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那些忘不了的老胡同、老房子、不捨裡流露著的都是老北京人的情懷

菜單

那些忘不了的老胡同、老房子、不捨裡流露著的都是老北京人的情懷

那些忘不了的老胡同、老房子、不捨裡流露著的都是老北京人的情懷

北京章哥,房地產從業20年,通曉業內門道,我不做所謂的“專家”,只用二十年實戰經驗幫大家答疑解惑。

提問:

您好,北京有三環內兩套住房,面積都是70平方米左右,一套新的有電梯自住,一套學區房舊的,14萬元一平出租著,應該如何規劃。是維持現狀,還是賣了老的買遠的改善大的,舊的已經70年房齡了,喊了20年了也沒拆。

現在北京的政策是不拆改造,估計近幾年也不會拆了,只能出租著。我現在住的房子交通便利,環境物業管理也好,唯一就是面積不大。就是考慮要不要把舊的賣了換遠處大點的,但又會失去學區房,等孫子輩上學又是一個問題,想著舊不賣了,反正就是糾結。

回答:

1、  這我也不知道說什麼好,保留學區房是一種情結,與居住和投資都無關。就跟很多市區的老北京似的,寧要市區一張床,不要二環外一套房。前幾天還有人來諮詢,說想買套西城的房,就為了保留住西城戶口,否則覺得自己不是北京人了。這都沒法用理性來解釋,就是一種情懷。

2、  學區房其實出現沒多少年,北京2000年才有“學區”這個詞,但基本沒人用。到2006年之前都只有“教育地產”或學校房。2009年學區房才受到重視,2013年之後才成為全民的信仰。但人類的記憶都很短,很快就忘了過去,只關注眼前,覺得短瞬就是永恆。

這是社會心理學範疇,不多說。其實大多數人都一樣,都厭惡變化,渴望穩定。這世界不發展才好呢,能保留住一切,這多踏實啊。

3、  但其實呢,這世界永遠在變化。尤其是當今社會,幾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一切都在變,只是人們不願意承認和接受罷了。

就像學區,30多年前我堂姐去中關村上學,讓鄰居們都不可理解。說海淀這種荒郊僻壤的地方也有學校嗎?中關村的村長不會欺男霸女吧?

20多年前如果有人敢推薦去崇文宣武的學校,那估計能被罵死,這是想毀了我們家孩子啊!

10多年前朝陽還處在有學校無學區的階段,到現在也很多人不承認朝陽的教育水平。

七八年前幾乎沒人宣傳亦莊的學區,連我也說不出什麼學校。現在這裡成為城南第一學區,這都是讓老北京們無法接受的,但卻都是事實。

20年前全北京只有中關村一個學區,2005年出現五大學區,2008年評出八大學區,2012年叫十八羅漢。再後來就沒人費這勁了,弄個36天罡72地煞的實在沒意思。

總之我也沒有建議,只是建議最好用發展的眼光看世界。北京永遠在變化,但拒絕變化也是一種生活態度,無可厚非。

要想讓學區房保值,只要確保中央不疏散核心區功能和人口、確保其他區不建設好學校不從東西海挖師資、確保教育制度不改革、確保北京出生率永遠上漲就行。

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讓北京人喜歡生孩子,讓中央放開出生限制,早生快生多生,還得以男孩兒為榮。家家七八個大小子,那學區房的價值就永遠存在,價格能漲到天上去,子孫都能受益。

但這種事兒好像可能性不大,大城市敢像張導那樣生七個葫蘆娃的不多。那在學區不斷增加,教育制度動不動就改革的情況下,留著學區房其實就是一種情懷。僅供參考。

隨便買房都能發財的年代過去了,只有選對房、避開坑,才能享受到資產升值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