇,希望知道其內部的廬山真面目,不過國家的規定,始終都沒有改變,考古專家哪怕是再好奇,也不敢違背國家的規定,擅自進行挖掘。

被譽為明清皇家第一陵的明孝陵,600年來從未被盜,這是為何呢?

值得一提的是,新中國成立之後,國家雖然對彈藥有明確的法律管制,不允許百姓使用違禁品,可是那些利益至上的犯罪分子,還是透過部分渠道得到了一些彈藥。

這些人有一定機會對明孝陵造成破壞,他們之所以沒有行動,主要是因為明孝陵距離南京實在太近了。

被譽為明清皇家第一陵的明孝陵,600年來從未被盜,這是為何呢?

稍微有一些大的動靜,南京的群眾和幹部,就會立刻知曉。因此,哪怕是再貪圖利益的壞人,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對明孝陵進行破壞。

明孝陵歷經600年風風雨雨,被儲存至今,如今已經成了中國最寶貴的歷史財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