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落戶"長寧近900年!中山公園的牡丹花竟然還有這樣的故事…

菜單

"落戶"長寧近900年!中山公園的牡丹花竟然還有這樣的故事…

長寧與洛陽牡丹,一直以來都頗有淵源。南宋時期,法華鎮開始栽培牡丹且享譽江南,還有“小洛陽”之美稱。現在,中山公園裡的牡丹也有很多品種就是從洛陽引進的。

"落戶"長寧近900年!中山公園的牡丹花竟然還有這樣的故事…

現在中山公園裡的牡丹,最早就來自長寧區法華鎮,法華也是上海最早栽培牡丹的地區。在歷史上,法華鎮曾盛極一時,被稱為“滬西首鎮”,更有“先有法華 後有上海”的講法。

"落戶"長寧近900年!中山公園的牡丹花竟然還有這樣的故事…

據史志記載,公元1126年,洛陽花匠逃難南方,攜帶牡丹來到法華鎮,就地栽培,用揚州芍藥進行嫁接,育成以盆栽為主的法華牡丹。

"落戶"長寧近900年!中山公園的牡丹花竟然還有這樣的故事…

牡丹成為當年法華一絕,有“法華牡丹甲四郡”的盛譽,也有詩為證:“富貴原推第一花,中州佳種更堪誇。每逢穀雨春和候,只聽人人說法華。”法華鎮牡丹當時享譽江南,還有“小洛陽”之美稱。計楠《牡丹譜》對法華牡丹極推崇,譜中錄有104種牡丹名品,法華牡丹就佔48種。

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法華鎮風光不再,法華浜填沒成法華鎮路。1958年,法華牡丹被移入中山公園。其後,中山公園闢建了牡丹園,延續了法華牡丹的歷史脈絡,並使法華牡丹文化在中山公園得以發揚光大,成為上海市區花期盛會的熱點。

1956年,中山公園將園內始建於1916年,並於1934年遷移至現址的中國式涼亭,改名為“牡丹亭”。牡丹亭為傳統歇山建築造型,亭前有一對石獅,富有中國古典園林建築特色。

1996年,牡丹園擴建,整個園區約4千平方米,築成大小15處牡丹花壇,並從菏澤、毫州等地引進30多個品種,再現了昔日法華牡丹的富貴風采,成為解放後上海市最早建成的牡丹觀賞園地,也是現在市民休閒賞花的好去處。擴建牡丹園時,社會資助重修了牡丹亭,舊亭風貌也煥然一新。

圖片來源於網路

與牡丹園遙相呼應的是位於自然山水園東南部的一座跨越河浜的小石橋,這座石橋就是昔日法華古鎮上有名的香花橋。舊橋原在法華古寺門前,橫跨法華浜,以橋附近的“香花草堂”得名。

雖然在中國古代橋樑發展史中,香花橋並未留下濃墨重彩的身影,但是,香花橋從宋明時代到新中國成立後(1958年)的700年左右的時間中,也見證了上海從無到有,從縣鎮到城市的發展。

1958年,填埋法華浜時,將石橋拆除後,連同橋前的石獅一起遷移到中山公園內,與牡丹一同展現了法華古鎮的歷史文化。

在長寧,除了中山公園特闢了一個園中園——牡丹園,天山公園也有2千平方米的牡丹園。牡丹,在長寧的意義早已超出“國花”本身,更是開出地區間的聯姻之花。2010年,洛陽市還與長寧區結為友好城區。

猜你喜歡

上海獨此一家!長寧這個小區將建“高架觀鳥臺”

武夷路上新開了一家“康養驛站”!除了助餐點、日託,還有這些免費服務……

長寧區召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學習教育環節總結暨查糾整改環節部署會

今天下午,中國民主促進會上海市長寧區委產生第十四屆委員會

喜報:長寧10個街鎮全部達標!

記者、攝影:李媛媛

編輯:高琴

*轉載請註明來源於“上海長寧”

【來源:上海長寧】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