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這幾類“狠話”別對孩子說,第一個你就中招

菜單

這幾類“狠話”別對孩子說,第一個你就中招

文:微笑的茶

一個週日,我帶女兒到遊樂場玩。遊樂場裡有很多小朋友,個個都玩得興高采烈的。

臨近傍晚,家長們都陸續帶孩子回家,一個大約4、5歲、穿蜘蛛俠圖案T恤的小男孩不肯走,非要繼續玩下去。他媽媽各種溫情勸導、巧言利誘,包括把他抱起來強行帶走,都毫無作用。“蜘蛛俠”小男孩掙扎著、踢著腿,硬是蹦出媽媽懷抱,死死抱著一臺釣魚遊戲機,堅定地表示:“我就不走!!”。

眼看著天色不早,媽媽著急了,情緒一上來,就沒了耐心,對著孩子下了“最後通牒”:“你這孩子太不聽話了!再不跟我回家,我就不要你了!”

話畢,她裝著一臉決絕的樣子,撇下孩子,自顧自地走了。

這一招果然奏效。小男孩一聽就慌神了,眼眸裡頓時裝滿了驚恐。他趕緊離開遊戲機,小跑著追向媽媽。但媽媽氣還沒消,嘴裡忍不住跑出來幾句“狠話”:“你不是最喜歡這裡嗎?那就永遠留在這裡好了!你這個熊孩子我早就不想要了!送人好了!”

這句話,讓孩子瞬間“崩潰”了,他緊緊抱著媽媽的腿嚎啕大哭。媽媽心軟了,將孩子抱起來安撫,但孩子卻一直在激動地抽泣,鬧得滿頭大汗的,似乎“驚魂未定”。媽媽很無奈,跟邊上的另一個帶娃的媽媽說:“我家這熊娃啊,不嚇唬嚇唬,都快管不住了!”

這幾類“狠話”別對孩子說,第一個你就中招

對於孩子而言,父母是他與生俱來的最大倚靠,父母說的話,他是深信不疑的。正如兒童學家阿黛爾。法伯所說:“永遠都不要低估你的話對孩子一生的影響力。

而聖經上有句話,很讓人深有感觸:溫良的舌是生命樹,乖謬的嘴使人心碎。

我們在管教孩子時,倘若沒法控制好自己,一生氣、一張口,就對孩子說出一些“乖謬”的“狠話”,雖然聽起來很尋常,但在稚嫩的孩子心裡,卻像扎進了一把無形的小刀子,影響他的身心成長。

以下這三大類“狠話”,非但不能教育好孩子,還會對孩子有著不良的“副作用”,爸爸媽媽們一定要少說、慎說。

【1】

嚇唬性的話

念三年級的倩兒,有個讓大家哭笑不得的“小毛病”:不喜歡接觸錢。

摸了錢的話,她會惶恐不安,一定用洗手液把小手洗上好幾遍。別家的小孩都能自己揣著錢去買零食買文具,而倩兒卻不願花錢、不懂算錢,更別提用什麼零花錢了。原來,倩兒是個早產兒,小時候體弱多病經常要跑醫院,媽媽對她的健康狀況就特別上心。因為怕孩子不講衛生而生病,媽媽就經常“嚇唬”倩兒:“錢幣上面有很多細菌、病菌,千萬別亂摸,會有傳染病的!什麼乙肝、肺結核啊搞不好會要命的……”

經過大家勸說,倩兒媽媽才意識到自己做錯了。

同理,如同倩兒媽媽的“錢=傳染病”的“名言”一樣,“不乖就讓警察叔叔抓了你”、“再哭就讓醫生(護士)給你打針”這些恐嚇的“經典語錄”,不但讓警察、醫護人員這些職業無辜“背鍋”,更讓孩子的認知走進了各種“誤區”,為其成長路上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和隱患。

幼小的孩子,心智稚嫩、單純而又敏感、脆弱,極度信任、依賴父母,沒法意識到大人是“開玩笑”還是“真心話”,往往會100%認同他們所說的話。一些“不聽話大妖怪就會來吃你”、“不要你了”之類的話,會讓孩子帶來的心理負擔,安全感不足,內心容易恐慌,久而久之變得膽怯、畏縮。

而有相關醫學研究表明,處於生長髮育階段的兒童,各組織器官較為脆弱,功能亦不完善,防禦恐懼的能力較弱,受驚嚇後時常會有恐懼情緒滯留,使內分泌功能受損,導致發育減慢,可能出現語言障礙,聽、視力下降,甚至誘發心理疾病,導致心理障礙。

孩子惹禍犯錯,頑劣哭鬧,的確讓我們心煩意亂,但是在失去耐心前,我們還是得先管好自己的嘴巴,不能讓簡單、粗暴的“恐嚇式”“狠話”蹦出來,拋向孩子。我們先儘量冷靜下來,給孩子一個安撫的擁抱,讓他的情緒先“緩衝”下來,再去耐心探詢他的想法,;或者可以帶孩子先離開“現場”,換一個環境,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再適時、適度地跟孩子“明辨是非”。

正如教育專家簡·尼爾森所言:“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使他們受益終身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學業成績。”

這幾類“狠話”別對孩子說,第一個你就中招

【2】

威脅性的話

鄰居剛念三年級的珊珊,在期中考試中發揮失利,珊珊媽很生氣,責怪珊珊最近老沉迷看漫畫書,看走神了,沒把應有的心思都放在學業上。

她對著珊珊氣憤地說:“要是你下次考不進前十,我就不要你了!我會買張車票給你,把你送回爺爺家唸書,我管不好你,就讓爺爺管,他還是個老校長呢!”

過了幾天,在下午的放學時分,本該如常回家的珊珊,在下校車、進小區後卻不見蹤影。珊珊爸媽急瘋了,在小區裡一通尋找,還報了警。最終,在負二樓的一個角落,他們發覺了珊珊。當時,小姑娘正在車庫裡徘徊,神情頹喪。

爸媽趕緊把她領回家,問她為什麼要在外面遊蕩。珊珊傷心無比地哭了,又委屈又難過地說,這次數學測驗只考了85分,她擔心媽媽不要她了,會把她送回爺爺家,那就很難看見爸爸媽媽了!她不知所措,就先躲了起來。

珊珊媽的心,頓時堵得難受。“我真沒想到,本來是想激將激將她的,沒想到孩子當真了,我好內疚啊,幸好沒出啥事啊,要真有事,我就是害了孩子啊!”事後,她跟我這樣說。

“你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你不考好點,我都不想理你!”、“還哭?再哭我就走了,不要你了!”、“你再敢淘氣,我讓爸爸回來揍你!”……這類帶有“威脅性”意味的話,想必我們或多或少都有說過,聽起來,似乎很“好使”,會讓孩子迅速“服帖”了,按照我們的意願變得“懂事”了。

但其實,孩子還小,無法真正理解我們這些“狠話”背後的“用心良苦”,只會覺得爸爸媽媽愛他,是有條件的:我要是表現不好,就不值得爸爸媽媽愛了,會被他們“拋棄”。這樣的想法,會讓他們心情焦慮、惶恐,缺乏安全感,對其身心發育大大不利。

心理學家馬歇爾。盧森堡曾說:“也許我們並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語言,確實常常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作為父母,我們要學會用溫和、有力的語言,來和孩子進行正面的、有效的溝通,帶有威脅性的話句,只會誤傷了孩子的心靈。

【3】

“比孩子”的話

除了威脅意味的話,我們還得特別留意第三點——別習慣性地拿“別人家的孩子”來和自家孩子比較,這會容易讓孩子無端受到打擊,充滿挫敗感,自信心不足。

朋友何玲是個很愛孩子、也很重視孩子學業的媽媽,平時對兒子嘉濤的功課抓得比較緊。嘉濤雖然很努力,但似乎還沒開竅,成績在班裡頂多算中上。

看到朋友圈裡都在曬娃的成績單、獲獎證書、得獎作品,何玲羨慕又失落,忍不住就跟嘉濤說:“你看看別人,再看看你,咋不爭口氣呢?” 、“老陳家那閨女真了得,考了年級第三,你要是有她的四分之一,我就滿足啦。”、“隔壁家小威不怎麼複習,都能拿滿分,你怎麼搞的,做了那麼多題,才考80分?”。

慢慢地,嘉濤變得越來越不愛說話了,也不像小時候那樣愛笑了,反而顯得有點畏縮、孤僻。

有一天,何玲又拿別的孩子跟嘉濤相比,還說:“多跟別人學著點,你呀,跟別人差太多了!”嘉濤突然就衝著媽媽說:“媽,你那麼喜歡別人家的孩子,那就讓他們當你的兒子好了!我就是沒用,不如人家!”說完,小男生淚流滿面,讓何玲驚呆不已,也反省了自己。

有首歌叫作《我只是個孩子》,創作和演唱都出自一位9歲男孩,唱出很多孩子的心聲,讓很多家長聽了後非常心酸、愧疚:“隔壁鄰居小明,期末又考了第一。王大媽的孫女,鋼琴她過了十級……晚上睡覺常常夢見,做錯的那道題。我拿著試卷不敢去簽名,因為分數沒到老爸的預期……地球上有一種孩子啊,叫別人家的孩子,可在我心底,老爸老媽 我不想比!!”

這幾類“狠話”別對孩子說,第一個你就中招

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沒有錯,但我們要注意方式方法,老說“別人家孩子”怎麼樣怎麼樣,是最傷孩子的“狠話”。

每個孩子都是一件獨一無二的珍寶,都有其不可小覷的才能。我們所能做的,就是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擁抱,用欣賞、寬容的眼光看待孩子,遵循他成長的節奏,找到他身上的“閃光點”,激發他的自主性和上進心,發掘出他無限的潛能。

《哈佛才子》一書中有句話說得很好:“當父母學會如何用語言向孩子表達對他們發自內心的理解與接受時,往往父母就掌握了一項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產生令人驚訝的效果。”

好的教育,需要爸爸媽媽用兩張溫言細語的嘴巴,引領著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走進“優秀”的人生賽道。