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氫彈之父于敏逝世引發悼念潮,如何解讀他的一生,這三點很關鍵

菜單

氫彈之父于敏逝世引發悼念潮,如何解讀他的一生,這三點很關鍵

于敏院士逝世引發悼念潮。如何解讀于敏院士的一生,這三點很關鍵

著名科學家于敏院士逝世,享年93歲。至此,中國23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中,僅餘3位在世。

于敏院士近些年家喻戶曉,但大家對他波瀾狀闊的一生畢竟瞭解不多。在此,我提出了三個要點,可以概括他的一生:1、氫彈之父;2、兩彈元鄖中唯一未留過洋的;3、淡泊一生。

于敏的大名,原本是沒有人知道的。因為他在幾十年的時間裡,都紮根在大西北,默默為國奉獻,連家人都不知道他是幹什麼去了,不知道他在哪。

最近幾年,于敏的名字才逐漸為人們所知曉。人們才明白,原來國之重器氫彈,就是他設計出來的。他也因此成為著名的氫彈之父。中國兩彈元鄖中功績最大的幾個元鄖之一。

于敏剛剛當選改革開放四十週年百名改革先鋒人物不久,就仙去了。這一厄耗讓所有中國人難過。

氫彈之父于敏逝世引發悼念潮,如何解讀他的一生,這三點很關鍵

雖然,于敏並不是我們的親人,但他對我們的功績值得我們永遠記在心裡。正是有了氫彈,中國人挺直了腰桿,再也沒人敢欺負了。中國人開始堂堂正正地在全世界留下足跡,沒人敢隨便對中國指手劃腳說三道四。

很多海外華人都記得,他們曾經受到過怎樣的歧視。有一個華人,平時坐公交車時,都不允許坐在座位上,只能站著,將座位讓給外國人。而有一天,他發現外國人對他的態度大為改變,對他不再冷漠,相反非常熱情與客氣。他在公交上準備站著時,一個外國人將他拉到座位上,讓他坐下。說:“你以後可以坐著了。”那種受到尊重的感覺讓他十分喜悅。他忍不住問一個老外,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一變化。那個外國人說:“你們中國的核彈爆炸了。現在你們跟我們一樣,都是強大的國家。你跟我們是平等的了。”華人看著遙遠的東方,激動得熱淚盈眶。

氫彈之父于敏逝世引發悼念潮,如何解讀他的一生,這三點很關鍵

這個故事鮮明反映出,兩彈一星對中國民族地位是多麼的重要。所以,鄧稼先、于敏等這些科學家,是我們衷心尊敬與感恩的人。沒有他們的無私奉獻,矢志不渝,幾十年如一日為國家強大而奮鬥,就不會有今天中國的強大與富強,中國人就永遠無法挺直腰桿堂堂正正做人。

所以,很多人聽了于敏逝世的訊息後,都很難過,紛紛留言表達了自已的悼念與崇敬。不少人還流下了熱淚。就象是一位家族的德高望重的長輩忽然離去一樣。

于敏1926年出生於天津,畢業於北京大學,導師張宗遂說:沒見過物理像于敏這麼好的。後於敏被著名物理學家錢三強、彭桓武調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他與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結構模型,填補了我國原子核理論的空白。于敏沒有出過國,在研製核武器的權威物理學家中,他是惟一一個未曾留過學的人。于敏幾乎從一張白紙開始,依靠自己的勤奮,舉一反三進行理論探索。是兩彈一星科學家中唯一沒有留洋經歷的科學家。

氫彈之父于敏逝世引發悼念潮,如何解讀他的一生,這三點很關鍵

正當于敏在原子核理論研究中可能取得重大成果時,1961年,錢三強找他談話,交給他氫彈理論探索的任務。

于敏毫不猶豫地表示服從分配,轉行。從那時候起,于敏隱姓埋名,開始了長達28年氫彈理論探索生涯。連他的妻子都說:沒想到老於是搞這麼高階的秘密工作的。

我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和國防實力的增強作出了開創性貢獻。于敏廢寢忘食,為了儘快研製出中國自己的氫彈做出了頑強的探索。“百日會戰”裡,100多個日日夜夜,于敏率領大家發現了氫彈自持熱核燃燒的關鍵,埋頭於堆積如山的計算機紙帶進行資料分析,做出密集的報告,終於形成了從原理、材料到構型完整的氫彈物理設計方案。找到了突破氫彈的技術路徑。氫彈理論得以突破。

1967年6月17日,一朵蘑菇雲在羅布泊沙漠腹地升騰而起,這標誌著我國氫彈試驗取得成功。從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到第一顆氫彈試驗成功,美國用了7年多,蘇聯用了4年,中國只用了2年8個月。于敏為此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氫彈之父于敏逝世引發悼念潮,如何解讀他的一生,這三點很關鍵

世界上氫彈只有兩種構型,一個構型誕生於美國。另一個就是“于敏構型”,從中可看出于敏對國家的貢獻有多大!

于敏為了使我國核武器技術發展邁上了一個新臺階,率領團隊又在上世紀80年代以來這段時間研製出二代核武器中的突破關鍵技術。

“一個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沒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進祖國的強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于敏說。

無數榮譽被授予于敏。1999年,于敏被國家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2014年,于敏被授予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並被授予2014年感動中國人物……

于敏一如既往保持著謙遜。家中客廳高懸一幅字:“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婉拒“氫彈之父”的稱謂。

2014年感動中國頒獎詞,或能凝練出于敏先生這偉大的一生。“離亂中尋覓一張安靜的書桌,未曾向洋已經礪就了鋒鍔。受命之日,寢不安席,當年吳鉤,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囑託,許下了一生;一聲巨響,驚詫了世界;一個名字,盪滌了人心。”

于敏老先生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