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用紅隊做出最佳決策

菜單

用紅隊做出最佳決策

大家有沒有參加過這樣的經歷,領導提出自己的觀點,而大家都隨聲附和,紛紛贊同,很少有人提反對意見。如果後期專案出現問題,則互相推諉。

我們看看《平凡的榮耀》裡,吳恪之帶領四組如何在事前防控風險:

四組的農業直播專案在上投決會前進行內部模擬,林宇明和孫弈秋扮演公司領導,對吳恪之提出各種刁鑽的問題,“你覺得有多少人樂意看科教節目?而且還是農業類的。”、“如果消費者在中途改了主意怎麼辦?農產品的養殖期漫長,少則數月,多則幾年,誰能保證在這期間不會產生跑單的現象?”吳恪之回答不上來,中間甚至幾度發飆,怪他們演得太像。

但也正是因為他們提前把各種可能的質疑、風險因素分析清楚,在正式投決會上,專案得到曲總認可而順利透過。

這種計劃制定後、獲得批准前,進行集體質詢的方法也被稱為紅隊策略。

紅隊策略是指人為地在組織中設定一支“敵軍”,以模擬攻擊、壓力測試的方式去找出戰略和計劃中的漏洞,揭露隱藏的威脅,發現錯過的機會。

用紅隊做出最佳決策

開啟百度APP,檢視更多高畫質圖片

《打勝仗的策略》一書詳細地講解了紅隊策略,針對紅隊的起源、紅隊的心理學依據、以及如何有效應用紅隊策略一一細緻展開。

作者霍夫曼堪稱卓越的“紅隊思想家”,他是接受過美國陸軍尖端紅隊計劃培訓的第一位非軍方人士,作為紅隊思維公司總裁,他旨在為企業提供一套鋒利如刃、無堅不摧的策略——紅隊策略,幫助企業打造戰無不勝的戰略計劃。他還是暢銷書作家,獲獎無數的新聞記者,在商業新聞界享譽盛名。

紅隊策略,可以幫助公司制定計劃、方案時邏輯更加嚴密,識別錯過的機會,發現隱藏的威脅,從而更容易取得成功。

用紅隊做出最佳決策

一個完整的紅隊分析通常分為3個階段:首先,使用分析工具來質疑常規規劃過程中想當然的論據和假設。其次,利用想像力來找出計劃哪裡可能是錯的,哪裡可能是對的,來暴露隱藏的威脅和機會。最後,採用逆向思維來挑戰計劃,迫使組織採取其他思考角度。

第一階段,質疑。

要跳出既有的思維定式,對“理所當然”的假設和方法進行大膽質疑。

這一階段,有可能需要對問題進行重述,很多時候,陳述問題的方式不同,解決方案也會不同。因而,要嘗試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審視問題,重構問題,很有可能產生有價值的新觀點。

比如,“如何增加銷售?”和“如何降低成本,從而增加利潤?”兩個問題,目標都是為了增加利潤,而考慮的焦點完全不同。

紅隊就是要打破原有的認知偏差,跳出固定思維的陷井。

第二階段,深挖。

找出計劃哪裡做的比較好,哪裡可能會有隱藏的風險,哪裡會有機會。

可以從競爭對手、供應商、客戶、員工等其他利益相關者的角度,來重新審視問題。這裡可以使用一些分析工具,比如四視角審視法,如果想研究客戶對專案可能的接受程度,可以列出:我們如何看待這個計劃,我們如何看待客戶、客戶如何看待自己、客戶如何看待我們的專案。然後再對每一項進行研究,找出之間存在的分歧,並討論如何改進。

第三階段,挑戰。

用批判性思維和逆向思維挑戰制定出的計劃。比如,探索發生機率低,但一旦發生就會產生重大影響的情況,可能是政策變化、外部環境影響、自然災害等等。

就像影片中出現極端天氣,導致很多農業養殖基地大面積受災,造成損失。他們就要考慮是否有辦法防範風險?或者,如何看待這種風險。

使用紅隊策略意味著什麼都不能想當然,意味著要去質疑毋庸置疑的,想象不可思議的,挑戰無懈可擊的,意味著拒絕差不多的計劃,而是深入探索並尋找最佳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