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河南內鄉有個"稀罕"寶貝,700年前的縣衙,規模宏大

菜單

河南內鄉有個"稀罕"寶貝,700年前的縣衙,規模宏大

河南內鄉有個"稀罕"寶貝,700年前的縣衙,規模宏大

“威武……”相信大家看到這兩字一定會想起劇中縣衙,一群人喊著有冤,縣令大人眉頭緊皺,思索著這樁案子怎麼偵破。一般在縣衙公堂的案件,大多是擊鼓鳴冤,讓大人做主的。

那現實中有縣衙嗎?有,我國有很多縣衙的遺址,其中最著名的在河南內鄉,被稱為“天下第一衙”,始建於1304年,距今已717年,佔地約4。7萬平方米,是個4A級景區,可謂是“稀世珍寶”。

河南內鄉有個"稀罕"寶貝,700年前的縣衙,規模宏大

內鄉縣衙是根據故宮為根本建造的,有260多個房間,18進。雖然始建於元大德8年,但是經歷了三個元明清朝代的擴建後,才有瞭如今的面貌。

“北方有故宮,南方有縣衙”是對它最高的稱讚,而內鄉縣衙也能與故宮齊名。如今這座縣衙成了博物館,每年吸引了很多遊客前往,為河南的經濟也貢獻了一份力量。

河南內鄉有個"稀罕"寶貝,700年前的縣衙,規模宏大

從大門進去後,左邊是遊客中心,旁邊是監獄,而大門的右邊是購物中心,旁邊是書畫院;往裡走經過儀門後能看到戒石坊,而左邊是吏舍,一般是不開放的,右邊是品茶聽戲的地方。繞過戒石坊,就到了大堂,穿過大堂就能看到二堂,在其中間左邊是文化展,右邊是群塑展館。

二堂後面是夫子院、穿廊和三堂,在後面就是後花園了。而在二堂和三堂之間,左邊是展覽衙門奇案的地方,叫西花廳,右邊是賬房、民俗實物展等,叫東花廳。這就是整個內鄉縣衙的大體結構。

河南內鄉有個"稀罕"寶貝,700年前的縣衙,規模宏大

衙門整體結構跟故宮很像,但它是灰瓦白牆,門窗是硃紅色的,每個門前都放有盆栽,而路面鋪蓋的全是磚塊,顏色也是灰色的。

進入衙門之前能看到一個標誌性建築“宣化坊”,造型比後面的縣衙高,由幾根紅柱子支撐的3個屋簷組成,屋簷的整體顏色為瓦青色,中間屋簷比旁邊的高一些,下面中間位置的牌匾上寫著“菊潭古治”,而字的背景顏色為藍色,旁邊是一些深色調的花紋。

河南內鄉有個"稀罕"寶貝,700年前的縣衙,規模宏大

而矮一點的屋簷下面是冷色調中加點紅色,讓這抹暖色異常亮眼。為在紅色柱子中間都有一頭石獅子,共4頭,大概是為了防止宣化坊倒塌準備的吧。

走到衙門門前,有檢票進去的入口,兩邊柱子上有一副對聯,是1892年章炳燾寫的,而上面牌匾上“內郎縣署”四個字,前面還掛了紅色的燈籠,讓其在黑白色之間異常顯眼。

河南內鄉有個"稀罕"寶貝,700年前的縣衙,規模宏大

往裡走重點在大堂,也就是牌匾上寫著“內郎縣正堂”字樣的房子,旁邊兩邊柱子上也有一副對聯,也掛了紅色的燈籠。大堂整體結構是灰瓦,黃顏色的磚塊組成,屋簷是往上翹的,兩邊還有一些裝飾。內部被攔著欄杆,只能遠處觀看,但也能看到裡面大概的模樣,跟電視上的場景差不多,只是沒有喊冤的人和縣令罷了。

看了縣衙的人應該都發現了一個問題,裡面幾乎每個門上都有一副對聯,但也有一個例外,在“寅賓館”卻只有下聯,沒有上聯。這裡是縣令接待上級官員,官員居住的地方,而上聯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但上聯的柱子上卻是空的,至今沒人對出來,畢竟要有一定的文化內涵,結合上聯和寅賓館來出上聯。

河南內鄉有個"稀罕"寶貝,700年前的縣衙,規模宏大

別看這是一個小小的衙門,裡面是有很多藏品的,比如石碑、銅鏡、石器。其中石器名氣是最大的,石鬥長94cm,寬35cm,高約32cm,是古代測量糧食多少的工具,在道光16年製作的。石鬥上還有一塊黑色的區域,上面有一些關於石斗的文字。

而迎春池也是石頭製作的,位於衙門裡面,如今裡面全是水,而上面是一塊上面石碑,上面寫著中文和英文,說明了改池子是每年縣衙打春的石槽,用來接雨水的,目的就是迎春。雖然現在看起來就是一個水槽,但儲存到現在也不容易,當時也有很大的作用。

河南內鄉有個"稀罕"寶貝,700年前的縣衙,規模宏大

內鄉縣衙雖然後期被修建過,但內部的古蹟還是很多的,是我國儲存最完整的縣衙,值得觀看。其門票價格為幾十元,如果需要人講解,還需要另付講解費用,但老人、小孩、殘疾人等都是免費,學生半價。如果你現在是學生,趕快趁著暑假去看看吧,當地天氣還不炎熱,美食眾多,特別適合遊玩。

河南內鄉有個"稀罕"寶貝,700年前的縣衙,規模宏大

河南內鄉有個“稀罕”寶貝,700年前的縣衙,規模宏大

700年前縣衙是什麼樣?河南內鄉現存著一個“稀世珍寶”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旅行中的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