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難忘那年我去偉人的故鄉

菜單

難忘那年我去偉人的故鄉

很久以來,心中有個願望,想到偉人毛·澤·東的故鄉去看一看 。2018年7月20日我和同學及朋友隨旅遊團乘坐大巴車,經過16個小時的旅途勞頓終於到達了毛·澤·東的故鄉韶山沖,夜晚下榻故園賓館,房間簡陋乾淨,但是要自備洗漱用品。

第二天早上,五點多就從夢中醒來了,簡單的洗漱完,吃過簡餐,七點準時集合坐車,先去毛·澤·東銅像廣場敬獻花藍,然後去參觀毛·澤·東故居,最後去參觀毛氏家族展覽館。韶山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近年來每年接待遊客千萬餘人次。

毛·澤·東的銅像矗立在韶山沖中心的毛·澤·東廣場,背靠韶峰,面向毛·澤·東同志故居,廣場左側為“韶山毛·澤·東紀念館”和“毛氏宗祠”。廣場作為人民群眾表達對毛·澤·東崇敬、追思、紀念的主要場所,突出了莊嚴、肅穆的紀念氛圍。廣場周圍青松翠竹掩映,綠意盎然,生機勃勃。剛到銅像廣場就看見一塊形狀像中國地圖的石頭,上面刻著“中國出了個毛·澤·東”,這塊石頭放在銅像廣場最前面,象徵著毛·澤·東的生前。(他出生前有兩個哥哥都是胎死腹中,母親唯恐她的第三個孩子也過早夭折 ,於是讓他拜石為母並取乳名“石三伢子”)

繞過石頭就到了通往銅像主廣場的瞻仰步道,它的寬度是12。26米,(寓意是主席12月26日生日)它的長度是183米,(寓意是主·席身高1。83米),步道兩旁分別矗立著大大小小的石頭,每一塊石頭上面都刻著毛·澤·東生平寫下的詩詞,他與石頭有著非常深厚的淵源,所以在景觀步道,都以石頭作為主題,這些石頭預示著毛·澤·東·主·席的生平。 銅像廣場是1993年毛·澤·東同志誕辰一百週年時修建的,毛·澤·東銅像重3。7噸,像高6米,基座高4。1米,通高10。1米,象徵著“10。1”國慶,更象徵著毛·澤·東是新中國的締造者。銅像基座採用褐紅色大理石建造,其正面鐫刻著江·澤·民·主·席1992年題寫的“毛·澤·東同志”五個貼金大字,1993年12月20日舉行毛·澤·東銅像揭幕儀式。

毛·澤·東銅像是按在開國大典上的形象設計的,銅像身軀高大、體態穩健,他身著中山裝,左胸前掛著“主·席”證,手執文稿,神采奕奕,正視前方,彷彿他剛剛向世界宣告一個新中國的誕生後,眼裡流露出深藏在心底的欣慰和笑容。偉人毛·澤·東沒有成功者的驕矜自滿,他目光炯炯、巍然挺立,矚望未來,他穩健沉著、自信堅毅,人們能從他身上感受到巨大的力量;銅像成功地再現了人民領·袖·毛·澤·東出席開國大典時的偉人風采。 廣場上來自全國各地四面八方的遊客接踵而至,獻上花籃,表達對偉人的緬懷和敬仰之情。我們旅行團的五十多人也懷著對毛·澤·東無比崇敬和懷念的心情,胸前佩戴毛·主·席像章,排著整齊的隊伍,敬獻了花籃,並拍照留念。

廣場最後面一塊石頭上面刻著“公者千秋”,這塊石頭預示著毛·澤·東生後。整個銅像廣場透過石頭,完美的展現出了毛·澤·東的一生。

瞻仰過毛·澤·東廣場銅像,我們來到毛·澤·東故居參觀。當天從全國各地來參觀的人特別多,因為故居場地有限,所以每次放行的人數有一定的控制。人們排成蜿蜒的長隊,在耐心地緩慢前行,在等待的過程中,人們懷著對偉人的深厚感情和懷念,自發地唱起了歌頌偉人的歌曲,現場成了歌的海洋,令人心潮澎湃……。

毛·澤·東故居位於韶山村土地衝上屋場,(“衝”是湖南方言對地形的稱呼,指兩山之間相夾的區域)坐南朝北,系土木結構的“凹”字型建築,東邊是毛·澤·東家,西邊是鄰居,中間堂屋兩家共用。故居建於中華民國初年,依山傍水、土木結構,泥磚牆、青瓦頂。1893年12月26日毛·澤·東誕生於此,在這裡生活了17年。1951年2月6日,毛·澤·東故居正式對外開放。1961年3月4日,國·務·院公佈韶山毛·澤·東同志故居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故居上的大門匾額“毛·澤·東同志故居”七個黑底鎦金大字,是1983年時任中·央·軍·委·主·席的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的。

韶山沖偏僻閉塞,卻走出了偉人毛·澤·東,並不是偶然。他是韶山毛家的第二十代孫,在這裡,他受到家族文化和家族精神的滋養,卻又發揚前人勇於破除的精神。毛氏家族崇聖學,並具有一種尚武精神,家族的尚武精神傳承到了他的身上,發展成勇敢、堅韌、不屈、“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的實幹精神。1911年他舍家為國第一次走出故鄉韶山,到長沙求學、投身革命。

1921年,他回鄉為毛氏族人和韶山人帶來了追尋進步的新思潮,打開了一扇通向知識和真理的門。1925年春節過後,他帶著妻子楊開慧、及兩個兒子再一次回到家鄉,他為家鄉人帶來了新時代革命、鬥爭的精神。8月底,他再次離開家鄉,但他點燃了韶山革命的火種,他已經秘密建立了中國農村第一個黨支部——中共韶山特別支部,過去韶山零散的、自發的微弱反抗已經匯聚成一股源源不息、奔赴向前的革命洪流。毛·澤·東的親人受他的影響,都“舍小家、為大家”先後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先後為革命犧牲了六位至親的親人。

1959年6月25日至27日,毛·澤·東巡視全國各地後,從長沙回到闊別32年之久的故鄉,拜謁父母親合葬墓,省視故居,視察韶山學校和韶山人民公社,暢遊韶山水庫,宴請烈士家屬和老地下黨員、及親友並座談敘舊言歡,調查農民生產、生活情況。客人散去後他浮想聯翩,夜深不眠,填寫了《七律·到韶山》:別夢依稀咒逝川,故園三十二年前。紅旗捲起農奴戟,黑手高懸霸主鞭。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詩詞記述了他回到闊別32年的故鄉時的真實感受,透過對韶山人民革命歷史的回顧,以及對人民公社社員透過熱情勞動而喜獲豐收的描繪,讚揚了革命人民艱苦卓絕的戰鬥精神,歌頌了中國人民戰天鬥地的風貌,鮮明地體現了他高遠的思想境界。

毛·澤·東故居依山傍水,滿眼望去:荷塘飄香,綠水依依、蒼松和翠竹把這棟普通農舍映襯得生氣盎然,微風吹過山衝、稻田綠浪層層,好一派田園景象。 大自然的氣息使我們心曠神怡,領略到“聖地”靈氣和歲月的記憶,於是我們在這“中國最好的風水寶地”上拍照、合影留念,久久不願離去。

參觀完故居,我們乘車來到了“毛氏家史展覽館”,懷著崇敬的心情,瞻仰了偉人的生平事蹟,見到了珍貴的反映毛·澤·東和家人的合影照片。他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父親精明能幹,母親寬厚仁和,父母的個性化家庭教育讓少年的毛·澤·東潛移默化的受到了良好的薰陶,促進了一代偉人的成長。毛氏家史展覽館記錄著毛·澤·東的先祖們從雲南歷經坎坷最終遷居韶山,並介紹了毛·澤·東從一個農民的兒子成長為一代偉人光輝的一生。他老人家從青少年開始,投身革命事業,追求真理,立志為國操心,為民擔憂。拯救中華民族於危難之中、勞苦大眾於水深火熱之中。

韶山的靈脩山水孕育了世·紀·偉·人·毛·澤·東,他的胸懷博大恢弘,他的情感熾熱奔放,他的心裡裝的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勞苦大眾,他對自己的父母家人和父老鄉親有著最深沉的愛和關懷,為了國家富強,他勤奮工作,廢寢忘食;為了民族復興,他不辭辛勞,勇於探索;為了人民幸福,他殫精竭慮,鞠躬盡瘁,直到到生命的最後一息。

瞻仰紅色文化,是我們學習歷史、增長見識、陶冶情操的過程,也是我們挖掘革命精神內涵,並賦予其新的時代特徵和意義,從而思想道德昇華的過程。毛·澤·東把一生獻給了祖國和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他是一個帶領億萬人民走進新中國,把人民的幸福安康始終牽掛在心頭的偉·大·領·袖,他偉大的一生,為後人樹立了光輝榜樣,他的英明和精神定將流芳百世。

難忘那年我去偉人的故鄉

敬獻花圈和瞻仰偉人銅像的人絡繹不絕

難忘那年我去偉人的故鄉

像中國地圖的石頭象徵著偉人的生前

難忘那年我去偉人的故鄉

石頭上雕刻著偉人的詩詞

難忘那年我去偉人的故鄉

廣場最後的一塊石頭預示著偉人的生後

難忘那年我去偉人的故鄉

我們在偉人銅像廣場前合影留念

難忘那年我去偉人的故鄉

來參觀偉人故居的人絡繹不絕

難忘那年我去偉人的故鄉

偉人故居依山旁水荷花滿池

難忘那年我去偉人的故鄉

我們在偉人故居的荷塘前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