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口外"行走記︱張家口:上堡和下堡的故事

菜單

"口外"行走記︱張家口:上堡和下堡的故事

張家口是此次考察之行的第一站。我們的行走路線有點特別,先徑至最北端的大境門,然後折返,一路走回市區。事後,茅老師說,這樣走一下是為了親身體驗上、下堡之間的步行距離。歷史上張家口有兩個城堡,北邊為上堡,南邊為下堡。據《萬全縣志》,明宣德四年(1429),明將張文卿沿清水河西岸、據張家口隘口七里築軍事城堡,稱“張家堡”。隆慶五年(1571),明朝與蒙古俺答汗部達成互市協議,俺答汗受封為順義王,並在宣府、大同等地設立馬市。宣府的馬市就在張家堡北五里處。萬曆四十一年(1613),明朝在互市地建新堡,取名“來遠堡”。兩堡南北相對,張家堡在南,稱“下堡”,來遠堡在北,稱“上堡”。下上兩堡,也就構成了張家口的城市基礎。

"口外"行走記︱張家口:上堡和下堡的故事

《萬全縣志》所繪清代張家口上堡、下堡圖。

大境門是連線內地與邊塞的交通要道,其西側又有小境門。關外有東、西太平山巍然對峙,形勢十分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大境門內側的就是來遠堡。據記載,堡周長二里餘,城牆高三丈五尺,堡開南、北、西三門,東臨清水河,在河畔築堤建壩。在它建成時,正值明廷與俺答汗之間實行“茶馬互市”的和平時期,於是便成為京西最大的互市之所。時人形容堡內“百貨紛集”,堡外“穹廬千帳,隱隱展展,蓋一時之盛也”。

來遠堡主要為互市貿易服務,交易也在堡中進行,因此又稱為“市圈”。至清之中葉,“商賈輻輳,市面繁榮,殷實商號靡集市圈”。(《萬全縣志》,張家口概況,建設)現在來遠堡建築基本已不存,惟北東北、西北角,尚存若干舊城牆殘垣。站在城牆上,向南眺瞰,可見當地政府在大境門內側正在修建明清仿古建築與街區,再往南,則是張家口市區新建的高層商品房。

"口外"行走記︱張家口:上堡和下堡的故事

在大境門城牆上,向南俯瞰,右側有來遠堡城牆殘垣。

從上堡徒步至下堡,大約花半小時。兩堡相連線的地區,原來是滿洲八旗駐紮的軍營和校場,現在已劃在市區範圍內,是一片正在開發的地帶,所見與一般北方城市無異,滿眼都是工地,到處在蓋房子。我們一進入下堡的核心區域,也就是“堡(當地讀bǔ)子裡”,感覺一下不一樣了。堡子裡,是張家口堡的俗稱,也是張家口最早的城區,初建於明宣德年間,至今有近600年的歷史。晚清中法戰爭,張佩綸以福建馬江戰敗,遭褫職流戍張家口的處分,據《澗於日記》的記載,他在張家口的住所就位於堡子裡(下堡)的南門。現在堡子裡的街道、建築的格局,還基本儲存了民國初期的風貌,衙署、會館、錢莊、商行、關帝廟、文昌閣、戲臺、鐘鼓樓一應俱全,多數建築都已成了居民大雜院,雖然一律都圈在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範圍內,但尚未經過大規模的改造,保留了近百年城市變遷的原汁原味。

"口外"行走記︱張家口:上堡和下堡的故事

張家口堡(下堡)南端入口處牌坊。

"口外"行走記︱張家口:上堡和下堡的故事

關帝廟,下堡。

"口外"行走記︱張家口:上堡和下堡的故事

戲臺,遠處是位於下堡中心的文昌閣。

清初沿襲明制,以沿邊定點互市作為對蒙貿易的主要形式,張家口憑藉其地理位置的優勢,成為內地行省與蒙古地區商業貿易的中轉站。至18世紀中期,經清政府允許,俄國開闢了經恰克圖、庫倫、張家口到北京的商隊貿易路線,而當時內地商人至恰克圖者,絕大多數都是山西人。張庫大道的貿易集散地,就在張家口大境門。當時輸入商品以皮毛為最大宗,最大出口品則是茶葉,由俄商直接由漢口等產區採購、製造,經張家口轉運到恰克圖,或是華商販運到張家口,再轉往恰克圖。張庫商道南承京津,輻射湖廣,北面一直延伸至俄國恰克圖,影響直達歐洲,在鴉片戰爭前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這條商道是中俄貿易的唯一通道,張家口也逐漸發展成為中國北方最重要的陸路商埠。

張家口是山西商人的大本營。隨著貿易發展,貨幣流通量大增,儘管當時對蒙、對俄貿易主要採取以貨易貨的方式,但在中俄恰克圖通商後,商品週轉期延長、商業經營資本不足、不同貨幣間匯兌困難的情況,促進了辦理存款、匯款、放款業務的各種錢莊、票號、賬局的興盛。1892年來到張家口的俄國人德茲波里耶夫,曾記述當時的下堡除了商鋪,還分佈有許多錢莊:

下堡為張家口最老而且最富庶的地區。張家口批發商人的住宅和倉庫全都集中在這裡。從北到南縱貫下堡的大街叫武城街,批發商的住宅和商行就留分佈在這個中心地帶。下堡的北部集中著皮革作坊和皮匠鋪。……在下堡的小街上,最引人矚目的是各種錢莊。……據說二十年以前,許多山西人把自己的資本從內地轉移到張家口來,使這裡錢莊的數量大為增加。這些新開的錢莊在張家口成為銀行,他們的資本一般在五千兩到二萬兩之間。山西人在張家口開的老的錢莊叫“票戶”,資本達到幾十萬兩。

最早的一家賬局名“祥發永”,即乾隆元年(1735)由山西汾陽縣商人王庭榮出資四萬兩開設的。我們在下堡找到了祥發永的舊址,現在已經為普通住家所佔,而細觀其建築裝飾,還保留著山西民居的特色。

"口外"行走記︱張家口:上堡和下堡的故事

祥發永賬局,下堡。

"口外"行走記︱張家口:上堡和下堡的故事

世合德錢莊,下堡。

"口外"行走記︱張家口:上堡和下堡的故事

宏盛票號,下堡。

當地轉口貿易的繁榮,給清廷開闢了財源。雍正九年(1731),在張家口設欽差戶部署,專司收稅事務。張家口稅關帶有陸路邊關的性質,收入來自於蒙古、俄羅斯貿易之商稅,乾隆時期每年稅課定額皆為20000兩,對比同時期的揚州關,稅額也不過44000兩。奧妙之處在於,戶部管轄的稅關其課有正額、有盈餘,而張家口的關稅盈餘歸皇室收入,也就是說落在了“乾隆皇帝的荷包”裡。據張家口徵稅檔案,乾隆十二年,盈餘交內務府21396。3兩,已經超過給戶部稅銀;乾隆三十年至四十年,與俄國的貿易量增加,盈餘達到三萬多兩。(賴慧敏:《乾隆皇帝的荷包》,中華書局2016年,153頁)

"口外"行走記︱張家口:上堡和下堡的故事

《萬全縣志》所繪張家口下堡圖,戶部署在下堡東側。

張家口的轉口貿易,對於俄國來說同樣意義重大。俄國一直企圖在張家口設立鋪房行棧和領事館。直到光緒七年(1881),據《中俄改訂條約》(《聖彼得堡條約》)規定,俄國在張家口取得建造鋪房行棧的權利,但最終沒有設立領事館。後隨著西伯利亞大鐵路的修通,張庫商道衰落。到了民國時期,日本勢力逐漸進入這一區域。

"口外"行走記︱張家口:上堡和下堡的故事

俄國立昌洋行舊址,下堡。

"口外"行走記︱張家口:上堡和下堡的故事

日本三井洋行舊址,下堡。

總的來說,張家口作為一個從軍事要塞和邊貿互市發展起來的城市,一開始就不是地方行政中心,所設官署少,行政職能主要限於軍事防禦和稅收兩方面,比較簡單。我們看《萬全縣志》所繪下堡地圖,除了欽差戶部署以外,有限的城堡範圍內建有守備署、協標署、中營署三處屯兵營房及軍用倉場、校場等設施。其他後來陸續建設的衙署,如張家口理事同知署、察哈爾都統署、副都統署,管轄的都是口外察哈爾八旗事務及旗民互訟事件。有意思的是,到清朝中期,隨著商業店鋪和皮毛加工、制鹼等手工作坊日益增多,居住人口增加,張家口的城市規模已超過一般縣級城市,但它卻始終沒有自己獨立的城市管理機構,而是隸屬於萬全縣,受萬全縣丞管轄。在張家口下堡設有萬全縣丞署,萬全縣丞每週來此辦公三天。直至光緒七年,張家口理事同知改為撫民同知,其許可權才擴大到兼理本地民事,和內地地方官沒有區別。

"口外"行走記︱張家口:上堡和下堡的故事

中營署,下堡。

"口外"行走記︱張家口:上堡和下堡的故事

萬全縣衙。按張家口行政隸屬於萬全縣,受萬全縣丞管轄,下堡所設應為萬全縣丞署衙。

張庫大道、恰克圖貿易整整興盛了一個半世紀,到了十九世紀末,開始衰敗。衰敗的原因中最重要的,自然是西伯利亞大鐵路的修建,商道改途。到了俄國革命、蒙古革命之後,在庫倫、買賣城和恰克圖的山西商號被查封,資產被沒收,這一條商道完全中止了。(茅海建:《張庫大道與西伯利亞大鐵路》)張家口也不復昔日“皮都”、“陸上商埠”的盛況,不再是中國北方連線蒙古地區與俄羅斯的商業中心,只是一個地區的政治中心。

繁華消散,生活依舊。走出堡子裡的時候,已近黃昏,日頭西斜,市聲仍然嘈雜,行人卻已倦怠,走在被水沖刷過的石板路上,有種清涼、悠緩的感覺,好像時間一下停了下來。不過,因為2022年北京和張家口聯合舉辦冬奧會,這個城市的建設卻正在進入快車道,從上堡走到下堡的一路上,隨處可見的腳手架和高高的塔吊,便是明證。京張高鐵已經上馬開工,按計劃2019年底建成,到時乘火車從張家口到北京的時間將縮短到一小時。張家口這個城市會迎來它的第二春麼?

"口外"行走記︱張家口:上堡和下堡的故事

溼漉漉的下堡街道。

"口外"行走記︱張家口:上堡和下堡的故事

下堡古建的內部,多數已為居民雜院。

"口外"行走記︱張家口:上堡和下堡的故事

張家口全城上下正為準備2022年冬奧會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