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文物之邦、魚米之鄉,來紹興

菜單

文物之邦、魚米之鄉,來紹興

文物之邦、魚米之鄉,來紹興

文物之邦、魚米之鄉,來紹興

@潘偉峰/攝

紹興建城2500餘年,素有“文物之邦、魚米之鄉”的稱謂。雖未謀面,而從過往時光的課本里,已然有它的身影躍然紙面。這裡有魯迅筆下充滿童趣的百草園,更有文人孔乙己的茴香豆和白牆黑瓦的咸亨酒店。就著溫熱的紹興老酒“多乎哉,不多也”,在微微迷醉中品味酒香,恍然在時光的交錯中,又回到舊時。

文物之邦、魚米之鄉,來紹興

文物之邦、魚米之鄉,來紹興

文物之邦、魚米之鄉,來紹興

紹興菜富有江南水鄉風味,以淡水魚蝦河鮮及家禽、豆類為烹調主料,注重香酥綿糯、原湯原汁、輕油忌辣。梅乾菜燒(扣)肉可說是紹興當地最有名的家常菜。是浙菜重要的組成 ,另外醬制菜餚也小有名氣,如醬鴨、醬鵝、醬菜等。

文物之邦、魚米之鄉,來紹興

文物之邦、魚米之鄉,來紹興

與魯迅筆下人物孔乙己緊緊聯絡的茴香豆,早已成為遠近皆知的紹興地方小吃。老字號的飯館有咸亨酒店(魯迅路44號)、蘭香館(上大路1號)、同心樓(解放北路87號)、聚樂園菜館(勝利路37號)等。紹興的美食聚集地主要是魯迅故里一帶及府山西路一帶。

紹興最具代表性美食

TOP 10

↓↓↓

白鯗扣雞

文物之邦、魚米之鄉,來紹興

黃魚的乾製品稱為白鯗,作為紹興美食由來已久。據說在春秋時期越國常吃黃魚乾,相傳吳王伐越曾帶走大批黃魚乾,群臣食之皆稱“美魚”,而“鯗”字正由“美魚”二字而來。白鯗扣雞口味鹹鮮合一,或具有“和而不同”的哲學意味。民間則將其視為滋補。越俗每逢新春佳節有烹製白鯗扣雞的習俗,紹興宴“十碗頭”中亦有此菜。此外,許多民間美食諸如“鯗扣鵝”、“鯗凍肉”、“羊鯗凍”等均由這道菜延伸而來。

推薦品嚐點:紹興開元名都大酒店

乾菜燜肉

文物之邦、魚米之鄉,來紹興

乾菜燜肉為紹興傳統名菜,據說系明代徐文長所創。徐文長雖詩、文、書、畫無一不精,晚年卻潦倒不堪。其時,山陰城內大乘弄口新開一肉鋪,請徐文長寫招牌,店主以一方五花肉相酬。時值文長數月不知肉味,大喜,可惜身無分文,只有床頭底下甏內尚存一些乾菜,便用乾菜一起蒸煮,不料其味甚佳,從此在民間傳開來。

推薦品嚐點:紹興市咸亨酒店

糟雞

文物之邦、魚米之鄉,來紹興

文物之邦、魚米之鄉,來紹興

酒糟,是紹興黃酒釀造後的副產品,因香氣醇和、味厚,成為紹興極具特色的調味品。“糟雞”由紹興本地放養之“越雞”和酒糟等精製而成,其味甘美,別具風味。在物質貧乏的年代只有逢年過節才可吃雞,又不能隨心食用,民間往往會把餘下的白斬雞肉用酒糟醃製,既成風味又可長時間儲存。糟雞是節儉的產物,相傳成俗。

推薦品嚐點:紹興市咸亨大酒店

醬臘三味

文物之邦、魚米之鄉,來紹興

文物之邦、魚米之鄉,來紹興

醬臘三味由醬鯿魚、醬排骨和臘腸組成,是紹菜醬醃風味中的代表。每逢臘月年邊,大街小巷,山鄉農村,戶戶屋前,家家廊下,醬醃製品掛曬滿竿,煦日霜氣之下,香氣四溢。醬醃之法不但成就美食,更釀出人文風情。

推薦品嚐點:君瀾·紹興鑑湖大酒店

黴千張

文物之邦、魚米之鄉,來紹興

文物之邦、魚米之鄉,來紹興

黴千張又名黴千層,是紹興上虞的著名特產,以崧廈一帶最負盛名。崧廈黴千張以香酥鮮美,色如玉黃而聞名。據傳清人崧廈鎮的一家“蔡萬成水作坊”所產黴千張獨受皇宮貴族青睞,譽為“奇菜”,同時也是老百姓自制自食的餐桌菜。當時東海普陀山的普濟、法雨、普澤三大寺院均進購崧廈黴千張,以敬雲澈高僧乃至香客。

推薦品嚐點:上虞雷迪森萬錦大酒店

清湯魚圓

文物之邦、魚米之鄉,來紹興

文物之邦、魚米之鄉,來紹興

清湯魚圓不僅美味,更是紹興人心目中不離不棄的吉祥大菜,寓意著團圓、圓滿、吉祥,不論“紅白”喜事的宴客,還是逢年過節的團圓餐,都離不開它。

相傳,秦始皇喜食魚,又怕魚刺,官吏們傷透心思、絞盡腦汁令廚師烹製無刺魚餚,無奈幾位廚師均告失敗而丟了性命。一日,輪至張姓廚師,自知性命難保,於悲憤中將魚肉斬得粉碎,加以鹽、水攪拌,汆製成湯,獻於始皇。在誠惶誠恐之中,等待命運的判決。不料秦始皇品後,倍感新奇與鮮美,龍顏大悅。張姓廚師不但保住了性命,還得到了獎賞,皆大歡喜,從此流傳於世,歷經改良成為魚圓。

推薦品嚐點:紹興銀泰大酒店

嵊州燉鴨

文物之邦、魚米之鄉,來紹興

紹興嵊州民間擅長燉菜,燉鴨為其代表,無論是逢年過節,婚嫁辦酒,都要燉幾隻鴨子。尤以崇仁最為著名。相傳清朝道光年間(1848年),崇仁裘家迎來道光皇帝的心腹大臣,主人和陳氏廚師下了很多工夫來招待這一貴客,其中燉鴨引得大臣高聲誇讚——乃江南第一鴨也!據陳家廚師回憶,後來慈禧太后下江南,品嚐此燉鴨時也對它讚不絕口。燉鴨現已成為招待賓客的最高禮儀,亦成嵊州的一個標誌性特產。

推薦品嚐點:嵊州市柏星超級大酒店

西施煎豆腐

文物之邦、魚米之鄉,來紹興

西施煎豆腐,也叫西施豆腐,是紹興諸暨的傳統美食。這獨特的鄉風食俗相傳與西施有關。當年,西施在離別家鄉時,擺酒席將自己磨的豆腐,加以豬血、雞湯、山粉燒製成“煎豆腐”以答謝父母養育之恩和鄉親們的鄰里之情。當地為紀念以身報國的西施姑娘,在酒宴中有“煎豆腐”這一風俗傳承至今,並將其改名為“西施豆腐”。

推薦品嚐點:諸暨市菲達酒樓

新昌炒年糕

文物之邦、魚米之鄉,來紹興

新昌炒年糕是特色傳統食品,與眾不同,原稱沃年糕。在新昌人的食譜裡,年糕不僅是必不可少的家常主食,更是充滿寓意,“吃年糕,年年高”。清末曾有一首詩:“人心多好高,諧聲制食品。義取年勝年,籍以祈歲諗”。在2017年浙江省農博會上,新昌炒年糕榮獲“2017浙江十大農家特色小吃”第一名,併入選“舌尖上的浙江——2017浙江農業博覽會金獎產品鑑賞推介會”的推薦食材。

推薦品嚐點:新昌縣炒年糕協會

扎肉

文物之邦、魚米之鄉,來紹興

扎肉為紹興傳統風味菜餚。明嘉靖時,奸黨弄權,民不聊生。山陰(紹興舊時為山陰、會稽兩縣)有田氏家祠,在每年冬至祭祖時,有向各族丁分肉一斤的族規。這年時值大旱,田產收益大減,值年者無力按族規辦事,便購來少量豬肉,切成小塊,連皮帶骨,以竹箬殼緊扎,燒煮後分給族人,族人見值年者以塊代斤,甚感不滿,但經過品嚐認為味極佳,加之年成如此,也就默認了。以後值年者競相仿效,因肉扎有箬殼,稱為“扎肉”。

推薦品嚐點:紹興飯店

本文圖片來自紹興旅遊、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