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刺桐博物】獅情畫意|石獅市博物館

菜單

【刺桐博物】獅情畫意|石獅市博物館

一座城市的地標往往與當地的文化背景息息相關。

在環泉州灣核心區南端的石獅市,有一座高10米,重240噸的石雕雄獅,底座由中國書法家沈鵬題寫的四個大字“東風醒獅”,書法穩然大氣、蒼遒有勁。這座石雕雄獅身姿雄健、頗具王者風範,它是這座城的市標,也是這座城文化靈魂的精妙表現。

石獅是我國唯一一座以“獅”為名的城市。

【刺桐博物】獅情畫意|石獅市博物館

石獅地名的得來與鳳裡庵前隋唐年間的“辟邪雄獅”有關。據傳,鳳裡原為一處風穴,後來當地百姓在此處建造了一座庵,取名鳳裡庵。因庵前的石亭雕有石獅,便稱為“石獅亭”。據《西方雜誌》“時有石獅子,外來商人在此貿易”的記載,當時的鳳裡是沿海各地通往縣城的官道,彼時商旅往來都以石獅亭的石獅為標記,久而久之,“石獅”便成為這座城的地名。現再尋跡而去,鳳裡庵前的雄獅雕像造型古樸、線條簡單、神態安詳,恍若這千年時光只在它的彈指一揮間。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石獅以“獅”為地名,既取其傳承千年的歷史文化,又契合石獅人所獨具“開拓拼博、勇往直前”的性格特徵。獅文化早已成為石獅人內心最深處的文化之魂——石獅市博物館館長李國宏如是說。

【刺桐博物】獅情畫意|石獅市博物館

座落於石獅市寶塘路69號的有石獅市博物館,佔地面積10。3畝,建築面積7000平方米,主體建築外立面以“穿越歷史”“蚶江鹿港對渡”“服飾文化之都”為主題,採用石材浮雕凸顯石獅歷史文化與社會經濟的特色,是福建省二級物館,也是我國唯一一家展示獅文化的博物館。

《閩臺獅文化》展陳500餘尊“獅子”,是石獅市博物館最早開放的展覽專案。它的展陳內容以“一帶一路”視野下的文化,為創意主題,分為“獅緣”“獅守”“獅舞”“獅戀”四個部分,這些靜態的獅子, 無論是石雕,或是木雕、磚雕、根雕,均栩栩如生。在陶器、瓷器、玉器、鐵器上的子造型十分別致,或憨厚,或傲然,或嬉戲、或威武。它們以自己特有的聲音向人們展現獅文化經由陸上絲綢之路傳入中國的歷史,閩南文化的特色以及獅文化從海上絲綢之路傳播東南亞的經過,展示獅文化的傳入、融合和對外影響。

【刺桐博物】獅情畫意|石獅市博物館

在先秦時期,出生異域的獅子並沒有進入中國。不過,在《爾雅》《穆天子傳》等中原文獻中均有著與獅子相關的記載,稱它“狻猊”,為龍生九子之一,相如虦貓、食虎豹、日走五百里,被視為神獸。公元前138年張騫出使西域,開通了“絲綢之路”,做為貢品之一的獅子正式踏進中國國門。《後漢書》:“章和元年、章和二年,月氏國和安息國遣使獻來獅子”。佛教在魏晉時期十分盛行,身為佛教瑞獸的獅子也因此被更多的國民所瞭解。唐宋以後獅文化慢慢向世俗化演進。異域而來的獅文化隨著中華文化的多年洗禮,添加了諸多中國元素,無論是造型還是內涵,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石獅的獅文化,體現出中華文化寬容而融通的靈活一面。獅文化傳入閩南後,當地聰慧的民間工匠,形成獨自一格的頗具地方文化韻味、富有動態變化的閩南獅雕造型風格。在石獅市博物館“獅文化”展廳裡,有至今不知作何功能使用的獅頭石舟,宋代的大型石獅雕像,罕見的明代臥式首獅,清代磁灶窯醬釉“瓦將軍”,獨特的民國磚雕風獅爺等。看著各式各樣的獅雕,聽著各式各樣的展品故事,不知不覺中隨著這展廳內的獅魂,穿越到各個時代見識各式各樣的人文,併成為其中一個角色。

【刺桐博物】獅情畫意|石獅市博物館

那對名曰“東方醒獅”的清代石獅雕像,通高170cm,底12×56m,雙獅對視,含情多姿,呈現一種喜慶歡愉的氣氛。雄獅開口、露牙、吐舌,前雙肢舉起,抱拋綵球;雌師含唇、呲牙,表情含蓄,撫摸戲弄胸前幼獅。雄、雌雙獅頸系金鈴,臂纏綵帶。隆鼻、環眼、花眉,腮須、頷須、鬃毛、背毛、腳毛螺卷,翹尾。雙獅身軀飽滿粗碩,線條流暢,結構勻稱,雕刻師巧炒地用一條垂到地上的“絲帶”作為雄獅的支撐,雌獅則是利用身下的小獅子作為支撐、突出了力感、質感、動感的藝術效果。整體神形兼備,是閩南獅雕的上乘之作。

【刺桐博物】獅情畫意|石獅市博物館

作為中原文化保留較為完整的閩南人堅信獅子是祥瑞之獸,因此在閩南建築、繪畫及雕塑等藝術門類上均可見獅子形象,它們代表著避邪納吉,彰顯權貴。雄獅象徵威力,雌獅寓意子孫昌盛,雙獅嘴一張一合代表著吐納之意,張是招財,閉是守財。從另一個層面而言,獅文化也反映出傳統社會時期男尊女卑、各司其職的特徵。

石獅市地處閩南民俗文化圈,至今仍保留著古樸的民風,它與臺灣一衣帶水。

2007年,石獅市博物館利用閩臺特有“風獅爺”信仰文化,與金門建立交流機制,獲得金門王明宗先生製作的4尊絕版“風獅爺”每尊身高1米,雕刻細緻、造型各異,或懷抱綵球,或持官筆掛帥印,或手按古銅錢,或擁捧太極圖案的八卦牌,分別寓意為有求必應、加冠功名、招財進寶、平安吉祥,成為館藏珍品。2008年11月,作為大陸第一家專門展示“閩臺獅文化”的特色博物館,與臺灣省私人“中華獅文化”博物館——宜蘭縣“河東堂獅子博物館”締結為閩臺文化交流協作基地。石獅市博物館展廳內現有百餘個清代陶質武士騎風獅爺陶俑群,每一尊風獅爺的表情、動作不一,列陣而立,頗為威風。

神奇的“獅文化”在閩臺文化一本同源的特性表現在風獅爺的文化信仰上。金門在歷史上隸屬泉州府,是海峽中的島嶼,四周並無高山屏障,所以島上居民大部分由閩南一帶的百姓遷移而來。民眾對風獅爺的崇拜從明末清初開始興盛,據《金門縣誌》載:“明清時代,金門、大嶝經歷多次天災人禍,風沙茫茫,糧食絕收,島上居民生活極度艱苦,始於村頭巷尾設定“風獅爺',歲時節間,頂禮膜拜,終於風平沙息,化兇為吉,後來演成能鎮風、鎮厲鬼、鎮水煞、護風水、破路衝、驅邪、求財添丁、升官進爵等無所不能之神物”。當時的金門島正經歷著戰亂與風沙之害。道光《金門志・風俗記》載:“隆冬海風飆發,飛沙滾塵。東方海濱村家,沙壓於室埒,夜棲宿房廬,旦已閉塞、闢除之、始得出入。”在古代,“風獅爺”是眾多辟邪物中最重要的一種。相傳“風神”在閩臺百姓中又稱“風伯”“風師”。因為“師”與“獅”諧音,對生活充滿嚮往的人們認為獅子為鎮宅辟邪之瑞獸,“風師”便變為“風獅”了。因此具有鎮風制煞寓意的“風獅爺”從閩南傳入金門後,迅速在民間傳播開來。人們普遍認為風獅爺可以壓制風害和反制衝煞,蘊藏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價值與藝術價值。當地民眾把風獅爺分為兩種,但較為顯著的共同特徵主要在於臉部,一般為圓眼凸出,鼻頭寬闊,毗咧大嘴,尖銳牙齒。第一種稱為“村落風獅爺”,也叫石敢當。一般安置於村落外緣的地面,體量龐大,最高的有3米多,材質多為石材,形態大多為單獅直立式,守護整個村落;另一種稱為“屋頂風獅爺”立於屋頂之上,大部分是以陶土塑造並燒製而成,形象以騎獅武士為主,兇猛、張口是獅子的特徵,也有少數為單獅形象。二者均被認為具備鎮風押煞、驅邪伏魔的功效。

【刺桐博物】獅情畫意|石獅市博物館

民國人物騎獅紅陶雕像

與獅子形象衍變一樣,獅文化也在不斷延伸。明代是獅文化的高峰時期,石獅子成為古代建築不可或缺的裝飾。但在等級森嚴的古代,石獅子的使用也是有限制的。於是,聰慧的勞動人民為了也享受到獅子的庇護,便將彩布紮成獅子的形象,逢年過節時拿出來亮相秀場,逐漸流行於民間,被演變成一種祈福活動,這活動便是“舞獅。”

舞獅活動在明清時期傳入石獅,有南獅、北獅之分,雖形式有所區別,但都隱含著當地百姓祈求平安、祈求富足的美好願望和期盼。石獅人將富有“開拓、拼搏”的石獅精神融人到舞獅這項集娛樂性、趣味性、運動性為一體的競技比賽技能當中,並傳播世界各地,展現石獅地域文化的特色和人文蘊涵,演繹具有閩南獨特符號的民俗活動中獅文化的另一番動態美。

從某種角度上講,石獅市博物館的“獅文化”是石獅市傳承與發展獅文化的舉措縮影,它將深刻影響著石獅後一輩人的生活方式、為人處世和事業發展。

相信石獅的“獅文化”將使這座城市新一輪規劃建設中更加欣欣向榮、活力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