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和諧人生“絲源祭祖 文化長征”團隊走進海南三亞崖州古城

菜單

和諧人生“絲源祭祖 文化長征”團隊走進海南三亞崖州古城

2021年5月31日,和諧人生“絲源祭祖 文化長征”團隊到達海南崖州古城。追尋中華民族絲織品發展淵源。

和諧人生“絲源祭祖 文化長征”團隊走進海南三亞崖州古城

中華文明五千年,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和文化標識。黃帝正妃嫘祖輔佐黃帝統一天下,為國、為民、為和諧社會奮鬥終生。她為中華民族傳承發展作出了豐功偉績:首創蠶桑、衣被天下、協和百族、帛化干戈、駕宮室、墊國基。她擁有中華民族的偉大母親優秀品質和最光輝形象,被世人尊稱為“人文女祖”、“中華聖母”、“行神”、“道神”、“祖神”、中華民族第一位“和平女神”、“蠶神”、“先蠶娘娘”和“絲綢之母”等。她堪稱中華民族上古時代最傑出的、偉大的、唯一的大發明家和女科學家、政治家、軍事家、改革家、慈善家和教育家。嫘祖是空前的女性,是中華民族最偉大的母親。中華母親嫘祖是炎黃子孫永遠不能忘記的女神。

和諧人生“絲源祭祖 文化長征”團隊走進海南三亞崖州古城

隨著歷史車輪滾滾向前,大約4100年後宋末元初崖州(治所在今海南省三亞市崖城鎮),著名的棉紡織家、技術改革家黃道婆(1245年?-1330年?)堅持40年,向黎族婦女學習棉紡織技藝並有改進,總結出“錯紗、配色、綜線、挈花”的織造技術。元朝元貞年間(1295~1297年),返回故鄉上海,教鄉人改進紡織工具,製造擀、彈、紡、織等專用機具,織成各種花紋的棉織品。黃道婆對促進長江流域棉紡織業和棉花種植業的迅速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後人譽之為“衣被天下”的“女紡織技術家”。卒後瓊、滬兩地鄉民均立祠奉祀。

和諧人生“絲源祭祖 文化長征”團隊走進海南三亞崖州古城

崖州古城,即現海南省三亞市崖城鎮,位於三亞市西40多公里處,自南北朝起建制崖州,宋朝以來歷代的州、郡、縣治均設在這裡。今天的崖城,以其悠久的歷史和繁多的名勝古蹟而成為海南旅遊勝地。 海南建省辦大特區後,崖州城的城門已修繕一新,顯得雄偉壯觀,中外遊客川流不息。在崖城還有聞名海內外的風景區大小洞天,其形如巨鰲,枕海壁立,峰巒竟秀,林木重疊,山奇石怪,千姿百態,綠榕垂蔭,紅豆如星,泉清似醴。

三亞古稱“崖州” ,歷史悠久,人文璀璨,早在秦始皇時期設定南方三郡,崖州是其中之一的象郡的“外檄”(邊界)。在宋以前為土城,南宋慶元四年(1198年)始砌磚牆,後經元、明、清三代擴建,成為一座規模較大的堅固城池。古城現存文明門、北門小段城牆及崖城學宮、迎旺塔、盛德堂等古建築。後經元、明、清三代擴建,使之成為海南島規模較大的一座堅固的城池。

和諧人生“絲源祭祖 文化長征”團隊走進海南三亞崖州古城

史料記載,古崖州城在宋朝以前為土城,南宋慶元四年(1198年)始砌磚牆,紹定六年(1233年)擴大城址,開東、西、南三個城門。古城後經元、明、清三代擴建,成為南疆規模較大的堅固城池。清道光年間,古城建築基本定形,古城東、西、南、北門分別是陽春門、鎮海門、文明門和凝秀門。城外開護城河設吊橋,城內設禦敵樓、譙樓、月城等。

和諧人生“絲源祭祖 文化長征”團隊走進海南三亞崖州古城

宋末元初著名的女紡織家黃道婆,居住在崖城水南村近40年之久,向當地黎族人民傳播紡織技術。歷代的文人墨客,聖賢學者,達官名流的流配謫居,廣東、浙江、福建等發達地區的商賈留居落籍,對崖州城的興盛,具有重要的影響。 到了明代時,崖州已具有“弦誦聲黎民物庶,宦遊都道小蘇杭”的盛況。

和諧人生“絲源祭祖 文化長征”團隊走進海南三亞崖州古城

據《三亞市志》記載:乾隆二十年,崖州已設有東關市、西關市,老街上有布店、酒店、首飾店、書店等三十多間。可以想象,昔日崖州古城商羅棋佈,商賈雲集,滿街人流,一派繁華熱鬧的景象。

和諧人生“絲源祭祖 文化長征”團隊走進海南三亞崖州古城

從唐朝(注唐代的崖州不在今三亞,唐代的崖州最早在海南西部,後來遷往海南北部)起不少官僚名仁被奸臣陷害,曾被流放到崖州城來。單是副宰相以上的大官重臣就有14人之多,如唐朝的韋執誼、唐瑗;宋朝的丁謂、趙鼎、盧多遜、胡銓,元朝的王仕熙,明朝的王個、趙謙等。因此崖城又有“幽人處士家”之稱。尤其是著名的唐高僧鑑真和尚於唐代天寶七年(748年)第五次東渡日本時,遭遇強颱風襲擊,所乘坐的帆船飄流到崖州城,他在這裡幫助修建了大雲寺,留下了一批准備帶去日本的佛教經典,這是崖城文化史上帶有神奇色彩的寶物。元朝女棉紡織革新家黃道婆,也曾居住在崖城的水南村近40年之久。到了明代,崖州已具有“弦誦聲黎民物庶,宦遊都道小蘇杭”的盛況。原古城有東、西、南三門。東門叫陽春門,西門叫鎮海門,南門因在學宮之前,故稱文明門。東、西兩門早已無存,修繕一新的南門,是幾經劫難而殘存的唯一崖州古城真跡。修復後的南城門,呈拱形,赭紅色,門庭垛口均仿舊修復,門北“文明門”三字是清代磨石碑刻,字跡清晰如故。修復後的南門上添建一座兩層亭式稜房——文明樓,與城門渾成一體,使之更加雄偉壯觀。

和諧人生“絲源祭祖 文化長征”團隊走進海南三亞崖州古城

海南建省辦大特區後,崖州城的城門已修繕一新,顯得雄偉壯觀,中外遊客川流不息。在崖城還有聞名海內外的風景區大小洞天,其形如巨鰲,枕海壁立,峰巒竟秀,林木重疊,山奇石怪,千姿百態,綠榕垂蔭,紅豆如星,泉清似醴。明朝時曾在此建有“鰲山書院”,在鰲門的西南麓海濱,便是“大小洞天”,南寧淳熙年間吉陽知軍周康遊此地時曾做《摩崖》、《石痕記》等名著。淳佑年間郡守毛奎做《大小洞天記。進入小洞天登上“鉤臺”》,只見水連天、天連水,水天一色,那巍巍磐石迎擊波浪,臨海雄踞,上面有一市尺見方“鉤臺”兩字,這是毛奎所寫。還有一塊精緻的摩崖石刻,1962年郭沫若同志來遊時留下的詩詞和題記。一條長石形成的“構繩”從構臺上沿著石壁垂延下海,大為神奇而耐人尋味。“鉤臺”下面是幽曲深徑的崖洞,“小洞天”三個醒目大字刻在洞口上方。東邊是迷人的“海山奇觀”,此外還有直指雲天、疊石崢嶸的“試劍峰”和層層疊石形成的“天梯”。還有被形容為“中虛不載江湖物,外實無煩斧鑿修”,形象逼真的“石船”以及維妙維肖的“仙人腳印石”和神奇的“鯊魚墳石”,尤其是那離奇莫測的“景猶奇絕而深秘”的“大洞天”更加吸引遊人。

和諧人生“絲源祭祖 文化長征”團隊走進海南三亞崖州古城

在崖城的西北附近還有令人神往的“玉井溫泉”兩池相鄰,原先是一池半暖半冷,一池熱滾如沸,卻是暖者變涼,滾者熱,洗浴正宜。明朝正德年間曾砌石保護,久而傾倒,到清朝光緒十五年,知州唐意源重修,建築“既濟亭”,而今亭廢泉在,仍是玉井如鏡,四時皆宜沐浴。

和諧人生“絲源祭祖 文化長征”團隊走進海南三亞崖州古城

崖城鎮現為是三亞唯一的歷史文化名鎮,現存的歷史文化遺產眾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個——最南端的孔廟——崖城學宮);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3個,如盛德堂、廣濟橋、迎旺塔等;書院、公館、會館、廟宇、名人故居和重要古名居50多座,如鰲山書院、三姓義學堂、何秉禮故居、廖永瑜故居、孫氏宗祠等;新石器遺址7個如河頭遺址、卡巴嶺遺址等;古城牆和歷史文化遺蹟地20個,如鍾芳故里、相公廳、鑑真和尚登陸地、黃道婆崖城居住地等;民國時期歷史騎樓街區,轎伕、牌坊騎樓街區等;紅色歷史紀念地,如崖城革命歷史紀念碑等。

崖州古城這些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蘊涵著三亞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是2000多年三亞文化的符號和生動反映,是不可再生的人文資源,也是異常寶貴的旅遊資源。

(李德宣 文/圖)

作者/來源:綿陽企業網官方網站

和諧人生“絲源祭祖 文化長征”團隊走進海南三亞崖州古城

宣告: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