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無錫惠山陸墟橋的由來

菜單

無錫惠山陸墟橋的由來

“陸墟”之稱,早在晉代宜興斬蛟龍的周處所寫的《風土記》裡就有,記載為“陸墟市”。

無錫惠山陸墟橋的由來

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無錫置縣,有個大夫陸端帶了幾個隨從,視察無錫縣境,從太湖到惠山,從梅里到安陽侯封地,一路看來,發現安陽山光禿禿,好似癩痢頭。爬上山頂,發現一泓水池,廣3丈,深丈餘,連連讚口不已:“在此平原之中, 孤峰獨立,八面威風。山頂竟有此水池!”於是給水池題名為“龍湫”。陸端在龍湫附近,注視著山石,發現這些山石渾然一體,軟硬適中,適宜琢磨成器,只要有能工巧匠,定能打鑿出好的器物來。

陸端住了下來,找來村中長老,問:“有無打鐵的?”長老找來了鐵匠。在陸端的指教下,鐵匠打出了鑿石用的榔頭、鐵釺、鐵鑿和楔子。

一天,陸端囑隨從帶了酒餚、香燭,親自來到山麓南面的空曠地上,與地方長老一起祭了山神。祭過山神,又帶著村中巧匠,拿著規矩、鑿石鐵器,來到山頂龍湫旁的大石處,教他們如何把山石從連片的石頭上取下來,如何製作石臼、石磨。很快,匠人們掌握了鑿石技術。

無錫惠山陸墟橋的由來

幾天下來,石臼、石磨被製作完成,匠人們從山頂將它們抬了下來,陸端高興地看著,說:“你們就如此打鑿, 要打鑿出許多來,除你們用來舂米磨粉外,我還可以給你們推廣到別處去。”從此以後,陽山石器運銷江東數州。在2000多年的農耕時代裡,對江東地區的人民生活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些石器,由安陽山南面的南邗溝轉運出去。南邗溝的轉運處,形成了集市,後人以陸端之姓名市,稱之為“陸墟市”。那南邗溝也被稱為“陸墟港”。

以後,為便利石器從山上運出,陸區百姓又開挖了陸墟港通往陽山腳下的一條河道,名大成河。大成河入陸墟港的入口處,在宋寶慶三年( 公元1227年),有個叫陸燦的人,建造了一座用陽山石構建的單孔石拱橋,以“陸墟”名之。該橋長11。4米,橋垛寬2。2米,背寬1。8米,去石護欄淨寬1。4米,跨徑3。4米,兩端石級各11級,拱系縱聯分節並列式結構。橋兩邊石護欄為八根石柱,每根石柱上各有一字,組成“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橋南北有橋聯,南側上聯為“茅村雞聲微聞欽乃”,下聯已經風化不清。北側上下聯是“雁齒雲排紅迷桃岸,鴨頭春漲綠漫柳堤”。

陸墟橋歷經滄桑,已近800年,經明清兩代修建,始建及修建都有銘文。連續三次有銘文的古橋樑在無錫地區尚屬首例。2004年,又經整修,被列入無錫市文物保護單位。

無錫惠山陸墟橋的由來

“陸墟”之名,因“區”“墟” 兩音相近,漸以“陸區”用之。陸區橋不但是橋名,更是一個鄉鎮行政板塊代名詞,在無錫城區、常州、宜興一帶更是被稱為“陽山陸區橋”。1000多年來,陸區市鎮因出石器而享有盛名,清咸豐年間的一場戰火,把陸區街的房屋燒盡,戰後又漸恢復,街道用金山石鋪設,形成一條300多米的石板路。改革開放後,擴建新市鎮,原老街的石板路尚儲存完好,將作為不可移動文物予以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