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民間故事:鄱陽湖與龍的傳說,九龍王子犯天威,被鎮壓在石灰嶺下

菜單

民間故事:鄱陽湖與龍的傳說,九龍王子犯天威,被鎮壓在石灰嶺下

我們家鄉有一座山,叫山(邪)巖嶺又稱石灰嶺。山雖不高,海拔不到三百米,但山上有一個巨大幽深的溶洞。圍繞著這個山嶺的溶洞,當地自古流傳下來這樣一個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東海龍王第九子,也就是九龍王子,一日躍出東海龍宮,遊弋到寬闊洶湧的長江口,覺得別有一情趣,便好奇的逆流而上,結果所到之處逢山倒,遇水倒流,威力無比,真可謂有倒海翻江之勢。當九龍王子來到九江地區長江與一個小湖口交叉處,(那時還沒有現在這麼大的鄱陽湖呢!)它好奇興奮地轉入這小湖叉內一路向南遊弋而來,經過一番倒騰,沒過多久就滾趟出了一個一望無際煙浩淼的鄱陽湖來。不僅如此,這九龍王子游興未盡,繼而一路從鄱陽湖南岸向前挺進,延信江河自北向南來到了餘干縣南部的最高山峰李梅嶺腳下,所過之處山崩地裂,洪水氾濫,有如地震一般!眼看著周邊的人間面臨著滅頂之災,這時天神正巡遊到此,發現了九龍王子的任性作為。覺得它威力太大也太厲害了,應該降服了它,不能再讓它這樣下去胡攪亂滾,否則,就真要天翻地覆,甚至毀滅人間萬物了!於是天神立即派了一個小神到下界來執行其旨意,便讓這個小神挑了一擔石灰石趕到下界去鎮壓九龍王子。由於小神走得又慌又急,隨手拿了一根尚未完工,也就是兩頭沒安裝茬頭的扁擔,挑起兩籮筐石灰石就走,由於小神奉命趕路,走得太匆忙了點,不料想,還沒走到目的地呢!一不小心就在餘干縣南部的九龍、社庚、鄧墩境內,小神肩頭上無茬頭的扁擔兩頭纏繞的籮筐上的繩索突然一滑,籮筐就從扁擔兩頭迅速滑脫出去了。小神畢竟也是小天神,眼疾手快,立即將一籮筐石頭順便提起就近鎮壓到九龍王子的頭上,很快化作了一座石灰石山嶺。這座山嶺就是當今我們稱為邪崖嶺的山。再說小天神打算用另一隻籮筐石鎮壓九龍王子尾巴的。但龍尾在幾十公里遠的鄱陽湖南岸的一個河汊裡滾動,於是小神急中生智,一腳將另一隻籮筐連石頭踢出去,結來就在餘干鄰縣的南昌市屬的進賢縣鍾鈴鄉也化成了一座石灰山嶺。龍尾巴也被鎮壓在那座石灰嶺下了。但在剛壓住龍頭時龍尾還未壓住之前,小尤身子在不停地掙扎打滾過程中就滾出了一條聯通任溪湖的九龍河,尾巴卷幾卷,又攪出了一個不大不小的任溪湖,也就是鄱陽湖南岸那個河汊聯著的上游小湖泊也稱楊溪湖。當然最後九龍王子頭尾分別都被鎮壓在兩座石灰嶺之下了,從此不再興風作浪為禍人間了。但經過千萬年來的風化作用,原本由一個巨石構成的邪崖嶺,不知何年何月何日突然裂開了一個大口子,就是邪崖嶺那個又大又深不見底的溶洞。人們說這個大巖洞就是那九龍王子的一隻眼睛,現在它已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處於半睡半醒的狀態了。但由於邪崖嶺峰頂西側,仍聳立著一個頂端長寬有四五十米,露出山體的高度也有三四十米的巨大石頭。據說九龍王子的另一隻眼睛,就鎮壓在下面。如果打掉那山峰頂上面的巨石,九龍王子的另一隻眼睛也睜開來的話,就會完全甦醒過來了,它就要重新返回東海,到那時就又要搞得四處山崩地裂,再度禍害人間。所以不能輕易地動那個山頂巨石。平時人們更不敢隨便鑽入那陰暗又深不可測的溶洞裡。再說小神挑石灰石的那條無茬扁擔,差點壞了天神鎮龍計劃,為此很生氣地擲在了餘干最南端的鄧墩地界,化作了一座長長的山嶺。起初人們稱其為無茬扁擔嶺,後來覺得聽起來有點拗口彆扭吧,便在人們的口口相傳中,變成了無茬嶺,再後來無茬嶺進而又逐漸演變成了現今的五彩嶺。還圍繞著此嶺的名稱添加了不少後現代神話似的傳說。如,傳說春秋戰國時吳國的吳王闔閭的第七世孫,曾隨建立漢朝的劉幫打天下,戰功卓著,被封為長沙王的吳芮就出生在五彩山。他出生時村前的無茬山上空五色祥雲籠罩著整座山和村莊,後人為此把無茬山改名為五彩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