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兵馬俑中有一張科學家也無法解釋的“臉”,專家:禁止出國展覽

菜單

兵馬俑中有一張科學家也無法解釋的“臉”,專家:禁止出國展覽

據《人民日報》報道:1974年3月,臨潼縣驪山鎮西楊村農民,在陵東1。5千米的地方打井時,發現幾個破碎的用泥土燒製的與真人一樣大小的陶俑,經陝西省考古隊勘探和試掘,兵馬俑重見天日。

秦始皇陵兵馬俑的發現不僅震驚了國人,也讓世界各國為之震撼,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並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兵馬俑中有一張科學家也無法解釋的“臉”,專家:禁止出國展覽

從此之後,兵馬俑幾乎成為世界各國元首和政府首腦來華訪問的必去之地,成為各國名人和遊客來華旅遊的必經之站!兵馬俑這一稀世珍寶已經成為中國輝煌文明的金字名片,甚至成為了中國的象徵!

然而,令世人為之震撼的兵馬俑其實已經不是最初的模樣了,甚至可以說是面目全非了,參觀過兵馬俑的朋友想必知道兵馬俑雖然面容逼真,栩栩如生,但整體呈現陶土本來的顏色,灰撲撲的,就像還未著色的泥人。

但是,兵馬俑剛出土時可不是現在這幅“灰頭土臉”的樣子,而是塗滿彩繪的“彩色陶俑”,兵士們的軍服都已著色,但是由於保護條件的不成熟,這些“彩色陶俑”在接觸空氣後迅速氧化,身上的彩繪全都消失不見,只留下現在我們看到的“灰撲撲”的底色。

那是不是目前所有出土的兵馬俑都是“灰頭土臉”的呢?還真不是!

1999年9月,陝西曆史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在清理二號坑的兵馬俑時,在其東北部的跪射俑軍陣中發現了一個特殊的兵馬俑,這件跪射俑剛出土時身上都是彩繪,但很快就因為氧化褪色,這點倒是與其他兵馬俑一般無二。

兵馬俑中有一張科學家也無法解釋的“臉”,專家:禁止出國展覽

特殊的是這件兵馬俑的臉是綠色的,即使身上的彩繪全都褪盡,臉上的綠色都沒有絲毫變化,據《獨一無二的兵馬俑》所載:這件跪射俑除了頭髮、鬍鬚、瞳孔是黑色外,臉部顏色全是石綠顏料塗成的綠色。

在目前為止出土的八千多個兵馬俑中,這個跪射俑是唯一一個綠臉俑,“綠油油”的臉龐在一眾“灰頭土臉”的兵馬俑中極為顯眼,關於其臉部呈現綠色的原因,專家學者、普通觀眾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歸結起來有兩大類:

第一,這個“綠臉俑”是由於工匠的主觀原因所致,比如這是工匠的惡作劇,或者這個工匠是個色盲,再或者這是工匠創作的個性作品。

第二,這個“綠臉俑”有獨特的意義,比如這是“萬馬軍中一儺人”,所謂“儺人”是指遠古時期在軍中負責驅疫逐邪等巫術祭祀活動的人,或者這是一種特殊的護身符,或者這是秦軍中特殊作戰部隊的標誌,再或者“綠臉”是少數民族的象徵等等。

綜合來看,第一種說法應該是站不住腳的,始皇暴虐,怎麼可能有工匠膽敢進行“惡作劇”或者大膽創新?據《史記》所載:秦始皇陵的修建由李斯主持,章邯監工,且每一個人俑完工後都要遵循“物勒工名”制度刻上工匠自己的名字,如此情況下,哪個工匠膽敢大膽創新?至於工匠色盲就更說不通了,就算工匠色盲,監工的人不可能全都色盲吧?

兵馬俑中有一張科學家也無法解釋的“臉”,專家:禁止出國展覽

如此看來,這個“綠臉俑”應該有特殊的含義,但是“儺人”、“特種部隊”等說法又沒有確切依據,歷史文獻以及一些專業資料中都沒有這方面的記載。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疑點,就是為什麼要選擇綠色繪在臉上呢?綠色作為一種黃藍混合而成的“間色”,被古人視為低賤的象徵,早在春秋時期,就規定“妻女求食者,都要裹綠頭巾,以別貴賤。”威武的秦軍俑中為何會出現這麼一個繪著“低賤的綠色”的跪射俑呢?

總而言之,這個“綠臉俑”的成因還是未解之謎,正因為如此,這件綠臉俑成為所有兵馬俑中價值最高的一個,被相關部門禁止出國展覽,其實別說出國展覽,即使在國內也很少有人見過這件“綠臉俑”的廬山真面目,自其出土以來,總共就公開展覽過三次,最遠只去過臺灣,上一次公開展覽是在2008年的12月24日,地點是在陝西曆史博物館,一經展出就吸引了大量遊客,據統計,專程前來參觀這個“綠臉俑”的遊客將近百萬!

小結:

“綠臉”的兵馬俑固然珍貴,但若是其他兵馬俑能夠保持原來的彩繪則意義更大,目前出土的兵馬俑因為保護技術的不成熟都發生了很嚴重的氧化現象。

兵馬俑中有一張科學家也無法解釋的“臉”,專家:禁止出國展覽

如今還有三分之二的兵馬俑深埋地底,等待發掘,隨著固色技術的日益成熟,我們終將看到“色彩斑斕”的兵馬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