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大禹為何將夏朝國都設在四方湖畔的懷遠古城?

菜單

大禹為何將夏朝國都設在四方湖畔的懷遠古城?

大禹為何將夏朝國都設在四方湖畔的懷遠古城?

(作者:趙輝)筆者在《四千年前的夏朝國都究竟在哪裡?》文章中,透過對夏朝十四代夏後的主要經歷、人生軌跡,懷遠縣古城鎮古城遺址的地理地貌與《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描述的對比,關於古城遺址的民間傳說故事,以及筆者對古城遺址地理地貌的瞭解考察,基本確定懷遠縣四方湖畔的古城遺址最早為四千年前的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的國都。筆者的這一結論,雖然缺失相關國家考古單位在這方面所作結論作為重要的論證證明,但筆者所瞭解的情況比相關單位更多、更具體,足以得出這一明確性的論斷。對於考古方面的證明,這不是筆者個人所能左右的,是需要花費大量的財力、物力、人力,非個人所能擔負的任務,相關的考古證明只能留待後人去尋找。

對夏朝國都在淮河流域塗山地區的四方湖畔的古城遺址的結論,相信不僅相關歷史專家對此感到有些天方夜譚,對於大眾讀者來說也是不明就裡。黃河流域作為中華文明起源的大本營,是中國曆代王朝國都設定的主要地區,是中國文明歷史起源的根深蒂固觀點。而代表華夏民族起源的夏朝,怎麼會把國都設在淮河流域的塗山地區?在從古到今的所有文獻中,也從無此說。大禹為什麼會把夏朝的國都設在四方湖畔的古城鎮?筆者只有把這個事情闡述清楚,找出夏朝定都古城的線索,才能讓讀者瞭解與接受,大禹在四方湖畔的古城鎮建立夏朝國都的合理性與必要性,才能認可與接受夏朝國都在塗山地區的事實。

大禹為何將夏朝國都設在四方湖畔的懷遠古城?

《史記·夏本紀》記載:堯崩,帝舜問四嶽曰:“有能成美堯之事者使居官?”皆曰:“伯禹為司空,可成美堯之功。”舜曰:“嗟,然!”命禹:“女平水土,維是勉之。”禹拜稽首,讓於契、后稷、皋陶。舜曰:“女其往視爾事矣。”禹為人敏給克勤;其德不違,其仁可親,其言可信;聲為律,身為度,稱以出;亹亹穆穆,為綱為紀。禹乃遂與益、后稷奉帝命,命諸侯百姓興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禹傷先人父鯀功之不成受誅,乃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大禹雖然“禹為人敏給克勤;其德不違,其仁可親,其言可信;聲為律,身為度,稱以出;亹亹穆穆,為綱為紀。”在舜帝的朝中,具有很高的人望,但其所受領的職務卻是誠惶誠恐、極具風險、出力不討好、居無定所的工作——到全國各地治理洪水,一旦不成功將招遭受父親鯀一樣的結局。即使放到現今的官場,也是人們避之不及的職務。父親鯀雖九年辛苦治水,卻因此喪命。大禹自然清楚自己的使命與處境,以至勤勉治水年齡將近三十而未成婚。所以,大禹治水其時並不像後來受到萬民擁戴的地位。

在《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第六》中記載:“禹三十未娶,行到塗山,恐時之暮,失其度制,乃辭雲:吾娶也,必有應矣。乃有白狐九尾造於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之證也。塗山之歌曰:綏綏白狐,九尾痝痝。我家嘉夷,來賓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際,於茲則行。明矣哉!禹因娶塗山,謂之女嬌。取辛壬癸甲,禹行。十月,女嬌生子啟。啟生不見父,晝夕呱呱啼泣。”大禹三十未娶的情況,放到現在也屬於大齡青年,還是個統領全國治水的總指揮,可見大禹承受的精神壓力是相當的大。還好,當時的朝代還是很人性化、很有人情味的,規定三十不婚,就必須要成婚,否則就不能做公務員。於是,大禹治水途中在塗山娶了塗山氏女嬌,女嬌也成為大禹人生中的貴人,輔助大禹功成名就。因此,塗山也成為大禹的命中福地,“白狐九尾造於禹”“其九尾者,王之證也”,有此吉象、命運轉折,大禹在禪讓獲得帝位,功成名就,怎能不把王之都城建在塗山地區、四方湖之陽的古城,以示龍興之地?

根據司馬遷《史記·夏本紀》的記載,大禹因治水有功成為天子,開啟了夏朝的歷史。在建功立業的地方、在受到萬民擁戴的區域,建立夏都,不是更容易擁有統治的基礎與維護好治水的成果?

大禹為何將夏朝國都設在四方湖畔的懷遠古城?

《史記》:(舜)帝曰:“毋若丹朱傲,維慢遊是好,毋水行舟,朋淫於家,用絕其世。予不能順是。”禹曰:“予娶塗山,癸甲,生啟予不子,以故能成水土功。輔成五服,至於五千裡,州十二師,外薄四海,鹹建五長,各道有功。苗頑不即功,帝其念哉。”帝曰:“道吾德,乃女功序之也。”大禹對自己建立的功績,始終惦記妻子塗山氏女嬌的付出與對兒子啟的虧欠,把妻兒的付出也記在全國治水成功的重要因素。才能為舜帝達成“輔成五服,至於五千裡,州十二師,外薄四海”的功勳。可見塗山的妻兒在大禹心中的重要地位。

《史記》:“帝舜薦禹於天,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喪畢,禹辭闢舜之子商均於陽城。天下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國號曰夏後,姓姒氏。”大禹雖然被舜帝名正言順地立為帝位的合法繼承人,但大禹卻堅決的辭讓不受,主動退讓於舜帝的兒子商均來接受帝位,並且離開舜帝的國都,遠走躲避於陽城,以讓商均順利接受帝位。這一方面說明大禹的崇高風格,另一方面也說明,大禹此時離開了舜帝時的國都區域,遠遠避於陽城。如果從大禹的躲避的目的來說,這個陽城距離舜帝的國都應是比較遙遠,才能達到避讓帝位的目的。在大禹功成名就又不想繼承帝位的情況下,大禹會到哪裡去呢?當然最好的選擇就是返回家鄉或者去到妻子家鄉,去到治水建功立業的地方。

雖然大禹有心讓出帝位,無奈“天下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國號曰夏後,姓姒氏。”天下諸侯都離開商均,前往陽城去朝拜大禹。這就是大禹將夏朝的國都設在遠離舜都地區,來到塗山地區的重要原因。

而《吳越春秋》所述情況,治水成功受到上天的青睞,也是大禹來到塗山地區的一個不可或略的原因。其中詩句“我家嘉夷,來賓為王”的“嘉夷”什麼意思?是說大禹本身就是東夷人?不能再聯想下去,否則會否定數處的大禹故里,破壞當地的旅遊資源。

在宋朝出土的西周詩祖尹吉甫兮甲盤銘文:“隹五年三月既死霸庚寅,王初格伐玁狁於(餘吾),兮甲從王,折首執訊,休亡敃(愍),王賜兮甲馬四匹、軥車,王令甲政(徵)司(治)成周四方責(積),至於南淮夷,淮夷舊我帛畮(賄)人,毋敢不出其帛、其責(積)、其進人,其賈,毋敢不即次即市,敢不用命,則即刑撲伐,其隹我諸侯、百姓,厥賈,毋不即市,毋敢或(有)入蠻宄賈,則亦刑。兮伯吉父作盤,其眉壽萬年無疆,子子孫孫永寶用。”。其中“王令甲政(徵)司(治)成周四方責(積),至於南淮夷,淮夷舊我帛畮(賄)人”的“四方”是否特指成周地區的“四方湖”周邊區域,“淮夷舊我帛畮(賄)人”是否表示淮夷夏朝時就是直接管轄下的方國?筆者認為,這種可能性極大。

那麼大禹即天子位的陽城,是哪裡的陽城呢?是否是筆者所判斷的四方湖畔的古城呢?古城鎮歷來的地名沿革是怎樣的呢?

大禹為何將夏朝國都設在四方湖畔的懷遠古城?

縱觀中國歷史上的陽城有數處,為此形成了很多歷史公案,大多沒有什麼明確結果。大禹即天子位的陽城是最知名的陽城公案,至今沒有答案。另一個比較有名的陽城公案就是陳勝故里陽城。司馬遷在《史記》中一句“陳勝者,陽城人也”,讓登封陽城、方城陽城、商水陽城、安徽宿州南陽城,為陳勝故里陽城爭論了數千年,沒有明確結果。筆者在《被歷史遺忘的陳勝故里》文章中,明確考證了陳勝故里為安徽省懷遠縣陳集鎮君王村,君王村的2200年的古銀杏林即為農民起義領袖陳勝的衣冠冢,那麼陳勝故里周圍幾十公里範圍內必有一個陽城。把農民起義領袖陳勝前往的目的地北京密雲、起義地點大澤鄉、君王村和懷遠古城鎮用直線連線起來,我們發現這四個地點基本是在一條直線上。因此,筆者有理由判斷,古城鎮所在位置極有可能就是司馬遷所說陳勝故里的陽城,雖然此陽城在秦漢時已完全不見歷史文獻中所記載。

即使如今,對古城鎮歷史上的名稱沿革,地方縣誌也沒有明確記載,使得“古城”作為地名,不明不白、不清不楚地沿用至今。而官方確認的漢朝向縣,顯然不是古城鎮最早的歷史;隨便在古城的遺址上撿一塊瓦片,都可判斷瓦片的歷史要比漢朝向縣悠久的多。換句話說,古城鎮歷史悠久到已經無人能考證出它的出處,成為像夏朝一樣真實存在,但無人能知的傳說,只能把不是地名的“古城”當做地名來使用。古城地名的稱謂,原來也實至名歸,是天下第一古城。作為夏朝國都的四方湖畔古城如果稱為中國古城第二,還有哪個城市敢稱中國第一古城?

筆者對古城鎮可能為司馬遷所說的陽城,也只能是傾向性的判斷。筆者可以判斷古城遺址就是夏朝國都,距離古城北十多公里遠的君王村就是陳勝故里,但卻無法確定其就是《史記》裡所記載的大禹與陳勝故里的地名陽城。如果得到肯定的話,那麼這兩個陽城公案就可以一併解決了。正是因為歷史記載的偏離與缺失,導致夏朝國都與陳勝故里的陽城爭論困擾了中國歷史幾千年,從現有史料中已很難找到明確答案,只能透過這種旁徵博引、各種方式來進行基本確認。

大禹為何將夏朝國都設在四方湖畔的懷遠古城?

因此,透過以上幾種具體歷史資料、歷史事件分析,大禹來到塗山區域的四方湖畔建立夏都,一是因為大禹為了辭讓天子位,二是報答塗山氏人對自己建立治水功績的鼎力支援,三是為了回報東夷地區部落對自己的信任與支援,維護治水成果。在大禹避辭天子位、頤養天年的地方,受天下諸侯的強烈擁戴而在塗山地區四方湖畔,建立了夏朝,四方湖畔的古城遺址也就此成為夏朝國都。(作者:趙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