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老北京如何度初夏:妙峰山丫髻山逛廟會,吃應季水果和包兒飯

菜單

老北京如何度初夏:妙峰山丫髻山逛廟會,吃應季水果和包兒飯

前段時間,妙峰山廟會和丫髻山廟會相繼舉辦,人們可以在遠足的同時,感受到老北京傳統的風俗民情。

在舊時,農曆四月的京城非常熱鬧,按照民國年間張次溪先生所著《北平歲時志》記載,這一個月中“廟會佔其泰半”。或許是春末夏初,天氣晴朗,陽光明媚,人們都願意多出來活動,享受酷暑到來之前的一段美好時光。當各家廟會在這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裡頻繁出現時,老北京的特色美食與花事也紛紛同世人見面,構成了老北京特有的初夏風情。

現在不妨從廟會、美食以及花事三個側面入手,一窺昔日老北京的四月天。

各大廟會遊人如織

進入農曆四月,京城的廟會就基本上“連軸轉”了。其中最為重要的當屬妙峰山廟會。按照舊時的習俗,妙峰山廟會從四月初一開廟,各種活動一直延續大半個月,這期間京城男女老幼紛紛前往妙峰山,場面之繁盛絕不亞於如今的香山紅葉節。

老北京如何度初夏:妙峰山丫髻山逛廟會,吃應季水果和包兒飯

民國時期的妙峰山

當年北京城有“三山五頂”之說,這些地方是廟會和香會最為活躍的場所。所謂“三山”指的是門頭溝的妙峰山,石景山的天台山,平谷的丫髻山;“五頂”則是東直門外的“東頂”,永定門外的“南頂”,西直門外長春橋的“西頂”,右安門外草橋的“中頂”和如今鳥巢附近的“北頂”。

這其中屬妙峰山的香會最為繁盛。香會實質上是一種民間花會,也就是宋元時期的“社火”,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在民間形成了非常正規化的組織,到了明代,這些結社組織被正式稱為“香會”。

舊時北京城,每年三月三都要舉行蟠桃會,地點就在東便門橋南不遠處的蟠桃宮(如今已無存),農曆三月的崇文門一帶,自然是人山人海。

不過四月的主角,就是西郊的妙峰山了。妙峰山全名為“蓮花金頂妙峰山”,因主峰旁有一組絕美的山石,遠看如蓮花,再加上山石的中心處有一塊凸起的巨石,在陽光的照射下,能閃出耀眼的金色,故名為“蓮花金頂”。

老北京如何度初夏:妙峰山丫髻山逛廟會,吃應季水果和包兒飯

妙峰山 視覺中國 供圖

《燕京歲時記》中記載,“妙峰山碧霞元君廟在京城西北八十餘里。山路四十餘里,共一百三十餘里”,這麼遠的距離,在當時交通極為不便的條件下,依然能吸引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百姓紛至沓來。《燕京歲時記》這樣記載當年的熱鬧景象:“廟在萬山中,孤峰聳立,盤旋而上,勢如繞螺。前可踐(踩)後者之頂,後可見前者之足。自始迄終,繼書以夜,人無停趾,香無斷煙。奇觀哉!”

當年與妙峰山有一比的要數如今平谷區(當時歸屬懷柔縣管轄)的丫髻山。它也是從四月初一開始舉辦廟會,其繁盛程度雖然亞於妙峰山,但“山景過之”,即這裡景色非常有特色,因此當時的京城百姓也將丫髻山稱為“東山”。

乾隆皇帝曾有詩歌吟詠丫髻山:“水如銀匼(kē)匝,山是紫芙蕖。柳態籠煙際,桃姿過雨餘。”意思是山邊的流水,曲曲折折環繞山體,山峰本身如一朵出水蓮花。煙雨下柳樹盡顯婀娜的姿態,山下的桃花在雨水過後,更加顯得明媚鮮豔。

丫髻山的得名來自於山體獨特的造型。平谷這一帶的山脈屬於燕山一脈,群山中一座主峰上凸顯出兩座挺拔高聳的巖峰,遠遠望去就如小丫頭腦瓜頂上梳的兩個髮髻一樣,“丫髻山”由此而來。

老北京如何度初夏:妙峰山丫髻山逛廟會,吃應季水果和包兒飯

丫髻山 資料圖 甘南 攝

元代時,當地百姓便在山上興建了一座碧霞元君祠,明末大宦官魏忠賢曾想在此修建自己的生祠,但崇禎皇帝即位後將魏忠賢處死,建生祠一事自然不了了之。

到了清代,丫髻山進入了鼎盛時期,康熙和乾隆皇帝多次來丫髻山。這與丫髻山的地理位置有很大關係。清代從京城向東有兩條主要的御路:其一是經通州,過燕郊到三河至清東陵的南線,即今102國道沿線一帶;其二則是走北線的大新莊行宮(其址在今順義區張鎮行宮村)、丫髻山行宮等入薊州至清東陵。清代時,皇帝東巡或謁陵,路過丫髻山的機率極大,此處的香火也就自然旺盛起來。

康熙五十二年(1787年),是康熙皇帝的六十大壽,丫髻山一帶的官員和百姓捐資在東頂峰修築了一座玉皇閣祈福,此舉令康熙皇帝大為欣喜,並親賜“敷錫廣生”匾額,丫髻山的繁盛便日盛一日,其輻射範圍,已經達到周邊十餘個縣。每年自四月初一開廟之日起,連續十幾天,來自順天府、天津府、熱河府、遵化州等地的百姓及香會十餘萬眾,雲集此地,熱鬧非凡。

在丫髻山香會的眾多表演中,值得一提的是“高蹺會”。丫髻山上臨近皇帝御碑亭有一段山路,名為“四十八盤”,是四十八級較為陡峭的臺階。十二名高蹺表演者要踩著高蹺爬上臺階,其中一位扮演公子的演員,更是要上下往返十一次,因為他所飾演的角色要將其餘十一位接上這四十八盤。為了吸引更多觀眾,他在表演過程中,會加上一些單腳蹦跳等高難度動作。

櫻桃是宮廷裡水果“新味之始”

進入四月,北京城有著很多季節性專屬美食,用時下里流行的話來講,頗有些“季節限定”的感覺。

明代成書的《酌中志》從很多方面反映了宮廷生活的點滴,其中介紹明宮四月的美食,排在第一位的便是四月初八這一天吃的“不落夾”,這種食品“用葦葉包糯米,長可三四寸,闊一寸,味與粽同也。”

除此之外,還有剛剛採摘的大櫻桃,“以為此歲諸果新味之始”,也就是說明代宮廷應季水果的供應,以四月的櫻桃作為開端。

老北京如何度初夏:妙峰山丫髻山逛廟會,吃應季水果和包兒飯

北京的櫻桃 新華社/TAKEFOTO供圖

同時隨著天氣日漸炎熱,明宮於四月二十八日藥王廟進香歸來會吃“冰水酪”。明宮的食品製作方法由於高度保密,因此很多已經失傳,但從名字來看,此種冰水酪主要原材料應該是牛奶和冰,由此看來此種冷飲可能很類似今日的牛奶刨冰或奶油冰棒。

農曆四月恰逢小滿節氣,小麥剛剛灌漿,此時明宮會取新麥穗煮熟,剁去芒殼,磨成細條來吃,這種烹飪的方法在最近熱播的紀錄片《風味人間》中得到還原,而這道美味的名字一直沒有改變:稔轉(“稔”音“忍”,食物名)。明宮以此為五穀新味之始,當然從更深遠的角度來講,吃這道特定時節才有的美味,本身就是為了品嚐稍縱即逝的味道。

包兒飯也是這一時期最有特色的一道飲食,其做法是將各種精肥肉、姜、蒜剁成黃豆粒大小,然後和米飯拌在一起,用較大的萵苣葉子包起來吃。值得一提的是,這道美味後來傳到了關外,被清朝的先祖們所繼承,一直延續到今天。梁實秋先生就曾在自己的散文《菜包》中詳細介紹了這道美食的製作方法,如果有興趣,不妨找來文章參照一試。

除了這些宮廷美食外,民間也有很多“季節限定”性美食,如大家非常熟悉的榆錢餅,這道美食在明末成書的《帝京景物略》中即有記載:“是月,榆初錢,面和糖蒸食之,曰榆錢糕。”除此之外,本月盛放的玫瑰花、藤蘿花都會成為大眾的美食。玫瑰餅、藤蘿餅在昔日的京城比比皆是。

豐臺芍藥名滿京城

進入農曆四月,賞花成為京城男女老少必不可少的樂事。此時,京城的花木之盛,尤以豐臺的芍藥為一絕。芍藥作為觀賞性植物,宋代時盛產於揚州(舊時廣陵),後一路向北,於明代傳入北京。明代時期,芍藥的栽培,在北京受到了自宮廷到民間“至上而下”的推崇。《析津日記》中記載:“芍藥之盛,舊數揚州……今揚州遺種絕少,而京師豐臺,於四月間連畦接畛,倚擔市者日萬餘莖。遊覽之人,輪轂相望。”可見當時的種植之盛與人氣之高。

《酌中志》中記載:“四月初四日,宮眷內臣,換穿紗衣,欽賜京官扇柄。牡丹盛後,即設席賞芍藥花也。”芍藥在當時一躍成為宮殿內苑、皇家園林中常見的花卉,“設席賞芍藥”成為常見的遊賞活動,私家園林、宅邸、寺觀等興起觀賞芍藥的風氣。

老北京如何度初夏:妙峰山丫髻山逛廟會,吃應季水果和包兒飯

景山公園賞芍藥 資料圖 程功攝 TAKEFOTO供圖

比如花之寺(舊時在右安門外,今已無存)就以海棠、芍藥最為著名。震鈞《天咫偶聞》中所描繪花之寺的盛景著實讓人垂涎三尺:“寺以南皆花田也,每晨負擔入城,賣花聲裡,春事翩躚。大都以此間為託根之所,而以芍藥為尤盛。十錢可得數花,短几長瓶,春色如海矣。殆謂寺內以海棠勝,寺外以花田勝,尤以芍藥為勝。”當時,寺裡的芍藥種類非常豐富,它們有著極浪漫的名字:宮錦紅、醉仙顏、白玉帶、醉楊妃等。

時至今日,芍藥依舊受到大家的青睞。在芍藥花圃旁,玫瑰也次第開放,其情景自也是極為豔麗。《燕京歲時記》這樣記載:“玫瑰,其色紫潤,甜香可人,閨閣多愛之。四月開花時,沿街喚賣,其韻悠揚,晨起聽之,最為有味。”近人沈太侔《春明採風志》雲:“玫瑰來自北山玫瑰溝,畏冬風,放種溝中……四月花開,沿街叫賣。”

當年的衚衕、民宅以及街巷的邊邊角角,也都種上丁香、海棠、榆樹、榆葉梅等普通植物,甚至在尋常巷陌,不難發現一棵槐樹上面就開著槐花兒。如今,舊日裡京城的花與故事都已不可追及,但它們依然還留在泛黃的書與照片中,留在老人茶餘飯後的閒談裡。如今,人們仍然可以在角落裡,不經意間,拾起一盞花朵,回味舊時京城初夏的別樣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