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竇漪房並非歷史上唯一“竇太后”,東漢二女,亦是權傾一時的人物

菜單

竇漪房並非歷史上唯一“竇太后”,東漢二女,亦是權傾一時的人物

西漢的竇漪房,雖然是最著名的“竇太后”,但是“竇太后”三個字卻並非是她的專屬名詞,因為在漢朝的“竇太后”並非只有竇漪房一人,而是三人。

竇漪房是西漢的竇太后,而另外兩位則是東漢的竇太后,一位是漢章帝的章德竇皇后(漢和帝時期的竇太后),另一位是東漢桓帝竇皇后竇妙(漢靈帝時期的竇太后)。

竇漪房並非歷史上唯一“竇太后”,東漢二女,亦是權傾一時的人物

雖然她們並不是同時期的人物,但是從她們的姓氏來看,難道她們存在某種血緣關係嗎?沒錯,她們都是親戚。

竇漪房雖然出身低微,但是隨著她的崛起,她們竇家也因此得到空前的壯大,成為漢朝的外戚貴族,而竇漪房的哥哥竇長君、弟弟竇廣國一脈也都紛紛發展為枝繁葉茂的大家族。

竇廣國的七世孫名為竇融,竇融便是漢章帝章德竇皇后的曾祖父,同時,竇融的玄孫名為竇武,竇融的女兒便是東漢桓帝竇皇后竇妙。

也就是說,東漢的兩位竇太后,都是西漢竇漪房弟弟竇廣國的後人,她們都來自竇家一脈,可見竇漪房經營起來的竇家,對西東兩漢的影響力極為深遠。

竇漪房並非歷史上唯一“竇太后”,東漢二女,亦是權傾一時的人物

如果說三位竇太后有什麼共同點,那便是她們三人都“干政”,但是她們都不是為一己之私而追求權力,而是為漢朝江山,環境使然的情況下,干預政事,總體來講,還是對漢朝的利大於弊。

鑑於竇漪房大家都比較瞭解,今天主要說一下東漢的兩位竇太后,後文成為章德竇後和桓思竇後。

有的讀者朋友會認為三位竇太后重用外戚,此舉威脅漢朝廷的皇權。其實不然,皇帝重用劉氏族人,與太后重用外戚是一回事兒,都是重用與自己關係親密的人。

但是此舉並非就是亂朝政的根源,比如章德竇後的兄長竇憲,就是一位非常有才能的人,而且對國家也有巨大貢獻,在對抗匈奴時期,立下大功。

“北狄破滅 ,名 王仍降”

桓思太后的父親竇武,也是一位立志為朝廷除害的人,他曾聯合士大夫,打算一舉除去危害朝廷的宦官勢力,卻因為訊息洩露,最終事敗身死。

所以,東漢的兩位太后雖然重用外戚,卻並非利用家族勢力危害朝廷,而是在任人唯親的同時,也做到了任賢用能。

章德竇後,因為家道中落經常去看相,相士看過她的面相以後,給出一個令人驚奇的答案,她的相貌“大尊大貴”,而且章德竇後小時候就是一個“神童”,六歲便能讀書識字,最重要的是,她還有一幅絕世容顏。

竇漪房並非歷史上唯一“竇太后”,東漢二女,亦是權傾一時的人物

章德竇後長大後,被選入皇宮,漢章帝劉炟當時對她就非常好奇,因為章德竇後的才色雙絕之名他早有耳聞,自然迫不及待想要見她,等到他們一見面,漢章帝的期待沒有落空,果然是一位絕世美人,甚至當時的馬皇后看見章德竇後時,都驚奇她的美麗。

章德竇後很快得到漢章帝的獨寵,次年便被封為皇后,但是她有一個遺憾,一直都沒生下皇子。皇后受寵,但是無子嗣,其實這是很危險的事情,色衰愛弛之時,很容易被皇帝拋棄,這樣的事情在歷史上常有發生。

因此,章德竇後非常嫉妒生下皇子的宋貴人和梁貴人,而且宋貴人的兒子劉慶還是皇太子,梁貴人的兒子則名為劉肇。

章德竇後在這種不利的局面下,開啟了自己的宮鬥模式,她設計陷害宋貴人,令漢章帝廢了劉慶的皇太子,又逼死梁貴人,收了梁貴人兒子劉肇為養子。

經過這一番操作以後,章德竇後的地位穩固下來,但是漢章帝卻很短命,早早的便駕崩了。

章德竇後幫助劉肇繼位,史稱漢和帝,章德竇後也就成了章德竇太后,漢和帝還小的時候,章德竇太后掌權,幫助漢朝順利延續。

竇漪房並非歷史上唯一“竇太后”,東漢二女,亦是權傾一時的人物

章德竇太后死後,梁貴人的姐姐開始對其發難,一石激起千層浪,滿朝文武都開始紛紛抱怨章德竇太后,倒章德竇太后成風,反對章德竇太后與漢章帝合葬的聲音越來越大,其中自然也少不了一些人投機,目的為漢和帝生母討回公道。

但是漢和帝並未對章德竇太后有切齒之恨,而是覺得章德竇太后“雖不遵法度,而太后常自減損。”

可見,章德竇太后生前,對劉肇非常好,而且凡是以大局為重,自己也並沒有私心,才贏得了漢和帝對她一番理解,最終,漢和帝力排眾議,促成章德竇太后與漢章帝合葬一事,給了她一個比較理想的結局。

桓思竇後與章德竇後也有相似之處,桓思竇後入宮之時,漢桓帝也是剛剛廢黜了皇后,桓思竇後在同年就被封為皇后。

不過桓思竇後沒有章德竇後幸運的是,她雖然貴為皇后,但是卻並不得漢桓帝的歡心,當時最受寵的人是采女田聖等。

竇漪房並非歷史上唯一“竇太后”,東漢二女,亦是權傾一時的人物

桓思竇後剛進宮兩年,漢桓帝又早早駕崩了,桓思竇後則變成了桓思竇太后,而且漢桓帝駕崩的時候尚無子嗣,桓思竇太后為延續漢朝,找來一個解瀆亭侯劉宏做皇帝,是為漢靈帝。

當然,對於桓思竇太后此舉也有人認為她故意找來幼童方便控制(漢靈帝登基時11歲),這樣一來權力便歸於“女主”。

其實面臨漢桓帝早崩且無子的局面,桓思竇太后找一個好控制的孩童做皇帝可能是最好的選擇,否則找來一個難對付的人,恐怕就要大權旁落,這漢朝江山恐怕也就搖搖欲墜了(雖然桓思竇太后如此做,漢朝的國運也未能延綿太久)。

桓思竇太后與章德竇太后一樣,也在後宮開始了宮鬥,將漢桓帝生前寵愛的以田聖為首的數人,全部處死。

後來,桓思竇太后的父親竇武密謀誅殺宦官,然後事情敗露,反遭宦官所害。桓思竇太后自此也被幽禁,遷居南宮雲臺。

竇漪房並非歷史上唯一“竇太后”,東漢二女,亦是權傾一時的人物

桓思竇太后最終憂鬱病逝,死後還遭到了曹節、王甫等人的刁難,不僅用衣車載竇妙的屍體置於城南市舍數日,還打算以貴人禮葬之,幸虧太尉李鹹與群臣仗義執言,最終才得以與漢桓帝合葬於宣陵。

東漢兩位竇後,雖然都是權傾一時的“干政太后”,但是最終的結局卻並不是非常順利,都險些早死後遭到清算,不過最終好在都順利與帝王合葬,沒有辱沒生前的地位。

她們之所以能夠得到還算滿意的結局,其實離不開支援她們的皇帝或者臣子,這也說明她們掌權期間,並沒有篡奪漢朝江山的想法,並且對漢朝做出積極努力和貢獻,這才在身後得到一定的支援和理解。

否則,她們的下場便會和呂后一樣,整個外戚家族,頃刻間便不復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