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山西這座寺廟以"三怪"聞名 國寶18羅漢頭像 流失海外又迴歸故里

菜單

山西這座寺廟以"三怪"聞名 國寶18羅漢頭像 流失海外又迴歸故里

位於山西省中部的晉中市靈石縣,因隋開皇十年(590年) ,隋文帝楊堅北巡挖汾河開道,得到一塊似鐵非鐵的巨型隕石而得名。悠久的歷史為靈石留下了大量名勝古蹟,自古被譽為“燕冀之御、秦蜀之經”。來到靈石,最值得一看的古蹟,是距縣城東10公里處蘇溪村西側的資壽寺。

山西這座寺廟以"三怪"聞名 國寶18羅漢頭像 流失海外又迴歸故里

資壽寺是一座以佛教為主、道教為輔的和合型寺廟,因其地處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靜升鎮,與“華夏民居第一宅”——王家大院毗鄰,寺前溪流漏漏,山環水繞,寺後青山連綿,景色宜人,歷來被人冠以“處於山明水秀之地,立於人傑地靈之鄉”的美名。

山西這座寺廟以"三怪"聞名 國寶18羅漢頭像 流失海外又迴歸故里

據寺內碑文記載,資壽寺創建於唐代鹹通十一年(870年),現存建築為明成化三年(1467年)重建,天啟二年(1622年)形成現有規模。寺內殿宇巍峨,亭臺林立,鐘鼓樓、大雄寶殿、四大天王殿、三大士殿等15座古建築雖歷經戰火與風雨的侵蝕,仍基本儲存完好。

山西這座寺廟以"三怪"聞名 國寶18羅漢頭像 流失海外又迴歸故里

“資壽”之名,源於“祝帝道以遐昌,資群生於壽域”,其含義是期盼在聖佛的護佑下風調雨順,百姓可以過上富足、健康長壽的生活。作為一座久負盛名的千年古剎,資壽寺的古建築、元代壁畫和明代彩塑藝術與傳統寺院有著不小的區別,被當地人稱為“三大怪”。

“第一怪”是建築隨意蓋,寺院山門前是一座八字影壁,山門為山西特色的過街樓閣建築,進入山門經過一條長長的甬道,第一進院落的兩側配殿為窯洞式建築,第二進院落的大雄寶殿、阿彌陀殿和藥師佛殿竟然擠在一排,這樣的佈局在國內寺院中極為罕見。

“第二怪”是壁畫隨意改,資壽寺的元代壁畫沒有遵循傳統的繪畫套路,特別是大雄寶殿東牆壁畫中的《藥師佛佛會圖》,畫面中竟然出現了漢鍾離、呂洞賓和藍采和等道家八仙的身影。這些由畫師隨意創繪的作品,成為資壽寺壁畫的特色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資壽寺的元代壁畫以石青、石綠、硃紅三色為主,歷經五百多年仍豔麗如初。經專家考證,這與畫師的高超技藝、顏料的純淨,以及山西相對乾燥的氣候有很大關係。據統計,山西寺觀現存的元代以前的壁畫數量,佔全國寺觀壁畫遺存的90%以上。

“第三怪”是雕塑比較帥,資壽寺內原有塑像79尊,大的3米有餘,小的不足10釐米,其中藝術水平最高的,是三大夫殿內的明代十八羅漢。這十八尊羅漢塑像與真人大小相同,每一尊都個性鮮明,栩栩如生,堪稱是三晉古剎群中不可多得的一處勝景。

1993年年底的一個夜晚,襄汾四農民用鋼鋸切斷十八羅漢的頭顱,連夜赴廣州以15000元的價格賣掉,使珍貴的國寶流失海外,不知去向。1999年,愛國臺商陳永泰奔赴多個國家,花巨資購回十八尊羅漢頭像,將它們無償送還原建塑地——山西省資壽寺,這也為資壽寺的十八羅漢增加了一份傳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