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週末人物|宋坤:乘風破浪的“硬核”姐姐

菜單

週末人物|宋坤:乘風破浪的“硬核”姐姐

全球範圍內,成功完成環球航海的人比登頂珠穆朗瑪峰的人還要少,而她成為中國女子帆船環球航海第一人——

宋坤:乘風破浪的“硬核”姐姐

週末人物|宋坤:乘風破浪的“硬核”姐姐

週末人物|宋坤:乘風破浪的“硬核”姐姐

週末人物·中國新聞名專欄

□ 本報記者 肖芳

駕駛一艘只靠風力前進的帆船進行環球航海,是一項非常嚴酷的挑戰。全球範圍內,成功完成環球航海的人比登頂珠穆朗瑪峰的人還要少。在中國,第一個完成這種帆船環球航海的女性,是宋坤。

10月10日傍晚,記者在青島奧帆中心見到了她。與很多人想象中的“女漢子”形象截然不同,宋坤雖然面板黝黑、不施粉黛,但長得很好看,是人們常說的“第一眼美女”。她的眼睛很大,聲音很柔,開口說話便眉眼帶笑。由於長期和外籍船長、水手打交道,她的語言中會時不時夾雜一些英語單詞,與人分別時也會習慣性地給對方一個擁抱。

這位1982年出生在青島的山東姑娘,於2014年7月12日,歷經315個日夜、4。5萬多海里的環球航海後,走下了“青島號”大帆船。自此,她收穫了一個新的身份——中國女子帆船環球航海第一人。

這個小時候被母親要求說普通話、長大要當主持人的青島“小嫚兒”,如今是青島“帆船之都形象大使”、世界帆船聯合會離岸與大洋委員會委員、美國帆船協會亞太區休閒航海代言人、克利伯環球帆船賽官方形象代言人,每年至少1/3的時間漂在海上。她活躍在帆船比賽、培訓、解說、推廣等領域,成為很多人眼中真正乘風破浪的“硬核”姐姐。

這就是我的“諾亞方舟”

宋坤說,自己小時候其實從沒想過會成為一名航海家。

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宋坤也一路“很普通地”上小學、初中、高中,然後進入青島濱海學院、山東財政學院(後與山東經濟學院合併為山東財經大學)讀大學,學的是日語專業。

從初中到大學,幾乎每個寒暑假,宋坤都會去打工。她賣過衣服,賣過鞋子,做過酒店和餐廳的服務員,當過翻譯,還給別人主持過婚禮。

2006年夏天,宋坤大學畢業後回到青島。有朋友打來電話,希望她到第一海水浴場幫忙做帆船培訓翻譯。當時,乘著青島成為2008年奧帆賽承辦城市的東風,帆船運動蓬勃發展。一些航海俱樂部邀請外國教練到青島進行青少年帆船培訓,但招聘來的翻譯不是不會游泳,就是怕曬,流動性非常大。學外語出身又自強能幹的宋坤,便被朋友臨時拉來“救急”。

“帆船是什麼東西?在去之前,我一無所知。”宋坤說,當時只是覺得“海浪”“帆船”“航海”這些詞語聽起來“挺高大上的”,就決定去嘗試一下這個新鮮事物。

要當助教,得自己先學會駕駛帆船。跟很多初學者一樣,宋坤的第一次駕船經歷免不了有點兒慌亂:“那天海上的風特別大,我一手操著帆一手操著舵,帆在我頭頂亂晃,頭腦一片空白,上船15分鐘就翻了兩次船。”

但是,與帆船初次接觸後,宋坤很快就喜歡上了在海上御風而行的感覺:“帆船的前進完全依靠風力,不耗油、不耗電,它是所有交通工具中唯一沒有里程限制的,只要有風,你就可以去任何想去的地方。”

在這股濃厚興趣的驅動下,宋坤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帆船助教工作中。“其實那份工作是蠻辛苦的,每天都在沙灘上暴曬,還需要來回拖船,是個體力活兒。能夠堅持到最後的翻譯其實很少,我是其中之一,而且每天還樂呵呵的。所以暑假培訓結束後,那個航海俱樂部希望我留下來。”宋坤回憶,自己就這麼“陰差陽錯”地進入了航海的圈子。

此後幾年,宋坤主要從事青少年帆船培訓專案和青島市帆船進校園等活動,奔走在全國多個城市,累計幫助2000多名青少年掌握航海技能。後來,她進入國際最高階的帆船專業賽事“美洲盃”帆船賽中國之隊工作,任岸隊經理。由於熟練掌握英語、日語及播音主持等專業技能,她成為國際帆聯《離岸賽規則》的官方翻譯人員之一,並參與編寫和翻譯眾多的帆船專業啟蒙教材,成為國內少數的帆船專業外語人才之一。

一切看起來順風順水,但到了30歲這年,宋坤卻“陷入了人生的低谷”。“曾經親密的愛人漸漸變得陌生,八年的感情,一份愛是怎麼慢慢變壞的?那時的我無從得知。痛苦,憤怒,離婚,離職,等一切過去,我忽然覺得過去所做的被一一否定……離婚前後的兩年,我沮喪而疏離,鏡子裡的自己,看上去年輕卻彷彿一個塌陷的中年人,沒有方向,沒有生氣。”在後來的一篇自述中,宋坤這樣描述自己當時的經歷和心境。

就在此時,2013/14克利伯環球帆船賽“青島號”大帆船開始招募環球大使船員的訊息傳來。宋坤陰鬱已久的內心為之一亮:“我對自己說,這就是我的‘諾亞方舟’。”

與母親的約定

航海好比登山,而環球航海則無異於攀登珠穆朗瑪峰。克利伯環球帆船賽,就是航海愛好者心目中的“珠穆朗瑪峰”。

該項賽事起源於1996年,創辦者為英國人羅賓·諾克斯·約翰斯頓爵士(以下簡稱羅賓爵士)。這位爵士曾在1969年用10多個月的時間,完成了單人不間斷環球航海,成為世界上成就這一偉業的第一人。他認為,普通人憑藉專業裝備也能參與環球航海。因此,基於“全民參與、零航海經驗要求”的辦賽理念,他創辦了環球帆船賽,並以“克利伯”(即英文“Clipper”)命名,取其“快帆船”之意。

如今,克利伯環球帆船賽是世界範圍內唯一針對非專業選手開放的航海比賽,也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業餘環球航海賽事。它每兩年舉辦一次,比賽路線途經6大洲,包括6次跨洋航行,全程4萬多海里,完成比賽需要近1年的時間。整個賽程分為多個賽段,每條參賽船設約10名船員全程參賽,每個賽段也會接收幾名臨時船員。

克利伯環球帆船賽的參賽船隊,除了船長是專業選手,其他成員均是帆船業餘愛好者,其中40%的參賽船員在報名參賽和賽事培訓之前沒有任何航海經歷。正因如此,每一屆比賽中,都有約1/3的船員會因為受傷、抑鬱、家庭變故等原因退出比賽。據統計,目前世界上成功完成環球航海的人,比登頂珠穆朗瑪峰的人還要少。

2006年,青島成為克利伯環球帆船賽在中國的首個停靠港。恰在這一年進入青島航海圈的宋坤,親身經歷和見證了青島這座“帆船之都”的成長和夢想。

“克利伯環球帆船賽的主題是‘Challenge yourself,Change your Life’,也就是‘挑戰自己,改變生活’,這對當時的我產生了很大吸引力。”彼時正處於人生迷茫期的宋坤認為,如果自己可以透過環球航海的層層試煉,就會變成一個更有勇氣的人,至少會對未來的人生更有信心。於是,她毅然報名參加了“青島號”大帆船環球大使船員的選拔。

宋坤當時報名參賽也不完全是“心血來潮”,而是有一定航海經歷積累。早在2011年,她就曾參加2011/12克利伯環球帆船賽第8賽段的比賽,當時使用的賽船也是“青島號”。在這個賽段,她跟隨船隊從紐約出發,抵達倫敦,用了一個半月跨越大西洋,走的是當年“泰坦尼克號”的路線,只不過方向相反。

報名後,宋坤順利通過了層層選拔。她提前去英國皇家遊艇協會接受正規船員培訓,學習更多關於洋流、季風、國際交通規則、無線電通訊、自救與他救等方面的知識和操作技能。她還堅持進行體能鍛鍊,並籌備了各種航海裝備、組建了媒體團隊、談妥了贊助商。

辛辛苦苦準備了一年,可就在出發之前8個月,宋坤的母親突然病倒了,肝癌晚期。對於單親家庭長大的宋坤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宋坤開始陪著母親進行介入治療,每月都到腫瘤醫院“報到”。看著最重要的親人遭受病痛折磨,宋坤決定放棄籌謀已久的環球航海計劃,留下來陪伴母親。

但母親知道女兒心中的夢想。“我知道你為這件事情付出了多少努力,所以我希望你能夠去完成它。天底下沒有父母不希望把孩子留在身邊,但父母更大的開心是看到孩子開心。你要答應我,無論環球多麼艱苦你一定不能放棄,媽媽也答應你,無論癌症的治療有多麼困難我也一定不放棄。”時隔多年,回憶起母親當年的話語,宋坤依然眼含熱淚。

帶著母親的祝福和約定,2013年9月1日,宋坤在倫敦港登上了70英尺長的“青島號”大帆船,在汽笛和告別聲中駛離了港口,開始了人生第一次環球航海。

眼睛在天堂,身體在地獄

環球航海,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宋坤用10個字回答:眼睛在天堂,身體在地獄。

說“眼睛在天堂”,是因為浩瀚的深海大洋,會呈現出大陸之上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畫面和場景,讓人震撼不已。宋坤舉了幾個例子:

在赤道無風帶,午夜天空中沒有月亮,星星格外明亮,橫跨天際有一條白霧一樣的緞帶,那是無數來自遙遠時空的星星的光芒,是銀河;

穿越赤道之後不久,有一天宋坤正站在甲板上,一隻不知從哪裡來的大海鳥在眾目睽睽之下忽然落在她手臂上,她驚訝極了,擎著胳膊不敢動;

在大西洋,每天都有幾隻海豚在船邊盤旋,有一次一頭巨大的藍鯨突然從水裡躍到空中,脊背是藍灰色的,肚皮是白色的,特別美;

有一天晚上,帆船經過一大片水母聚集區,熒熒之光點亮整個海面,船尾兩側舵葉不停攪起水母,在黑暗的海面上劃出一道夢幻般的閃光航跡……

“海洋的那種美,很難用語言來形容,鏡頭也拍不出來。”宋坤感嘆。

說“身體在地獄”,是因為置身大洋的帆船和水手,每時每刻都在面臨考驗,還時不時和“死神”擦肩而過。

比如飲食。遠洋航海,新鮮的蔬菜很快就會爛掉,除了玉米和豆子罐頭,只能儲備很多的洋蔥、胡蘿蔔、土豆。

比如潮溼。在太平洋低氣壓區,天永遠是灰的,甲板下面總是汪洋一片,水手一覺醒來,內衣都沒能用體溫捂幹,溼乎乎地貼在身上,難受得要命。

再比如,作息。宋坤介紹,當時“青島號”上十幾名船員,分為左舷班、右舷班兩個組,輪流值班。白天5小時一班,晚上4小時一班,中午2個小時兩個班組同時值班,共同完成清理船艙積水以及午餐等事項。“一晚8小時的睡眠是不存在的,你的生活迅速在上值下值的4個小時的節奏下變成一小段一小段,基本上除了值班就是睡覺。大陸上的時間概念會迅速瓦解,不知今夕是何年的狀況屢屢存在,有時醒來,看見地平線上的太陽,會真的想不起來這究竟是朝陽還是落日。”宋坤說。

當然,與真正的生死考驗相比,生物鐘的紊亂微不足道。在航海日記中,宋坤用一段又一段驚心動魄的描寫,記錄了自己所經歷的一個又一個危急時刻:

“北太平洋的風暴真是一個賽一個的兇殘……狂風捲起海面上的飛沫,像沙礫一樣沒命甩過來。除了舵手必須堅守崗位,所有人都蜷縮在甲板中間最低最安全的位置。”

“八米高的浪在船周不安地翻滾著,海水活像煮沸了的濃湯,巨浪粗暴地推搡著我們的船在暗夜的崇山峻嶺間跌跌撞撞,不時一個巨浪以排山倒海的氣勢蓋上甲板,人就瞬間給壓在了水下。”

“甲板上的每個人都用安全索把自己和船緊緊地掛在一起,在這個完全癲狂的時空之中,船是我們生的唯一維繫,一旦被甩出甲板,就是毫無疑問的巨浪中的長眠。”

“一片無盡的黑暗風雨汪洋中間,摧枯拉朽的自然偉力再次向我們展示了它的冰山一角,我們渺小纖弱如螻蟻,生與死不過是在翻雲覆雨之間。”

……

宋坤回憶,當時“青島號”大帆船上的環球船員有女船員3人,然而比賽開始不到3個月,就只剩下宋坤1人。

“女船員原本就不如男船員強壯,即使是生理週期期間,也要在巨浪滔天的甲板上像個爺們兒一樣幹活。無論是最為顛簸和危險的前甲板工作,還是幾個人拼了命才能拎得動的幾百斤重的船帆,一個蘿蔔一個坑,不能勝任分配的工作就會被看扁。”宋坤說,自己上船後領悟的第一條生存法則就是:船上不看臉,不看出身,不看性別,也不看財富,唯一的標準就是,你能為這條船做什麼。

第一個中國值班長

在這次充滿嚴酷挑戰的環球航海中,宋坤錶現如何?

羅賓爵士在後來為宋坤出版的航海自傳作序時,給出了答案:“宋坤加入比賽後,很快就成為所有參賽選手中最受歡迎的一個。這不僅因為她開朗友善的個性,還因為她認真對待航海的態度,她很快就被認為是200多名船員中最值得信賴和依靠的人之一。她是一位出色的中國代表。我為她感到驕傲,併為成為她的朋友而感到自豪。”

宋坤說,自己在剛剛登上“青島號”時,就在心裡默默許了一個願望:“我要在‘青島號’做到值班長——做一個能帶領團隊穿越大洋,能在狂風巨浪中讓隊友信任和依靠的實力派‘硬核’女水手!”可是,在這條滿是外國船員的船上,中國船員要努力適應船上的生活和工作已經很不易,更何況還要擔當領導團隊的責任?這不僅要有過硬的航海技術,還要獲得大家的認可和支援。因此,自開賽以來,宋坤就拼命學習船上的各種技術,默默努力和堅持。

這個過程並不容易。宋坤以“史上最虐心的生日”為例,分享了自己在船上的成長和“蛻變”——

“青島號”駛入南大洋時,宋坤迎來了自己的30歲生日。那一天,宋坤在船尾負責掌舵,當時她已經是船上大家公認的一個好舵手。可在大浪和風暴裡掌舵近1個小時後,她感覺體力漸漸不支。想到即將和母親進行衛星通話,宋坤出現了片刻走神。就是在這一剎那,一個巨浪從旁邊打過來,使得帆船瞬間偏離了航道30多度。

等宋坤反應過來,立即把全身的力氣都壓在舵輪上,可已經來不及了。她眼睜睜地看著整條船向下風向一路偏過去,控制主帆的繚繩崩斷了,失去控制的帆杆和主帆被風推出了船體。一整船人,全部被置於非常危險的境地。

“不會開就別開!”船長加洛夫“噌”地跳上甲板,當著眾人對宋坤一聲大吼。最終,在船長的努力下,一切終於迴歸正常,宋坤的眼淚卻掉下來了。“我當時覺得自己再也不配和船上任何人說話了,歷經幾個月好不容易得到大家信任,一下子就崩塌了。”宋坤回憶,自己當時痛苦又內疚,然後開始懷疑自己是否真的適合航海。

次日,宋坤再次被值班長羅伯安排去掌舵。“當我再次手握舵輪,真的是全神貫注,放下虛榮,放下內疚,放下自己,一點兒都不敢去想其他的事情。”宋坤說,她前所未有地深刻感受到信任的重量,也深刻體會到舵手的責任。

“大海航行靠舵手,這不是一件你可以隨便搞砸的工作,這是一件關乎所有人信任和生命的工作。”從那一次之後,宋坤再也沒有出過任何在船上的事故。

開賽半年之後,宋坤的值班長夢想終於成真。她被船長指定為第五賽段值班長,負責帶領船上眾人從澳大利亞布里斯班開向新加坡。這是克利伯環球帆船賽歷史上第一個中國值班長,還是個女值班長。

“做值班長,滿腦子全是活兒,真是操碎了心。”宋坤回憶。值班長總是第一個上甲板,最後一個下甲板,大到導航和路線的執行,小到今天誰該下去清理衛生間,都要清清楚楚地安排好。別人沒事的時候在甲板上曬曬太陽、聊聊天,值班長的眼睛卻要時刻不停地掃視全場——舵手是不是有點兒偏離航向了?那個放在低舷甲板上的球帆有沒有綁結實?風向略變,是不是該調帆了?是不是到點寫航海記錄了?……每逢大的換帆動作,值班長親力親為、一馬當先,還要喊著號子組織大家一起行動,不能出一點兒差錯。

“火辣辣的大太陽,六七個小時的炙烤,每個值班下來我都快神志不清了,整個人從精神到肉體累得虛脫。”宋坤說。儘管身體上和心理上都承受著巨大壓力,但宋坤堅持用更多的努力和更加嚴謹的態度以身作則,事無鉅細一一確認,最終成為一名全船人信得過的優秀值班長。

“在茫茫的大海上,帆船就像是一座孤島。每一個上了這座孤島的人,都要為這條船和船上所有人作出貢獻。只要相信自己,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你真的可以成為你想成為的人。”宋坤說。

站起來,迎接困難

2014年7月12日,“青島號”大帆船在倫敦泰晤士河靠岸,完成歷時315天、4。5萬多海里的環球航行。宋坤由此成為中國首位完成克利伯環球帆船賽環球航海的女水手。

回到青島後,鮮花和掌聲不斷,宋坤卻留出時間專心陪母親與疾病進行抗爭。然而3個月後,無情的病魔依然奪走了母親的生命。

“媽媽在去世之前反覆地說,我是她的驕傲。她最後走的時候,是非常滿足的,她真的用她的生命和我一起完成了這個環球航海。”宋坤說。

送別母親後,宋坤帶著親人的祝福和期望繼續前行。

她有規律地跑步、健身,不再擔心面板白不白,只希望自己身體健康、充滿活力;她考取了英國皇家遊艇協會頒發的船長證書,從一個水手變成讓人信任的女船長,具備了率隊參加國際頂級近岸大帆船賽的資格;她堅持自我學習和提升,順利拿到了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她幫助成立了青島首支女子大帆船隊,鼓勵更多女性加入到帆船運動中來;她整理自己的航海日記,出版了《不為彼岸只為海》一書,在全國各地舉辦一百多場讀書分享會,為大家打開了解水手生活的一個視窗,也給年輕人提供關於夢想的啟發;她活躍在各類帆船賽事、航海培訓、公益活動上,還透過“宋坤愛航海”的公眾號分享著自己在航海世界的所思所想……

“很多人以為水手看慣了風雨,會變得越來越堅硬,但我卻覺得自己的心態變得更加平和,感知幸福的起點越來越低,對事情的容忍點越來越高,很容易快樂,會被一隻海鳥感動,會輕易被他人的溫情打動。”宋坤說。

她認為,踏上帆船環球航海的水手,或多或少都有一點兒想逃避現實,就像那時的她想逃避“離婚後遺症”一樣,但真正到了船上,大家每天都在懷念陸地上的那些人那些事兒,這有點兒像“圍城”。“陸地上待久了,就想回海上,到了海上乘風破浪,又想回陸地。但無論是在陸地還是海上,要活下去的方法是一樣的——站起來,迎接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