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福建寧化石壁江頭張氏家廟,建築面貌古韻猶存,該祠後裔人才薈萃

菜單

福建寧化石壁江頭張氏家廟,建築面貌古韻猶存,該祠後裔人才薈萃

張氏家廟,坐落於福建三明寧化縣石壁鎮江頭村大江頭。郡號是),後經多次維修或重建,近年進行了重點維修,使祠貌依然重現,古韻猶存,仿建築,雄宏壯觀。

該祠編修族譜已達起仁天。發祥初△△,清河廣美居。秀毓生豪傑,謨烈丕登書。匡輔儲經濟,克治功可繼。寶鑑喜相傳,選舉冠高第。理學仰西銘,淵源道德純。貽謀前哲,元愷正逢辰。”

該祠始祖張八十郎系得始祖揮公第137世,君政公第19世。祖父濬郎,由石壁站嶺遷背田尾大段裡,妣胡氏,生三子:①千春;②千夏;③千秋。父親千秋,居大江頭(石壁江頭)、山地東坑等地祖。

八十郎公本人,字壽彌,宋乾道丙戊年(1166年)生,於淳熙乙巳年(1185年)遷居寧化縣龍上下里(石壁)大江頭樂義廣惠裡堂,淳佑已酉年(1249年)歿,享壽八十四,葬本鄉石榴花腦人形。妣朱氏,生一子:三益郎。其後裔先後遷徙本縣淮土后街、縣治城南等地子孫達萬餘人。

該祠裔孫人才薈萃,較為突出的有:張錫齡(1828-1871年),字子穆,後改善兼,號兆達。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中秀才。回鄉後熱心倡辦義塾設館授徒,免費為貧窮子弟入學。積極發動和倡導護林禁約,保護了山林。同治四年(1865年),田賦每畝銀由3。18兩增至3。23兩到十月又增“加派”,錫齡體諒民苦,磕頭請求免交“加派”,被知縣革除秀才,同治八年,糧食歉收,賦率卻增加到3。87兩,錫齡再次呈文為民請命,內有“白骨到處填溝壑,遍野哀鴻噬虎狼”之句,激怒了知縣的憤怒,到處捕捉錫齡,被捕,於押解途中勸阻族人攔救,在押往汀州後遭到陷害身亡。

張延槐(1869-1949年),號植三,學名守先。16歲蒙學憲取入文庠;27歲補廩,計科歲試蒙,六取一等兩居第一。39歲考職中式侯補廣東,曾為廣寧縣典史。學識淵博,著作等身,協助編修《寧化縣誌》,著有《間雲詩抄》而當地百姓稱之為“延槐老師、植三老師。”還有眾多傑出人物不一一列舉,有興趣的可以檢視當地族譜。

福建寧化石壁江頭張氏家廟,建築面貌古韻猶存,該祠後裔人才薈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