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蝶變--泥淤泉西村:石屋變民宿 濟南版嚮往的生活

菜單

蝶變--泥淤泉西村:石屋變民宿 濟南版嚮往的生活

舜網訊

南部山區泥淤泉西村,交通極端閉塞、組織嚴重渙散、集體收入空殼,曾是這個省定貧困村面臨的現實窘境。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可長期以來,泥淤泉西村的村民們卻怎麼也琢磨不透,泥西村山是好山,水也是好水,可這好山好水好風光,怎麼就能變成金山銀山?長期以來,130多戶村民都從貧瘠的山地裡刨食吃。

脫貧攻堅工作的感召力,刺激著這個小山村,不斷髮酵出求新求變的強烈渴望。

蝶變,從2016年“民宿”這個字眼兒傳進泥淤泉西村開始,悄然發生。

蝶變--泥淤泉西村:石屋變民宿 濟南版嚮往的生活

地處偏遠的泥西村,城裡人來一趟不容易,走馬觀花留不住人氣兒。這時候,駐村第一書記楊軍跟村支書喬有河商量到,能不能把村子裡一些閒置的房子拿出來,改造裝修一下做成民宿,讓城裡人來了有個住的地方?讓楊軍沒想到的是,喬支書絲毫沒有猶豫,決心做民宿。因為喬有河深知,再不改,窮日子就沒個頭兒。

在他們倆的帶動下,泥西村一口氣改造了26間農房。村民用閒置的房子入股,城裡人來了,找幾個做飯手藝好的村民負責接待,就是現成的“農家樂”。

酒香不怕巷子深,泥西村的民宿很快就吸引到了城裡人。

已經退休的周老師,是村裡的第一批“客人”。本來是想帶著老父親到農村找個安逸的地方,讓老人家養老,可剛到泥西村,他就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

漫步在蜿蜒的山路盤旋的山路上,入眼都是青山綠樹,呼吸之間,山間獨有的清新空氣沁潤心脾。

“這裡空氣新鮮,雨後去爬山,感覺就像高倉健的電影《遠山的呼喚》裡那種感覺。我妻子喜歡花花草草,她在院子裡種花、種菜,真正實現了菜從地裡拔出來就能做,這種感覺特別好。而且每5天有一個集市,想買什麼都很方便。”周老師用讀書人特有文藝範兒的表達方式,一邊自豪地給我們講述他在泥淤泉西村的“幸福生活”,一邊順手摘下兩根自己種的小黃瓜給我們嚐鮮。

蝶變--泥淤泉西村:石屋變民宿 濟南版嚮往的生活

實際上,像周老師一樣,留在這裡的“新村民”,在泥西村一共有24戶。其中年紀最大的94歲,最小的也已經50多歲。在這可以遠離城市的喧囂,避開人群的擁擠,呼吸純淨的空氣,感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恬靜。

這幾年,這個山村趕上了山東民宿經濟發展的“黃金期”,朝著“有溫度的住宿、有靈魂的生活、有情感的體驗”的目標,泥西村成立了民宿旅遊公司,將村民們的閒置房屋集中起來,統一組織修繕裝修,眼下已經發展成為全市最大的民宿村。

靠著“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村集體收入芝麻開花節節高。村民們,也全部摘掉了窮帽子。

蝶變--泥淤泉西村:石屋變民宿 濟南版嚮往的生活

當年髒亂不堪、窮困潦倒的泥淤泉西村,已經悄然蝶變為富有地域特色、文化特色、時代特色的現代化旅遊民宿村、示範村、樣板村。這個小山村的背後,更承載著中國鄉村旅遊向民宿轉型鮮明印記。

值班主任:田豔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