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如何對付諸葛亮才是最佳方案,孫資提了個建議,成為曹魏獲勝關鍵!

菜單

如何對付諸葛亮才是最佳方案,孫資提了個建議,成為曹魏獲勝關鍵!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劉放傳》注引《孫資別傳》,時間是在曹魏太和元年(公元227年),主人公是孫資。原文如下:

如何對付諸葛亮才是最佳方案,孫資提了個建議,成為曹魏獲勝關鍵!

諸葛亮出在南鄭,時議者以為可因發大兵,就討之,帝意亦然,以問資。資曰:“昔武皇帝徵南鄭,取張魯,陽平之役,危而後濟。又自往拔出夏侯淵軍,數言‘南鄭直為天獄,中斜谷道為五百里石穴耳’,言其深險,喜出淵軍之辭也。又武皇帝聖於用兵,察蜀賊棲於山岩,視吳虜竄於江湖,皆橈而避之,不責將士之力,不爭一朝之忿,誠所謂見勝而戰,知難而退也。

如何對付諸葛亮才是最佳方案,孫資提了個建議,成為曹魏獲勝關鍵!

今若進軍就南鄭討亮,道既險阻,計用精兵又轉運鎮守南方四州遏御水賊,凡用十五六萬人,必當復更有所發興。天下騷動,費力廣大,此誠陛下所宜深慮。夫守戰之力,力役參倍。但以今日見兵,分命大將據諸要險,威足以震攝強寇,鎮靜疆場,將士虎睡,百姓無事。數年之間,中國日盛,吳蜀二虜必自罷弊。”帝由是止。

如何對付諸葛亮才是最佳方案,孫資提了個建議,成為曹魏獲勝關鍵!

這段記載的大意是:諸葛亮出兵到了南鄭,不少朝臣建議可以派遣大軍前去討伐,魏明帝曹睿也較為贊同這個意見,但孫資卻表示說:“以前武皇帝曹操征討南鄭,俘獲了張魯,並在後來的陽平之戰中轉危為安。隨後,他又親自率軍前去支援夏侯淵的部隊。他曾經多次說過:‘南鄭好事天然的牢獄,斜谷道則是六百里的石洞。’他的意思是說此處又深又險,非常高興能將夏侯淵的軍隊救出。武皇帝非常善於用兵,看到蜀賊盤踞于山陵地區,吳寇鼠竄於江海之間,每次他都繞而避之,為的是不讓將士們過於疲憊,不爭一朝一夕之短長。這就叫做了解勝利的方法就勇往直前,瞭解事情的困難則後退。

如何對付諸葛亮才是最佳方案,孫資提了個建議,成為曹魏獲勝關鍵!

如今如果進軍到南征去征討諸葛亮,道路艱險,又要計劃如何調撥兵力來防禦東吳的水軍,大約需要動用十五、六萬兵力,而且會勞師動眾,勢必造成天下騷動,將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這卻是需要陛下深思熟慮。防禦戰爭所需要的兵力,只要有進攻方的三分之一即可。如今只要動用原本鎮守西北的軍隊,分別任命大將據守要塞,就足以震懾強敵,讓將士們得到休息,百姓們也可以安然無事。數年之後,國力將越發強盛,吳兩國必然出現疲憊。”最終,魏明帝採納了孫資的建議。

如何對付諸葛亮才是最佳方案,孫資提了個建議,成為曹魏獲勝關鍵!

本文要介紹的三國成語,便是孫資所提到的“知難而退”,意為作戰時應該劍技而動,不要做實際上無法辦到的事情,後來泛指知道事情的困難就避開或後退。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左傳宣公十二年》中的“見可而行,知難而退,軍之善政也。”

如何對付諸葛亮才是最佳方案,孫資提了個建議,成為曹魏獲勝關鍵!

孫資是曹魏的三朝重臣,素以文武兼備著稱。魏明帝曹睿繼位後不久,諸葛亮開始發動北伐之戰。如何在廣袤的西北地區抵禦諸葛亮的進攻,成了曹魏朝廷的一個難題。有不少大臣認為應該調集大軍主動發動攻勢,而孫資則站在全域性的角度進行了一番透徹的分析。

如何對付諸葛亮才是最佳方案,孫資提了個建議,成為曹魏獲勝關鍵!

孫資認為應該吸取當年曹操喪失漢中為教訓,在西北各戰略要地部署重兵,依險固守,消耗北伐大軍的有生力量。這個觀點後來也得到了魏明帝曹睿的贊同,成為此後曹魏帝國的國策,這便是所謂的“西守東攻”。其效果也是非常明顯的,諸葛亮北伐之戰的失利,就是因為曹魏的這一國策所致。

參考書籍:《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