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張彪|“遷萊於”考(三)

菜單

張彪|“遷萊於”考(三)

大韓村鎛鍾

古老的薛河從棗莊市東北部的山嶺逶迤而下,在陶山北“范蠡湖”多方彙集後,出良裡村山口,繞王園村北急折向北,在奔騰的薛水沖積下,形成了一個東部丘陵、西部平原的薛河三角洲。美麗富饒的蓬萊三村便座落於丘陵西麓,這裡歷史悠久,人傑地靈。2011年前萊村東南遺址被棗莊市人民政府確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又被山東省人民政府確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劃定了20。6萬平方米的保護範圍。據《山東薛河流域系統考古調查報告》載:“前萊村東南遺址位於前萊村東南的低緩丘陵坡地上,遺址總面積20。6萬平方米,遺物豐富。採集遺物時代包括龍山文化、西周、東周、秦漢、隋唐和宋元多個時期。”在這3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歷史遺蹟眾多,有春秋時期的蓬萊閣、唐代虢國公張士貴的衣冠冢、金代閣老張孝純故里、南宋著名畫家張浹家族墓葬群、明代萬曆朝大臣李三才後裔墓葬群等,尤其是近期正在發掘的大韓村東周貴族墓葬遺址,出土文物近千件,引起了國內外考古學界的高度關注。出土文物中,在一件青銅戈上,可見銘文“公克父擇其吉金作其元用”。從銘文分析,這件文物有可能與國也就是小邾國有關。地大約是在今天的棗莊滕州城東和山亭區附近區域,距離官橋鎮也不算遠。再加上墓葬群與三萊村僅一河(小魏河)之隔,“遷萊於”成為文化學者探討的話題。筆者生於斯,長於斯,對三萊村的來歷及遷萊於倪的淵源略作考訂,敬請方家指正。

三、“遷萊於”的考證

杜預注云:“遷萊子於國”,國在何處?學術界存在兩種說法,一是山東滕縣境內的國(小邾國);一是膠東黃縣的歸城。

張彪|“遷萊於”考(三)

黃縣(今山東龍口市)說主要來自王獻唐先生的考證(《山東古國考》)。王先生認為小邾()國在今魯南滕縣境,平度則在魯東。滕縣與平度兩地相距千餘里,更何況中間隔著很多國家。而滕縣邾國一帶,小國林立,非常密集,“齊國也不能將萊人隨便安插在魯國的附庸國內”,在滕縣一帶“未見萊的蹤跡”。所有這些,都說明“遷萊於”之“”絕非滕縣小邾()國地,其地應為今黃縣的灰城,亦名歸城。

滕縣說:杜預注“遷萊於”,孔穎達疏:“《正義》曰:即小邾。二年,傳曰滕、薛、小邾之不至,皆齊故也。小邾附屬於齊,故滅萊國而迂其君於小邾。”

那麼到底遷到何地呢?滕州地方文史學者崔祥振和國文化研究會的祥平以及棗莊學院的路愛春經過考證和實地調查認為,王獻唐先生的黃縣說是有誤的,遷萊於之,應在魯南滕縣,理由如下:

張彪|“遷萊於”考(三)

一是國、地只有一處,即山東滕縣。

二是今滕州(原滕縣)官橋鎮境內有地名“萊村”。“王獻唐先生認為在滕縣一帶從未見有關萊夷、萊國的任何蹤跡,這可能與王先生對滕縣地理較為生疏的緣故”(祥平、路愛春《“遷萊於”考略》)。萊村所在的地方,位於春秋時期小邾國腹地,西部隔“豐山”與薛河故道的是古薛國。齊滅萊國後,強迫遷移萊民至國的今官橋鎮萊村之地,亡國之民不忘故土,把附近的山川都打上故國的烙印,有一座四周環水的小山嶺,起了“蓬萊島”之名,並在“蓬萊島”上建廟宇“蓬萊閣”(今“蓬萊閣”處依然有殘跡),其遷移聚居地也稱之為“萊地”。雖然原萊民早已走進了歷史之中,又歷經了無數次戰爭的摧殘和無數次遷民,2500多年的風風雨雨,斗轉星移,世代相承,“萊地”衍變成一個個村落“蓬萊村”,慢慢又衍化為“萊村”(崔祥振《“萊村”地名應得自於春秋之際“齊遷萊於”》)。

萊子侯刻石

三是考古器物可證遷萊之地在。清嘉慶二十二年鄒縣嶧山西南20裡的臥虎山(緊鄰滕縣),出土王莽天鳳三年的萊子侯刻石,此地遠距萊國,古屬邾國,近鄰滕、,何來此石?同時,王獻唐先生曾在抄錄的宣統戊申(公元1908年)十一月吳縣陶眉叔“朞甫人匜”拓本題跋說:“光緒乙未嶧縣出土,同出有大尊、大罍各一對,並四簠、三鬲、一破犧尊。”王恩田先生考證紀、朞、萊為一國,而城在“滕縣東南五十餘里,有城舊址……地近嶧縣西北境”,這樣,遠在膠東半島的朞器才能因遷於而在的附近出土(倪祥平、路愛春《“遷萊於”考略》)。

從以上幾位老師的觀點來看,“遷萊於”還是缺乏有力的文獻記載和考古發掘的證據來證明萊村就是春秋時期的國地。截止到目前,在蓬萊三村方圓3千米的範圍內,僅僅是在大韓村遺址上出土了可見銘文“公克父擇其吉金作其元用”的青銅戈,單純的一個青銅戈不足以說明萊村就是國地。關於大韓村東周墓葬遺址考古發掘現在正在逐步進行,雖然媒體及文史學者眾說紛紜,有濫國說、萊國說、東夷方國說等推理,但最終的考古發掘報告還沒有定論,在沒有確鑿的證據下,我們尚還無法證實“遷萊於”就是現在的萊村。

(本文完)

張彪|“遷萊於”考(三)

張彪,棗莊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滕州市古薛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從事民俗、地方人文歷史的收集、研究和整理,主編的《棗莊礦區民俗志》榮獲棗莊市社科聯優秀成果二等獎,另編著有《大唐名將張士貴傳》等。

本文首發《古薛文化研究會 》,轉載旨在傳播更多地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