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隋文帝詔封醫巫閭山為北方鎮山——顯示收復遼東故地的決心

菜單

隋文帝詔封醫巫閭山為北方鎮山——顯示收復遼東故地的決心

提 要

鎮山文化是中國重要的傳統文化之一,醫巫閭山雖然成為鎮山已有四千多年,但其代表著國家北方鎮山的歷史卻要從隋朝算起。隋文帝楊堅詔封醫巫閭山為北鎮山,並立閭山祠。這一決定不僅表明隋朝承襲漢制,尊崇古禮,以漢制治理天下,更顯示了隋文帝對收復遼東故地的決心。閭山祠和醫巫閭山也成為隋王朝東北邊地的漢文化標識之一。

隋宣示以漢制治理天下

春節前,朝陽市文物管理辦公室原主任孫國平、朝陽市史志辦副主任王文祥邀請記者一同前往朝陽鳳凰山,尋找隋唐舊跡——閭山祠。

據史料記載,閭山祠修建於隋文帝時期,位置就在鳳凰山的某處。孫國平帶領記者一行來到山頂一平坦處,說:“這裡有可能是閭山祠的位置,但需要考古調查才能確定。”

尋找的閭山祠和北鎮的醫巫閭山有關聯。《隋書》記載,公元581年,楊堅稱帝,史稱隋文帝。他勵精圖治,結束了東漢末年以來300多年的分裂局面,完成了國家統一。開皇十四年(594年)閏十月,隋文帝祭封天下四大鎮山:東鎮沂山,南鎮會稽山,北鎮閭山,冀州鎮霍山,並就山立祠。

學者認為,隋文帝祭封鎮山的主要目的有兩個:一是表明鎮山範圍內的疆域為隋之領土;二是向天下人,特別是剛剛統一歸附的南方漢人表明,隋是漢人建立的王朝,祭封天下鎮山是承襲漢制,隋要以漢制治理國家。

“隋代的北鎮閭山,即是現在的醫巫閭山。”孫國平說。

由於當時的醫巫閭山一帶被契丹、奚等部族控制,隋朝在東北的實際管轄範圍只到今朝陽一帶。於是,隋文帝派人在朝陽尋找合適的山就山立祠,望祭醫巫閭山。經過細緻的勘測,隋文帝覺得龍山(今朝陽鳳凰山)距離醫巫閭山遠近適宜,山勢地貌又與醫巫閭山相近,故決定在龍山建立“閭山祠”。傳說,隋文帝曾到閭山祠舉行祭山儀式。隋煬帝楊廣在3次東征時,也曾到閭山祠祭祀。

唐貞觀十八年(644年),唐太宗李世民東征,645年回師。他到達柳城(今朝陽市)時,下詔將陣亡士卒的骸骨統一集中到柳城東南閭山祠對面的大片荒地掩埋,並在閭山祠作文祭奠。

考古學家王綿厚告訴記者,繼承漢制的王朝,歷朝歷代都對鎮山進行祭祀。隋文帝楊堅是漢人,但他是從北周宇文氏手中取得政權,而宇文氏是鮮卑人。為了向天下人表明自己承襲漢制,隋文帝急於在北方異地立祠祭祀醫巫閭山,宣揚漢文化。所以閭山祠不僅是漢文化在東北邊地的標識之一,同時也顯示隋王朝要收復遼東故地的決心。

醫巫閭山稱北鎮山自隋文帝開始

鎮山文化是中國重要的傳統文化,始於虞舜時期,為歷代統治者所尊崇,貫穿了中華民族的整個歷史。

對於醫巫閭山,古文獻也有記載。《周禮》記載:“東北曰幽州,其山鎮曰醫巫閭。”文中的“東北”是指幽州在冀州的東北方向。《古今圖書整合》記載:“舜即位分冀之東北醫巫閭之地為幽州,於時分州十二,各封一山,以為一州之鎮,醫巫閭山即為幽州之鎮。”由此算起,醫巫閭山被封為鎮山已經有4000多年,周代和漢代沿用“升柴望祭山川之制”。

隋統一中國後,隋文帝不再滿足於望祭,而是正式詔封鎮山,並建立神祠。《隋書》記載,當時的鎮山均是某州的鎮山,沒有明確方位,自隋文帝開皇十四年開始,“醫巫閭山”與“北鎮”聯絡在了一起,合稱“北鎮醫巫閭山”。此時,醫巫閭山才明確成為華夏大地的北方鎮山。

唐代,唐玄宗加封醫巫閭山為廣寧公,是歷史上對鎮山的首次封爵。“廣寧”體現了封建統治者希望地處東北的邊疆地區安定、安寧的願景。從此,北鎮被稱為廣寧城。

宋代,醫巫閭山在遼的管轄範圍內,但宋朝皇帝仍對其進行加封並年年望祭,而且還封了王。《宋史》記載:“北宋元豐八年(1085年)……北鎮醫巫閭山封廣寧王。”每當到立冬日,宋人便在北嶽恆山祭祀,同時在北嶽廟望祭醫巫閭山:“立冬祀北嶽恆山、北鎮醫巫閭山於定州,北鎮就北嶽廟望祭。”

在宋人祭祀醫巫閭山的詩文中,可以找到“兼福我民,食哉具宜”的詩句。詩文大意說醫巫閭山雖不在宋境,卻也佑護著宋王朝子民,所以要禮敬祭祀。更深一層的意義則是,即使由於各種原因使北鎮暫時未能納入中原政權的屬地,卻也仍是中原王權的一個傳統象徵。

明代,明太祖朱元璋一舉打破了歷朝歷代對於鎮山祭封的傳統,去掉了之前各朝代對鎮山所封名號,直接詔封五鎮山為神。醫巫閭山即為醫巫閭山之神,立一塊大明詔旨碑以記錄此事,但因元朝殘餘勢力控制遼西地區,所以明朝仍採用望祭的辦法,大明詔旨碑也未能立在北鎮廟。

從五帝時代起,醫巫閭山成為鎮山,已歷4000餘年,幾乎貫穿了中華民族的整個歷史程序。“鎮山文化不斷集聚著歷朝歷代的各種文化元素,歷朝歷代對鎮嶽之山或帝王親祭,或異地望祭,或遣官致祭,封禪祭祀活動從未間斷,並不因朝代的更替而終止。”王綿厚說。

醫巫閭山一帶曾生活多個民族

歷史上,多個民族在醫巫閭山一帶留下足跡,他們之間不斷融合,為各自注入新的文化基因,使這一地區的文化始終處於相互碰撞、融合的過程之中,最終形成了以漢族文化為主體、遊牧民族特色鮮明的文化。

北鎮醫巫閭山是唯一位於中原政權邊陲之地的鎮山,而崛起於北方的少數民族政權也將這座鎮山視作本民族的神山聖地。最典型的體現是契丹族。在遼代,醫巫閭山的地位最高,甚至成為皇家陵區。於是醫巫閭山擁有了空前的政治地位,歷代皇帝均頻繁巡幸醫巫閭山,多達34次。史料載,遼聖宗統和十三年(995年)修建鎮山神廟,即北鎮廟。

清崛起於東北大地,因而對醫巫閭山的尊崇尤勝歷朝歷代,清朝皇帝甚至認為醫巫閭山是其發跡之地,王氣環繞。

在清朝皇帝東巡祭祖的過程中,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五帝共11次到過醫巫閭山。乾隆、嘉慶、道光先後6次親謁北鎮廟,祭祀北鎮醫巫閭山,另有一次是雍親王代康熙皇帝祭祀醫巫閭山。

其中,乾隆來到北鎮廟祭祀的次數最多,共3次。第三次是在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乾隆已73歲高齡,當時場面十分隆重,乾隆著龍袍袞服,行二跪六拜禮。

“從考古學上來看,醫巫閭山正處於不同文化的交界地區。考古發現,在醫巫閭山向東北延伸的餘脈地帶,經常有兩種不同文化因素在聚落和墓葬中共存。”考古學家郭大順告訴記者,醫巫閭山地區發現兩元性的文化現象十分重要,表明醫巫閭山就是先秦時期在遼西地區活動的商族人與在遼東地區活動的肅慎先人分界和交往之地,從而形成東北地區民族文化的活動以醫巫閭山為界的基本格局,從此,東北地區諸民族都是在這一基本格局前提下進行活動的。

在這一關乎中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形成的歷史程序中,醫巫閭山始終是諸多民族往來遷徙的必經通道。考古文物證實,醫巫閭山作為遼西與遼東的界山,在東北地區歷史發展過程中曾相當活躍,是中華大地上多種文化交融的重要區域之一。

醫巫閭山從隋代開始被歷代王朝封為北方鎮山,遼代選山設陵將醫巫閭山當作遼王朝一個重點活動地區,與醫巫閭山在先秦時期作為文化分界線的地位不能說沒有關係。

手記:鎮山文化核心是祈福

民族文化的逐步融合,為醫巫閭山的鎮山文化不斷注入新的基因,使之成為多元文化的結合體。

從時間上看,鎮山文化是一個整體的歷史概念,包括從古至今漫長的歷史程序;從空間看,鎮山文化的空間範圍涵蓋醫巫閭山周邊地區。

從歷史上看,醫巫閭山是遊牧民族與漢族雜居之地,也是中原政權與北方遊牧民族建立的政權爭奪之地。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說,鎮山文化的核心內涵則是祈福文化。歷朝歷代對醫巫閭山的持續尊崇與祭祀,永遠也繞不過的一個目的就是祈福,現代人對醫巫閭山鎮山文化的理解,也多是出於祈福的心願。

關於福的內涵,《尚書·洪範》記載:“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終命。”這裡將福歸結為五個方面,即長壽、富貴、健康平安、有美德、善終。這是中國人對“福”的內涵最早的解釋。

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對幸福的追求,已使福文化深入人心,福已成為一切美好事物的集合體,形成了具有豐富內容的福文化體系。祈福體現的是一種良好願望,是一種心靈寄託。而一個地方是否是祈福聖地,關鍵看它是否具備祈福聖地的條件併為外界和民眾所認可。長期以來醫巫閭山始終是一座歷史名山、文化名山、風景名山的綜合體,作為北方鎮山,醫巫閭山又受到歷朝歷代的祭祀、尊崇,是古時國家級的祈福場所。國家在此祈福,保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福澤天下。所以醫巫閭山被稱為祈福聖地,可謂實至名歸。(記者 王巖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