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憶起周慧珺老師一次次策劃和參與的當代“蘭亭雅集”

菜單

憶起周慧珺老師一次次策劃和參與的當代“蘭亭雅集”

摘要:周老師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藝術觀念,深深根植於我的內心……

憶起周慧珺老師一次次策劃和參與的當代“蘭亭雅集”

一日為師,終身不忘。周慧珺老師之於我,可謂師恩浩蕩。高懸於寒舍客廳的一幅四尺整紙楷書《蘭亭集序》,為周老師63歲時的手筆。這幅作品,或篆隸、或魏碑、或唐楷,兼具行書筆法,更見“書為心畫”之超然,寬博自如、瀟灑脫俗,多年來與我朝夕相處。

這件墨寶是周老師多年前贈予我的,是一位和藹可親的藝術長輩對我這名初涉藝海的學徒的真切鼓勵。

記得2002年大年初一上午,我按慣例攜全家登門給周老師拜年。我們一家三口剛進門,周老師就徑直步入書房,取來這件作品,一邊交到我手中,一邊親切地說道:“我送你這幅字,就算是鼓勵吧!”

憶起周慧珺老師一次次策劃和參與的當代“蘭亭雅集”

周慧珺老師賜予作者的墨寶

我初次見到周老師,還是20世紀70年代。1975年,我高中畢業後分配進入上海市文化局,經“五七幹校”勞動鍛鍊後再進入上海中國畫院工作。作為一個小青工,我有機會與眾多書畫名家一起開會、學習,聆聽他們的高論,實為有幸。當時,周老師作為專家人才從上海塑膠研究所調入畫院,成為專業創作人員。她的一本行書字帖《魯迅詩歌選》正風靡全國,我“近水樓臺先得月”,惶恐地與周老師相約,走進她的創作室求教。那天,我挑選了一些自認為比較“像樣”的臨摹習字帶去,周老師仔細看過後,在我的習作旁示範如何入筆、用腕、調鋒,詳細地向我一一交代要領。臨別時,她還親切地承諾:“咱們是同事,學習上有問題,可以隨時來找我!”

認好“師門”,我的學藝從此踏上了正軌。儘管周老師關照可以隨時找她,但我也深知她創作繁忙,不可輕易“打攪”。為此,我想方設法主動幫她分擔一些雜事,自然也增加了親近她的機會。當時我最開心的就是幫周老師跑郵局、領稿費,不斷同時亮出老師和我的工作證,幾次下來,我在郵局也成了“熟面孔”,我也樂在其中。就這樣,大約每過兩週,我就拿著自己的習作,請周老師點評作業,每次我都注意聆聽、細緻觀察,領會老師的示範動作。尤其是老師握筆出手時,肘腕齊力一起帶動,筆畫結構更見開張,這一點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刻。

看著我越寫越帶勁,還有些“忘乎所以”,有一天,周老師忽然嚴肅地告誡我:“滬林啊,不要整天陶醉於練字,趁你還年輕,要多讀一點書,宜注重字外修養!如果人到中年再讀書,效果就大不如前了。”德藝雙馨的周老師一向注重人品與修養。她曾多次講起古人成功的緣由,諸如王羲之、顏真卿、蘇東坡,他們都詩書滿腹、多才多藝,方能一領風騷,而書法正是綜合體現一個人的學識、個性和抱負。一番金玉良言深深啟發了我。

幸得周老師指點,我嚐到了學習傳統文化提升自我的甜頭,一鼓作氣去攻讀了大學文學專業。之後,單位安排我在畫院資料室這個富有學術氣息之處工作。那時,周老師只要來上班,便喜歡與同事和朋友到資料室來敘談、交流。每逢此時,我都會做一個“有心人”。我用心觀察,將老師們各自喜愛的課題資料逐一整理出來,以便他們“隨到隨看”。久而久之,畫院資料室一度成為書畫家們的“蘭亭雅集”所在,領導們也喜歡把會議安排到這裡舉行,認為這裡具有輕鬆、活躍的學術氛圍。而我也在不知不覺中提升了藝術修養。

有一次,因創研室同仁的共同願望,畫院特地安排在資料室裡由周老師進行一場書法專題講座。一清早,周老師就將自己家中的資料帶來,開始分析古人的經典作品,從理論到實踐,深入淺出地講解。周老師認為藝術必須打通,“觸類旁通”尤為重要,只有廣收博取、熔鑄南北,走碑帖結合的道路,才能求其大成。她還強調應該將帖學中的“圓筆”和碑學中的“方筆”結合起來,這樣結字更見挺拔、結構疏朗有致、用筆更具灑脫,也更有助於對整體氣韻的營造,產生行雲流水的感覺。她以“海上畫派”先驅趙之謙為例——趙之謙在通曉碑學之後,結合帖學又很好地走出一條行草的路,正所謂“書畫同源”,其書法作品十分耐看。周老師還說,好的書法作品線條都是富有生命力的,線條末端都是向上的,如同樹幹藤枝發芽,都展現著勃勃生機……一番講解,令眾人大受啟發。

不少書畫界前輩都愛來資料室,而我因工作關係也有幸到過程十發、謝稚柳、劉旦宅等老先生的府上造訪,他們見到我都會侃侃而談。周老師得知後很高興,囑咐我要好好珍惜這些學習的機會。而我也感受到,老先生們也對我這個“周慧珺弟子”投以讚許的目光,雖然當時周老師與他們相比尚年輕,但他們都對她讚賞有加。尤其是謝稚柳老先生,曾不止一次對我談及周老師的書法,稱讚其用筆圓潤靈動,頗有神韻;陳佩秋先生更極力支援周老師出任上海市書法家協會主席,她還約我一同登門探訪周老師,兩人見面後相談甚歡……

擔任書協主席後,周老師更忙了,但她總是不忘關心老會員。有一次,她駕著助動車,我騎著腳踏車,陪同她前去慰問書畫篆刻名家葉露淵先生。一進門,周老師第一句話便讓人欣喜:“姜,我看還是老的辣!”這句話把葉老“逗”得很開心,臨別時他還依依不捨地念叨:“慧珺啊,咱關起門,再聊一會兒吧……”

憶起周慧珺老師一次次策劃和參與的當代“蘭亭雅集”

作者(右一)上門探望周老師

後來,周老師由於健康原因不能頻頻出席大型活動,但她希望每次活動都能留下有益的資料並得到推廣,分享給更多人。比如上海中國畫院每年的迎春畫展後,她就會和大家一起對展品一件件加以點評。她發現有些書法家的畫畫水準不亞於專業畫家,原因在於金石書法的功底及品位追求所致,往往就此細加評論,對事不對人地暢談一番。她主張,藝術交流要多一些沙龍式的切磋,都應各抒己見,互補式地暢談,這有助於開闊藝術思路。

在她主持書協工作後不久,書協就在上海圖書館舉辦了一場“上海書壇的創作與欣賞辯論會”,周老師親自主持辯論會,請劉小晴和郭適權作為代表發表各自不同觀點的演講並展開辯論,從而引發與會者開展大討論。這也是海上書壇數十年來首度出現的熱議景象。此外,周老師還親筆題鑑,組織並出版了《上海書法通訊》,讓會員們有了及時掌握書壇動態、資訊和資源的渠道,增強了振興海上書壇的參與意識。

我喜歡京劇,回想起周老師之所以同樣鼓勵我唱好京劇,其中緣由也正是與書法相關。周老師主持書協工作期間,組織了大量交流活動,可謂推動了南北書法界的學術互動。例如,她組織海派書壇名家編成一套《海派代表書法家系列作品集》大型叢書。例如,她策劃的《海派書法晉京展》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各界人士紛至沓來觀展。在這次影響廣泛的活動中,北京的戲劇名家們得知上海來的藝術家們也喜歡京劇,便特意邀請周老師與陳佩秋先生等一起出席午宴,我也有幸陪同。午餐後又舉行堂會,“譚家門”的譚孝曾夫婦等,在大樂隊的伴奏下登臺獻唱。周老師格外開心,她說:“我們搞書法的,就是要和國粹京劇多一些聯絡,‘跨界’的好處,是要借鑑京劇中正平和的審美、因陋就簡的原則、個體性靈的彰顯,以及動與靜結合、精氣神息息相通,這些藝術審美品格都能豐富書法的表現力。”一席諄諄教誨,令我印象深刻。

我想,這一次盛會,何嘗不是另一次藝術共融的當代“蘭亭雅集”?周老師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藝術觀念,更是深深根植於我的內心……

憶起周慧珺老師一次次策劃和參與的當代“蘭亭雅集”

與老師們的合影

(自左至右:前排為陳佩秋、周慧珺、作者;後排為龐沐蘭、王佩瑜)

欄目主編:黃瑋

文字編輯:欒吟之

題圖來源:1985年,周老師在上海中國畫院揮毫

本文圖片均由作者提供

【來源:上觀新聞】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