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燕啄皇孫,竟是一樁冤案

菜單

燕啄皇孫,竟是一樁冤案

燕啄皇孫,竟是一樁冤案

“燕燕,尾涎涎,

張公子,時相見。

木門倉琅根,

燕飛來,啄皇孫。

皇孫死,燕啄矢。”

這首童謠,被記載於《漢書·五行志》。

在沒有媒體的時代,爆炸性的新聞和八卦,乃至帶有政治、軍事目的的行動,大都是靠童謠來傳播和造勢的。

童謠裡最讓人震驚的資訊,莫過於“燕啄皇孫”。

這還是個成語,典故出自《漢書·外戚傳下·孝成趙皇后傳》,說的是趙飛燕姐妹專寵於後宮之後,謀害其他宮人所生的皇孫(“緋聞”爆出時,趙飛燕已是太后,故稱“皇孫”),導致漢成帝劉驁沒有子嗣一事。

這事兒影響力很大,不僅在當時,後人也常拿來說事。

武周時期,初唐“四傑之一”的駱賓王,為了討伐稱帝自立的武則天,就寫了一篇文采斐然的《為徐敬業討武曌[zhào]檄》,其中有個用典的駢句:

燕啄皇孫,知漢祚之將盡;

龍漦[chí]帝后,識夏廷之遽衰。

趙飛燕,西漢陝西人,被陽阿公主收養教習歌舞,後被漢成帝看中,和妹妹趙合德俱為婕妤,“貴傾後宮”。

許後被廢,漢成帝幾番運作,在“皇太后(王政君)嫌其(趙飛燕)所出(身)微甚”的情況下,仍立趙飛燕為後。

趙合德也被封為昭儀,住在昭陽舍。此殿之奢,令人咋舌——

“其中庭彤朱,而殿上髤漆,切皆銅沓黃金塗,白玉階,壁帶往往為黃金釭,函藍田璧,明珠、翠羽飾之。”

“切皆銅沓黃金塗”,意思是“臺階都是用銅做成,塗上一層黃金”。

“切”,此處音qì,意為“臺階”,又作“砌”。

一字之師

“切”,在王力《古漢語字典》中共有三種讀音:

“切”,音qiē,意為:

①“用刀切開”——《禮記·內則》:“切蔥若薤(xiè),實諸醯”(xī)以柔之;

②“把骨器加工”——《詩經·風·淇奧》:“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切”,音qiè,意為:

①“急”——《論語·子張》:“切問而近思”;

②“近”——《荀子·勸學》:“詩書故而不切”;

③“要”——《漢書·楊雄傳》:“而客自覽其切焉”;

④“深”——《漢書·霍光傳》:“光聞之,切讓王莽”;

⑤“診脈”——《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意治病人,必先切其脈乃治之”;

“切”,音qì,意為:

①“臺階”——《文選·張衡〈西京賦〉》:“設切厓隒(yǎn)”。

趙氏姐妹專寵後宮十幾年,由於皇帝始終沒有子嗣,成帝末年,漢成帝從宗室中,選立侄子定陶王劉欣為太子。

次年,漢成帝在趙合德的昭陽舍暴斃,趙合德在王政君和百官問責下自殺。劉欣登基,是為“漢哀帝”,尊趙飛燕為太后,王政君為太皇太后。

幾個月後,民間傳起了“燕啄皇孫”的童謠。

司隸解光也突然上奏給漢哀帝:聽說先帝的許美人和史曹宮都曾為先帝生下兒子,但卻不見了,是被趙飛燕姐妹害死了。

內中的曲折,解光描述得繪聲繪色,許美人和史曹宮產子的過程、孩子的去向、趙飛燕姐妹的迫害手段說得詳盡細緻,猶如親歷,還列舉出十幾位人證。

這個秘密的結局:在趙飛燕姐妹的脅迫下,漢成帝不得不將這兩個孩子暗中殺掉。一個屍體不知所終,一個埋在“獄樓垣下”。

司隸是掌管刑罰的外臣,解光如何得知此等內宮之事的?沒人知曉,但漢哀帝還是讓解光調查此事。

結果,是免去了趙飛燕兄弟新成侯趙欽、侄兒成陽侯趙訂這兩個外戚的爵位,但被矛頭所指向的趙飛燕,卻沒有受到責罰。

基於“獲益最大者嫌疑最大”的原則,當代部分史學家認為解光的爆料、童謠的散播,就是漢哀帝指使的。

這個從宗室中選拔出來的皇帝,不是先帝親生,在朝廷中也沒有根基。而漢代外戚專權的慣例,又讓皇權旁落到兩大外戚(王政君和其侄大司馬王莽為首的王氏;趙飛燕、趙欽為首的趙氏)手中。

所以要打破現狀,只有想辦法從外戚手裡把權力奪回來。

只不過這最終導致了原本相互制衡的王、趙兩家失去平衡,王家獨霸朝政。

於是漢哀帝死後,王莽篡國,西漢滅亡。

對於這樣有理無據的推測,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看法,所以我們不作蓋棺定論。

但此案系冤案,卻是共識。因為解光即使找出了十幾位人證,甚至能說出其中一個皇孫就埋在“獄樓垣下”,最終卻找不到任何物證。

是不是誣陷,可想而知。

漢哀帝死後,王莽舊事重提,要求再度徹查“燕啄皇孫”案,意圖十分明顯。趙飛燕心中明白,王莽不打算給她生路,選擇了自殺。

封建社會“紅顏禍水”的偏見與藉口認為,若不是趙氏姐妹專寵,漢成帝也不會沒有子嗣,昏庸的漢哀帝也不會登基,西漢也不會被王莽篡國。

所以西漢後近兩千年的封建王朝,縱使有人看得出這指控空穴來風、證據且不充足,也沒幾個人願意給趙氏姐妹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