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歷史上的崆峒派

菜單

歷史上的崆峒派

提起崆峒派,人們最先想到的應該就是“未傷敵,先傷己,一練七傷,七者皆傷”的七傷拳。崆峒派與少林、武當、峨眉、崑崙並稱為中國的五大門派,雖然崆峒派的名頭不如其它四派響亮,但崆峒武功卻是遠遠要早於少林、峨眉、武當等門派。

崆峒(KONGTONG)派是傳統中國武術流派之一,崆峒武術早於少林、峨眉、武當,創始於崆峒山,是道教文化的組成部分。

第一代掌派人唐朝甘肅人飛虹子吸收了當時瓜州(現在的敦煌)等地的舞蹈,形成崆峒派重要的高深武功“花架門”。

崆峒派武術取眾家所長,在其手法、套路、技擊功夫上成為一體,講究實打、實拿、以技擊強身健體和增加功力為目的。

崆峒派武術特點是“奇兵”(兵器),它不屬於十八般兵器。

形式各種各樣,小巧玲瓏,攜帶方便,不易被對方發現,交手中往往能出奇制勝。

一種說法,崆峒派是中國傳統武術五大流派之一,創始於崆峒山,是道教文化的組成部分,與少林、武當、峨眉、崑崙並稱為中國著名五大武術流派。

崆峒派掌派人排位!

第一代 飛虹子 唐朝甘肅

第二代 飛綏子 宋朝甘肅

第三代 雲離子 元朝甘肅

第四代 飛雲子(黃衫客) 明朝甘肅

第五代 眉姑(女) 清朝四川

第六代 飛塵子(曲一洪) 清朝四川

第七代 陸塵子 清朝湖南

第八代 袁一飛 清朝廣東

第九代胡飛子(胡惠民) 民國浙江平湖

第十代燕飛霞(王進)吉林

第十一代陳虎 甘肅·平涼

花舞影(女) 日本東京(日本崆峒派第十代掌派人,師承燕飛霞,亦是燕飛霞的妻子)

崆峒派掌派人的選擇標準和武俠小說中的不同。據說崆峒派掌門要求必須精練8門功夫,學全118種套路,這118套武術剛柔風格不同,一人很難適應。能全部精練者為武學奇才,方能成為掌派人。沒有這樣的奇才,這一時期就沒有掌派人。所以1000多年來,崆峒派武學未斷,但是掌派人卻沒有幾個。這一說法聽起來雖然有些匪夷所思。

第十代掌派人燕飛霞已隨鶴西去,其中前九代俠蹤無從考究,即使是傳說,也極少保留,後人能記住的也就是透過口碑傳下來的掌派人名字。而燕飛霞則是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武學界炙手可熱的人物。他16歲就在第一屆全國武術比賽(1956年)中奪冠,17歲在緬甸舉行的世界武術大賽中獨得5項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