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樓蘭招誰惹誰了,竟讓中原人如此憎恨,非要“不破樓蘭終不還”

菜單

樓蘭招誰惹誰了,竟讓中原人如此憎恨,非要“不破樓蘭終不還”

樓蘭對於中原王朝來說,也談不上有多大的深仇大恨。只不過樓蘭作為一個小國,正好處於漢朝和匈奴角力的交叉點上,樓蘭自己又兩邊都不敢得罪,於是反覆橫跳、誰強聽誰的,看似誰都不得罪,實則兩邊都沒把它當作值得尊重的對手。

至於“不破樓蘭終不還”,詩詞裡對樓蘭放狠話是“用典”的修辭手法,寫著樓蘭兩個字,寫詩人真正憎恨的其實是當時實力強悍、與中原王朝為敵的西北政權。

樓蘭招誰惹誰了,竟讓中原人如此憎恨,非要“不破樓蘭終不還”

在樓蘭古城遺址被考古發現之前,“樓蘭”這個國家,長久以來只存在於史書和文學作品當中。

關於這個國家最早的記載來自《史記》,從匈奴單于的信來看,當時樓蘭歸屬匈奴。據記載,匈奴勢力強盛之時,西域一帶諸多小國都看它的眼色行事,匈奴曾設定名為“僮僕都尉”的官職來間接控制這些小國。樓蘭可能也是受“僮僕都尉”約束的小國之一。

文帝在位時,漢朝還在漫長的休養生息過程中,大概對樓蘭也沒有太多想法。到了漢武帝派遣張騫通西域的時候,樓蘭終於捅出了簍子。

樓蘭招誰惹誰了,竟讓中原人如此憎恨,非要“不破樓蘭終不還”

眾所周知,張騫前往西域本是帶著政治軍事目的的,預期目標雖然沒有達成,但卻探明瞭絲綢之路的存在,此後以商業為主的交流日漸頻繁。然而對於絲綢之路而言,樓蘭雖小,卻正好處在一個極為重要的樞紐位置上。樓蘭東連敦煌,古絲綢之路自此分為南北兩道,咽喉地位不言而喻。

史書記載,樓蘭身處兩大強國的夾縫之間,“不兩屬,無以自安”。當初張騫前往西域時,就遭受過各個小國在匈奴授意下的圍追堵截;等到絲路打通之後,樓蘭繼續跟著匈奴混,派出小股軍隊截掠漢朝的使者和商隊,阻斷絲路。這些操作,無異於把自己放在了被漢朝“立威”的對立面上。

果然漢武帝不是忍氣吞聲的人……

樓蘭招誰惹誰了,竟讓中原人如此憎恨,非要“不破樓蘭終不還”

《史記》和《漢書》都把樓蘭描繪成“城郭之國”,人口大概萬數,軍隊大約過千。漢武帝給了趙破奴數萬軍隊,讓他西擊樓蘭和姑師,順便震懾其他國家。趙破奴曾跟從霍去病麾下為鷹擊司馬,在“封狼居胥”的戰鬥中立功封侯。這一次明知道樓蘭國力不強,趙破奴親率輕騎七百奔襲,一戰就把樓蘭王抓了起來。

漢武帝對西域小國的土地並不感興趣,對方既然識時務地服軟納貢,他也就把樓蘭王放了回去。然而匈奴聽說了訊息,又跑去對樓蘭施壓,樓蘭王就對漢匈兩邊都派出質子,表面看是誰都得罪不起,實際上還是哪邊都不站隊。

樓蘭招誰惹誰了,竟讓中原人如此憎恨,非要“不破樓蘭終不還”

樓蘭在漢匈之間騎牆的態度,一直維持到老國王去世為止。繼位者是曾經在匈奴當過質子的王子,登基後再度倒向匈奴,發動了又一波針對絲路的襲擾。

此時漢武帝已經掛了,掌控朝廷的是權臣霍光。他派出傅介子出使西域,意圖以雷霆手段解決這個問題。現在科普文一般都把傅介子歸入“外交家”的範疇,他出現在西域諸國時往往都是使者身份,然而此人卻是一言不合就在龜茲國地盤上砍了匈奴使者的猛人。

傅介子出使樓蘭,故意假裝代表漢朝皇帝來頒賞珍寶,騙得樓蘭王放下戒心,接著和自己的部下前後夾擊,“刃交胸”,樓蘭王就此斃命。他再以漢朝大軍震懾其他人,重新立曾去漢朝為質的王子為新王,樓蘭的問題就此解決。漢昭帝下詔書褒獎傅介子,說他“以直報怨,不煩師眾”,這口氣也是很瞧不上樓蘭的國力了。

自從新王繼位之後,樓蘭連國名都改成了鄯善,都城也遷走了。直到東漢漢明帝時期,這個國家又因為班超而出名了一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故事,就發生在想要騎牆、卻被班超快刀亂麻解決的鄯善國。

樓蘭招誰惹誰了,竟讓中原人如此憎恨,非要“不破樓蘭終不還”

從史書上的記載來看,不管是樓蘭國,還是王室血脈傳承的鄯善國,都只是漢匈爭鬥中騎牆的小國之一。除了牆頭草兩邊倒、最多搞搞小股滋擾之外,它既沒有雄心、也沒有實力“真正”對漢朝造成特別大的傷害。而且,鄯善國最終被北魏所滅,早已不存在於這個地球上了。

然而它在文藝創作中卻特別有名,七絕聖手王昌齡寫過“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明敕星馳封寶劍,辭君一夜取樓蘭”,詩仙李白寫過“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詩聖杜甫也寫過“屬國歸何晚,樓蘭斬未還”。

這些情況,除了開玩笑說一句“不要相信寫詩的人,為了押韻他們什麼都幹得出來”之外,就要提一下古典文學中特有的“用典”修辭了。

樓蘭招誰惹誰了,竟讓中原人如此憎恨,非要“不破樓蘭終不還”

用古籍中的事例來指代當前的事物,文藝作品會顯得更加含蓄。當唐代詩人在作品中對樓蘭瘋狂輸出時,並不代表中原人對這個早已消亡的古國有什麼深仇大恨,他們真正抱有敵意的,是當時實力強悍、一度打到渭水橋邊的突厥或者薛延陀。甚至,由於趙破奴七百輕騎一戰滅國的戰績十分光彩,使用“樓蘭”這個典故還有誇耀唐軍將士驍勇善戰、勢如破竹的隱含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