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良渚文創:一場跨越五千多年的超時空對話

菜單

良渚文創:一場跨越五千多年的超時空對話

原標題:良渚文創:一場跨越五千多年的超時空對話

原標題:良渚文創:一場跨越五千多年的超時空對話

原標題:良渚文創:一場跨越五千多年的超時空對話

良渚文明距離我們有多遠?她塵封於一片厚重的黃土地之下,沉睡了五千多年。良渚文明距離我們有多近?她藏身於一杯濃烈的拿鐵咖啡之中,留香唇齒之間。咖啡上漂浮著似人似獸的神靈圖騰,散發出可可粉特有的微苦芳香,那香氣吸引著人們去探索中國的“斯芬克斯”之謎。這正是良渚博物院利用最新的3D列印技術製成的印花咖啡,而那奇異的標誌則是象徵著良渚文明的神人獸面神徽。

良渚文創:一場跨越五千多年的超時空對話

良渚博物院的3D列印印花咖啡 李玥 攝

良渚博物院將“文創空間”設計成繼“水鄉澤國”、“文明聖地”、“玉魂國魄”之後的“第四展廳”,細緻地陳列著融合當代新潮設計和傳統文化元素的文創產品,讓歷史悠久的良渚文明以新的形式得以延續。象徵萬物復甦的“報喜之神”良渚玉鳥,化作輕盈活潑的玉鳥檯燈,柔和的燈光與玉鳥光明而神聖的寓意完美契合。良渚文化典型器物的良渚玉琮,則化為一顆紋飾精美的項鍊吊墜,給古老文明注入了時尚氣息。

良渚文創:一場跨越五千多年的超時空對話

良渚博物院文創產品玉琮吊墜 圖源自網路

文創產品的開發、設計,離不開考古工作者對文物的紮實研究。良渚的考古工作從1936年開始至今已走過八十多個春秋,積累了大量的研究資料。2019年7月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3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正式將良渚古城遺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些成果賦予了良渚文創十分“硬核”的內涵。良渚博物院院長周黎明稱:“研究為先。沒有研究,文物就失去了靈魂。”要把文物研究透,深挖歷史價值、美學價值、人文價值,甚至哲學價值,才能夠透過文物來見人、見物、見社會、見歷史。

良渚文創:一場跨越五千多年的超時空對話

良渚博物院藏品——玉琮 高越 攝

這些富有歷史感的文創產品,不僅充分體現了中華文明的精神追求和優秀文化的價值內涵,還具有高度“生活化”的特徵。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區管理委員會文化產業局局長馬東峰稱,他們希望這些文創產品“有溫度、不高冷”,把飽含著良渚文化精神核心的物件融合到生活中去,讓人們把博物館“帶回家”,透過在日常生活中的經常使用,不斷體會產品中蘊含的良渚文明,更深入地理解傳統文化,從而達到加強文化交流傳播的效果。

良渚文創:一場跨越五千多年的超時空對話

良渚博物院文創產品積木 劉婧妮 攝

在琳琅滿目的文創產品中,最受遊客歡迎的正是那些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物品。文創空間的工作人員稱,今年的一大“爆款”是帶有良渚文化元素的冰箱貼。這些五顏六色、形態各異且價格親民的冰箱貼,很難讓人不喜歡。甚至有一些“冰箱貼控”,不顧路途遙遠專門前來良渚博物院收集這些冰箱貼。小小的冰箱貼像魔術一般把沉睡的文明變“活”了,讓神秘而遙遠的良渚文化跟隨冰箱貼走進千家萬戶。

良渚文創:一場跨越五千多年的超時空對話

良渚博物院的文創產品冰箱貼 楊莉雅 攝

除了展示這些能用好用、品質優良、具有文化內涵的小物件,博物院還開展了一系列文化實踐專案,如“紙隨剪轉、心隨刀動”剪紙活動和“五彩染雙翼、斑斕駐清空”風箏製作坊。院長周黎明稱:“我們做博物院工作的初衷,是為了讓文化滋潤人們的心靈,讓人們在文化的薰陶下明來路、知去處。要讓博物院凸顯其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緊緊抓住現代人尤其是青年群體的審美情趣、閱讀習慣,力求透過形式上的拓展拉近歷史文化與年輕人之間的距離,讓他們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體驗良渚文化,在潛移默化之中學習良渚文化、愛上良渚文化。”

良渚文創:一場跨越五千多年的超時空對話

良渚博物院融媒體讀本 劉婧妮 攝

作為展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視窗之一,良渚博物院與時俱進,不斷制定新策略、取得新突破。院長周黎明稱,在今後的工作中會更加註重研究良渚文化內涵的拓展,包括文化面貌、對中華文明發展脈絡的貢獻以及和其他文化的關聯,加大良渚文明國際化交流的力度,真正讓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

在文創方面,博物院則將繼續強調數字賦能,運用科技手段來增強觀眾的體驗感、互動感。良渚博物院近幾年陸續啟動了文物數字化工程,研發了二十多部數字作品,並於2020年系統地編撰了融媒體讀本,更好地解讀和呈現文化內涵。近日,良渚博物院推出了“意象良渚”跨媒體藝術沉浸展。整個展覽沒有一件文物,完全透過現代數字技術和非遺藝術,鍛造出綿延的壩體、巍峨的宮殿,讓沉睡的文物“開口”說話,每一個場景裡,觀眾都能尋得文物的蹤跡,感受富有生命力的良渚美學。這樣的“跨界聯動”給予了良渚博物院“第三隻眼睛”,提供了更加廣闊的視野和發展空間,推動良渚文化在新時代的傳承與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