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讓綠水青山"流金淌銀" --文旅富縣開拓小康路

菜單

讓綠水青山"流金淌銀" --文旅富縣開拓小康路

讓綠水青山"流金淌銀" --文旅富縣開拓小康路

系列十二

讓綠水青山"流金淌銀" --文旅富縣開拓小康路

張建成 李雲升 攝

初冬裡的第一場雪,讓許多武義人的朋友圈爆了。以前隔著螢幕羨慕北方人,如今武義的綠水青山也裹上了銀裝,自然要選些最美的風景裝入相框。新宅鎮安鳳村,薄雪輕遮掩,朦朦朧朧,宛若水墨仙境;履坦鎮坦頭村,新雪訪舊屋,時光凝固,恰似人間盛景;柳城聯盟上黃村,黃牆戴白瓦,萬籟俱寂,凝成山水畫卷……大美山河間,總會有三兩遊人呼朋引伴前來賞景,而當地的老百姓們也享受這種時光,守著綠水青山,走向致富之路;而更多的外地遊客,則會慕名循著雪景來到武義泡溫泉,在天寒地凍的日子裡享受溫暖,自在愜意。

讓綠水青山"流金淌銀" --文旅富縣開拓小康路

讓綠水青山"流金淌銀" --文旅富縣開拓小康路

讓綠水青山"流金淌銀" --文旅富縣開拓小康路

武義旅遊資源特別是山水資源十分豐富,怎麼才能讓這片山水帶動農民增收致富?靠旅遊!文旅富縣、旅遊富民,作為一直以來武義縣委、縣政府強縣富民的一大戰略,從一開始就深深融入了這片好山好水中。立足溫泉、生態、古村落等資源優勢,武義正透過全方位的營銷宣傳體系,打造培育了一系列叫得響亮的旅遊品牌,溫泉小鎮、牛頭山、大紅巖、延福寺、郭洞、俞源等老牌“貴族”自是不必多說,如今,以千丈巖、大斗山飛行營地、花田小鎮、十里荷花、梁家山、壇頭溼地等新景區新專案為引領,武義旅遊添加了不少“年輕元素”,又吸引了一大批“老饕”來這片江南秘境“尋山問景”。

讓綠水青山"流金淌銀" --文旅富縣開拓小康路

讓綠水青山"流金淌銀" --文旅富縣開拓小康路

開啟“兩山”轉化通道,就是讓農民守著綠水青山,能像守著金山銀山一樣生活。在這方面,就不能不提牛頭山。牛頭山區域以前是林場,山區中35個村的3800名村民一直過著“砍砍柴火燒燒飯、砍砍木頭燒燒炭”的艱苦生活,不僅生活清苦,山林還受到嚴重破壞。為守護這一方青山綠水,守護生態的“純度”,1993年至2003年,我縣實施村民搬遷下山工作,以綠繪景,在村民原宅基地、荒田、荒地上實施“退宅還林、退耕還林”,並啟動了牛頭山景區建設工程。而為了幫助農民增收,2017年牛頭山景區還透過“村景聯建”專案,讓周邊村莊帶資入股,有效帶動了周邊16個集體經濟薄弱村脫貧致富。牛頭山景區的發展,也帶動了周邊村民的“轉型”。60多歲的鄒葉華當了大半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現在靠著在牛頭山景區裡清掃路面,每月可以領取固定工資。“以前靠務農,一年只有4000元不到的收入,現在一個月工資就有幾千元,生活好過多了。”鄒葉華頗為自豪地說。

從過去致富需砍樹,到現在致富需護樹,從“賣山頭” 、“賣木材”到“賣生態”、 “賣景觀”,牛頭山景區的保護開發成為武義文旅富縣、旅遊富民的樣板典範。青山綠水之下,也有更多的山民村民洗腳上田,為這片武義山水美景吆喝起來,一起唱著致富的歌走向未來。

新聞背景:

從緩慢的綠皮火車,到時速兩百公里的高速鐵路;從裝置簡陋的招待所,到格調精緻的高階酒店;從鮮有人問津的旅遊景區,到熙熙攘攘的山水古村……旅遊已經從曾經遙不可及的奢侈享受,成為了大眾生活方式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旅遊的普及化帶來旅遊經濟的騰飛,更成為旅遊富縣富民的堅實地基。

武義旅遊從無到有,由弱變強,得益於機制、思路和手段的創新,更是我縣長期以來一以貫之緊抓旅遊發展、堅持文旅富縣戰略的回饋。作為傳統的農業縣、後來的工業縣,武義縣委、縣政府利用後發優勢,立足浙中城市群錯位發展,成功走出了一條寬廣的強縣富民之路。同時,武義還積極探索了下山脫貧3。0工程、旅遊優惠政策、“村景聯建”、旅遊崗位帶動等經驗做法,成功為農民增收致富開拓了新渠道。

記者:劉夢菡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編輯:王奧君

稽核:何燦

監製:呂觀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