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聚焦傳世傳播 杭州這場論壇解碼千年宋韻如何“流動”起來

菜單

聚焦傳世傳播 杭州這場論壇解碼千年宋韻如何“流動”起來

皇城根下,登鼓樓遠眺。

深秋細雨中,幾乎承載了半部杭州史的清河坊在眼前緩緩鋪陳開來:古韻悠然的南宋御街、曲徑通幽的大井巷、煙火氣十足的十五奎巷……

在一片粉牆黛瓦中,積澱千年的歷史記憶與周圍鱗次櫛比的現代都市,在鼓樓前“隔空對話”,無聲述說著這座城市的曾經與現在。而位於鼓樓之上的“百戲”古殿中,也有一場關於歷史與現實的對話圍繞“宋韻”款款展開。

10月20日上午,由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指導,浙江日報報業集團主辦,天目傳媒、杭州市上城區委區政府承辦的“宋韻文化:傳世與傳播”——2021中國(杭州)宋韻文化論壇在杭州上城區舉行。

宋韻文化傳世的時代價值如何把握?如何讓宋韻文化“飛入尋常百姓家”?讓千年宋韻在新時代“流動”起來,其中的轉化關鍵又在何處?

諸多國內宋史研究專家和業界代表齊聚一堂,為浙江宋韻傳世與傳播的諸多問號一一“解碼”。

聚焦傳世傳播 杭州這場論壇解碼千年宋韻如何“流動”起來

德壽宮遺址保護展示工程暨南宋博物院(一期)專案正殿效果圖 望海潮公司 供圖

吃透精髓

弘揚高質量宋文化要素

有人將文化比作一條來自祖先又流向未來的河。站在現在的座標點上觀望古今,千年宋韻文化無疑是浙江文化中最具標誌性的一項。要傳承發揚好宋韻文化,明白它是什麼,為何要傳世,又該傳什麼,顯然最是重要。

聚焦傳世傳播 杭州這場論壇解碼千年宋韻如何“流動”起來

“宋韻文化:傳世與傳播”——2021中國(杭州)宋韻文化論壇現場天目新聞記者吳煌攝

這也是擺在專家面前的第一道議題。

在當天的論壇上,記者留意到,陳寅恪先生的一句名言被提及了至少5次:“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

與會的很多專家有一個共通的觀點:此前的宋朝一直“被誤解”,其“人設”一直停留在曾經教科書上積貧積弱的形象中,而實際上,源自宋朝的文化思想傳承光照古今,直到今天,人們的審美觀和價值取向仍然受到宋時的深刻影響。

“也許在軍事上,宋朝特別是南宋,是個虛弱的朝代。但就經濟、文化、思想等重要的國家指標來說,宋朝卻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座高峰。”中國宋史研究會前副會長王善軍,認為宋文化凝聚了愛國主義、勇於創新、自強不息的中華民族精神,其中高尚的人生境界、健康的審美情趣、雅緻的生活文化,也都與今天“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一脈相承。“宋韻傳世,傳的就應該是對今天的時代有正向價值,能提升我們精神境界、生活品質的高質量宋文化要素。”

論壇間隙,記者與浙江省宋史專家徐吉軍的對話,則是從一組剛剛出爐的資料說起:在95後的就業流向中,杭州緊隨北、上、深、廣之後,排全國第五,位列新一線城市之首。而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杭州連續11年入選。

在他看來,這些年浙江在招引人才方面動作很大。“浙江對於人才和教育的重視,其實都是可以和宋韻文化傳承緊密聯絡在一起的。南宋‘投牒自進’(士子應舉,可自行報名參加考試)等唯才是舉的政策,與浙江一直以來崇尚耕讀傳家,以及當下對人才的高度重視,都有傳承千年的血脈呼應。”

歷史與現實的映照與延續,在徐吉軍看來,還有很多。比如以經世致用為思想核心的永康學派、永嘉學派,一直很強調實事實功、建功立業,這對浙江精神的形成與發展影響深刻;四大發明有三大是在宋朝,其中的印刷術,大大提升了後世的思想文化水平;而宋朝對科技的重視,也一直影響至今,與當下浙江著力打造高水平創新型省份和科技強省的目標遙相呼應。

“弘揚宋韻就是重新找回浙江人的‘根’。”徐吉軍說,從宋代傳承下來的文化底蘊和精神氣質,不僅只是生活美學,更包括文化、思想、制度、科技、藝術等多個方面,“這種穿越千年的積澱和傳承,就是浙江打造新時代文化高地,讓千年宋韻在新時代‘流動’起來的關鍵。”

聚焦傳世傳播 杭州這場論壇解碼千年宋韻如何“流動”起來

南宋記憶館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俞碧寅攝

打造地標

讓宋韻文化看得見摸得著

在很多與會專家看來,宋韻文化不似洶湧澎湃的洪波巨浪,更像是緩緩流動的河水,在生生不息中顯露出韻味悠長的環環漣漪。那麼千年宋韻在新時代流動起來的“第一波”,該從哪裡開始呢?

關於這個問題,徐吉軍和華東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教授顧宏義在現場聊得火熱,言談間屢屢提及的一個名字就是“德壽宮”。

聚焦傳世傳播 杭州這場論壇解碼千年宋韻如何“流動”起來

德壽宮遺址保護展示工程暨南宋博物院(一期)專案鳥瞰效果圖望海潮公司供圖

今年8月召開的浙江省委文化工作會議提出,要在打造以宋韻文化為代表的浙江歷史文化金名片上不斷取得新突破。打造一批彰顯宋韻文化、具有浙江氣派的地標建築,推動宋韻文化有表述、有展示、有遺址,可見、可感、可傳承,德壽宮遺址保護展示工程,是重中之重。

徐吉軍認為,這一招“填空”之舉,非常必要。“杭州的眾多南宋古蹟,大部分深埋地下。長久以來缺乏具有代表性和可供觀瞻的建築景觀來進行空間敘事。浙江要打造新時代文化高地,讓千年宋韻流動傳承,需要一系列現實抓手,德壽宮正好可以填補這一空白。”

顧宏義對此深有同感。在他看來,德壽宮遺址的復原展陳,能讓現代人觸控到德壽宮的生活場景,瞭解宋代最高建築水平理念,由此推導當時杭州城的環境和架構,同時梳理宮廷政治關係和朝代制度,這些具象化的內容,都能對宋韻文化傳播起到一定推動作用。

此時,若將目光拉遠,在鼓樓東北方向僅僅不到200米,一處“工地”正在忙碌。這裡是匯聚了一眾專家學者目光的德壽宮一期專案。

現在走進專案現場,已經有一座大型宮殿的基座初顯——靠近望江路一側,十多級石灰岩臺階已經壘定。臺階之上,是面積達2000餘平方米的主殿底板。儘管整座大殿主體還沒有“立”起來,但皇家宮殿的宏偉氣勢已撲面而來。

作為杭州南宋皇城大遺址綜合保護工程的“開山之作”,這座在地下沉寂了數百年的華麗宮殿和皇家園林,在經歷了此前十餘年的謀劃準備後,將在明年以原汁原味的風貌“復出亮相”。

“宋韻文化傳承展示必須要有實物載體,我們現在更多的是依靠書籍文獻去了解,德壽宮是南宋都城政治、經濟、文化的重要實證,啟動遺址保護展示工程,也是為後續南宋皇城綜合保護的推進提供經驗積累和路徑參考。”杭州市園林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處處長郎旭峰說。

不過建宮殿還是第一步。讓郎旭峰覺得最難的是,德壽宮“重新歸來”後,怎樣講好“遺址故事”,讓宋韻文化得到最好的展示傳播。他透露:“在目前的規劃中,展陳將以南宋時期的家國情懷和愛國主義為主線,同時還要呈現高度發達的經濟和對外貿易,讓人們看到宋朝的韻味和風采,以及對現在的啟迪意義。”

聚焦傳世傳播 杭州這場論壇解碼千年宋韻如何“流動”起來

德壽宮遺址保護展示工程暨南宋博物院(一期)專案遺址保護廳棚室內效果圖望海潮公司供圖

來自800多年前的南宋遺韻,將遇到當下杭州最“潮”的數字技術。德壽宮遺址保護展示工程暨南宋博物院(一期)設計負責人孟超告訴我們,為了讓大家進一步觸及宋式生活,專案計劃透過數字化展示手段,根據挖掘及徵集的各種瓷器、書畫、金石等生活物件,模擬展示南宋德壽宮內的一些重大場景,多角度、深層次展示南宋的禮儀、服飾、飲食、休閒等文化細節。

並不僅僅是一個德壽宮,在浙江的佈局中,宋韻文化傳承展示中心的建設已在謀劃推進。像杭州下一步就將串聯起市域內多個南宋文化體驗空間,讓群眾感受不同形式的宋韻文化;而南宋皇城核心區內的清河坊、南宋御街、五柳巷等“宋韻文化”標識點也在同步升級打造中。

這一系列動作也得到了與會專家的普遍認可。顧宏義認為,在宋韻文化的傳世傳播中,要讓受眾有“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感觸。“可能今人是身受宋韻之益而不自知。宋韻流傳千年,可以說是‘潤物細無聲’,早已在世人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尋。現在需要做的是將這些文化碎片,加以組織提煉,透過類似德壽宮這樣的現實抓手,讓宋韻看得見摸得著。”

聚焦傳世傳播 杭州這場論壇解碼千年宋韻如何“流動”起來

南宋遺址陳列館內部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俞碧寅攝

破壁出圈

抓住年輕人的“傳播欲”

“躺了千年盼望與你相見,看了千變守望古蜀桑田……”論壇現場,當千年文化遇見說唱,那奇妙的化學反應就在一瞬間抓住了所有人的耳朵。

歌曲的播放者,是四川日報新媒體編輯運營中心副主任、川觀新聞使用者運營副總經理張立東。他笑著告訴大家,這首饒舌說唱就是前段時間走紅網路的三星堆版《我怎麼這麼好看》,“這首歌的刷屏,讓出土文物成了全國人民喜聞樂見的吉祥物,也讓三星堆文化順利出圈。”

與會專家學者都表示,打造宋韻文化金名片,落腳在轉化,必須加速各類文化資源與宋韻文化的融合互進,持續擴大影響力和穿透力。三星堆的“出圈”效應,讓很多人開始關注歷史文化的創新傳播路徑。

“我們在三星堆‘上新’這一天,聯動了全國各地媒體和博物館,邀請了90後自媒體網紅,進行文博主題連麥,強化破壁出圈,找到能夠傳播開、影響人、傳承下去的合力與氛圍。這一點在宋韻的傳播上同樣適用。”張立東說。

解碼宋韻文化的傳世與傳播之道,“解”只是上半篇文章,如何去“用”才是更為關鍵的下半篇。對於如何講好“宋韻”故事,杭州市上城區清河坊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遊文程同樣提到了年輕人。

他認為宋韻文化在傳播上一定要抓住年輕人的“傳播欲”:“清河坊歷史文化街區今年20歲了,我們一直強調不做簡單的招商引資,而要做內容招引。像目前就有不少年輕人在清河坊開展內容創業,用年輕人的方式來吸引年輕人。”

鼓樓廣場上的南宋書房就是一處典型的宋韻內容創業專案。這棟玻璃幕牆的小樓,建築風格融合古今。伴著潺潺水聲拾階而上,700多種宋韻文化普及類讀本及部分歷代古籍影印本展陳在空間的不同位置,品類涵蓋南宋歷史、文化、民宿等,全方位展示南宋時期的皇城景象。

聚焦傳世傳播 杭州這場論壇解碼千年宋韻如何“流動”起來

南宋書房杭州清河坊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供圖

在南宋書房負責人趙群偉看來,書籍是南宋書房講好“宋韻故事”的第一步。作為一家複合業態的宋韻主題書店,今年南宋書房以“宋韻+亞運”的雙韻(運)概念為契機,開展了多場主題研(遊)學,並開設沙龍講座和小型分享會。這些“百科全書”般的分享,都上傳到抖音、B站等新媒體平臺,吸引了更多年輕目光關注古老宋韻。“接下來,宋代百子圖文創系列玩偶也將進駐南宋書房,非常適合家庭親子時光。”趙群偉說。

更多的探索正在杭州展開。就在這個月,圍繞清河坊首創的“御見宋韻”沉浸式劇本體驗風靡杭城;鼓樓“宋韻國風音樂角”日均吸引遊客達5000-10000人次。而位於吳山腳下的杭州師範大學附屬第一小學則透過與杭州博物館合作,在校園內開闢“宋韻遊藝博物館”,將毽球、投壺、捶丸等7個南宋體育休閒專案還原到體育課裡,讓孩子們在“遊戲”中感受宋韻文化。

聚焦傳世傳播 杭州這場論壇解碼千年宋韻如何“流動”起來

鼓樓“宋韻國風音樂角”杭州越韻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供圖

幾乎每年都會來杭州進行學術交流的王善軍表示,杭州在宋韻文化的傳承和傳播上,可以說是年年出新。在他看來,宋韻文化的傳播創新不能指望有一天從地下挖出一個“超級大禮包”,也不能操之過急流於表面。“宋韻文化要開展真正有價值的傳播,不僅要具備足夠的認識高度,還要吃透宋韻的思想價值精髓,更要有產業方面的創新之舉”。

不少創新細節不時在會場中被提及,也得到了與會專家們的肯定。宋韻文化的傳世傳播之路,或許正是從這一顆顆爆開的“種子”開始,慢慢生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